黑龙江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内容摘要:

应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材料: (1)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2)抹灰用的 石灰膏不应含有未熟化颗粒和其他杂质,常温下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 15 天, 也不应大于 30 天。 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熟化期不应少于 3 天; (3)抹灰用的砂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不得含有泥块、草根、树叶等杂质,使用前应过筛。 施工: (1)抹灰工程应在结构封顶后进 行, 且承重墙体的搁置时间不宜少于 45d, 内隔墙和框架填充墙的搁置时间不宜少于 30 天。 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对墙面存在的缺陷予以处理; (2)主体施工时,应控制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3)抹灰工程必须分层进行。 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35mm 时,必须采取加强措 施。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必须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4)墙内安装各种箱柜,其背面露明部分应加钉钢丝网,与界面处墙面的搭接宽度应大于 100mm,抹灰前涂刷一层聚合物水泥浆或界面剂; (5)墙面抹灰层的施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砖墙基层应清除表面杂物、尘土,抹灰前应浇水湿润。 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 ② 混凝土凸凹表面应进行剔平或用 1:3 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 ③ 抹灰完成后,养护不少于 7 天。 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的抹灰应按砂浆说明书及相关标准执行。 (6)墙面涂层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 混凝土或砂浆基层,在涂饰施工前, 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或底胶,采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 2遍刮平,打磨光滑,然后进行面层涂料涂饰或裱糊的施工; ② 墙面应选用柔性较好的面层涂料,上、下层涂料的收缩性、坚 硬性、膨胀性应基本一致。 顶棚裂缝、空鼓、脱落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顶棚平整度好且无外露钢筋或铁丝时,宜做免抹灰直接刮腻子顶棚 (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不宜采用 )。 刮腻子前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并先刮 1 至 2 遍聚合物青水泥腻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腻子。 每遍厚度不应大于 ,总厚度不宜大于 2mm; 抹灰顶棚的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 混凝土基层的刮糙层宜采用 1∶ 3 聚合物水泥砂浆,面层宜采用掺有抗裂纤维的 1∶ 1∶ 6 混合砂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0 浆; 混凝土基层涂刷界面剂处理和抹灰前,应清除干净基层污 物,喷水湿润 (面干内潮 ); 材料要求见 有关规定。 门窗变形、渗漏、脱落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 ( 1)施工图中应有完整的节能门窗设计说明,明确外门窗(包括阳台门)保温性、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必性四项性能指标,表明门窗的开启方向、玻璃厚度和层数、分隔尺寸、型材和增强型钢的厚度、节点构造详图等,满足设计深度要求; ( 2)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 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中; ( 3)断桥铝合金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 ,门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 2mm,其门窗框不得与水泥砂浆直接接触; ( 4) 塑料门窗的型材必须选用与其匹配的热镀锌增强型钢,型钢壁厚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但不小于 ; ( 5)选用五金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并与门窗相匹配。 平开门窗的铰链或撑杆等应选用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料; ( 6)塑料门窗框应选择宽框型材或加附框。 材料: ( 1) 高层建筑节能窗易选择 A类型材,多层建筑塑料型材不低于 B类, 落锤冲击采用 Ⅱ 类, 型材截面宜采用五腔型材,不应少于四腔; ( 2)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或复合胶条式密封,中空玻璃的 构造不低于下列要求 :双玻 4+12A+4,三玻 4+12A+4+12A+4。 ( 3)密封条应选用橡胶密封条或三元乙丙密封条, 严禁使用淘汰的高填充软 PVC密封条和再生胶密封条。 施工: ( 1)进场的门窗分格尺寸及钢衬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窗短边方向中梃的增强型钢应上下或左右贯通,钢衬与型材承载方向内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1mm; ( 2)安装窗扇时,应上挑 2mm~ 3mm,窗扇搭接量为 8~ 9mm,以不刮锁点为易; ( 3)外窗窗框、扇应设排水孔及气压平衡孔。 抹灰时, 灰口或苯板四周应压住窗框 10mm 左右,但不得遮盖排水口; ( 4)使用角部铰链的塑扇在出厂前应做好密封处理; ( 5)门窗安装时,先固定上框的一个点,然后调整门窗的水平度、垂直度和直角度,并用木楔临时固定,消除门窗安装不垂直、翘曲,标高不一致的现象; ( 6)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钢片连接固定, 热镀锌钢片厚度不小于 ,固定点从距离转角 180mm处开始设置, 中间间距不大于 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 ( 7)门窗框周边与洞口缝隙应施打聚氨酯发泡剂,并符合本规范 条的规定; ( 8)门窗框周边应嵌填密封胶,并符 合本规范 条的规定; ( 9)组合料及阳台转角处缝隙应做密封处理; ( 10) 应设置窗眉或滴水檐,窗台应设置向外侧的坡度,并不得超过排水口; ( 11)玻璃安装时,必须按规定使用承重垫块和定位垫块。 垫块位置符合要求,窗扇上的玻璃承重垫块必须起到承担玻璃重量的作用; ( 12) 安装完毕后,按有关规定、规程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1 给排水及采暖管道渗漏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 : ( 1) 室内给水、热水及采暖系统所采用得明敷和非直埋敷设管道,应明确伸缩补偿装 置及支承的结构型式、设置数量和座标位置及补偿量; ( 2)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应注明管材、管件的温度特性参数、连接方式及规格; ( 3)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必须明确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排水系统明确试验类别; ( 4) 热水、采暖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宜选用钢管等金属材料; ( 5) 室内给排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应的管件; ( 6)室内地下排水管安装,应给出防止管道下沉的作法。 材料 : ( 1)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的管材、管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中的规格、品牌、生产日期等内容与进场实物上的标注必须一致; ( 2)低 温热辐射加热管应具有出厂标识、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并符合相关国家现行标准; ( 3)管材、管件进场后,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对其外观、管径、壁厚、配合公差进行现场检验。 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区别检查、验收,同时按照同品牌、同批次不少于 2 个规格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 4)同品牌、同批次进场的阀门应对其强度和严密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数量为同批次进场总数的 10%,且每一个批次不少于 1 个。 施工: ( 1)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类别。 不同种类的塑料管道不得混装 ,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的方向; ( 2)引入室内的埋地管其覆土深度,室外埋管不得小于当地冻土线深度的要求,室内埋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 500mm。 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 ( 3)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 100mm。 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 150mm; ( 4)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宜采用明敷方式,不得在混凝土结构层内敷设。 确需暗敷时,直埋在地坪面层内及墙体内的管道,不得有机械式连接管件。 塑料采暖管暗敷不应有接头; ( 5)管 道连接:管径小于或等于 100mm 的热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作防腐处理。 管径大于 100mm 的镀锌钢管应采用丝接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 焊接钢管管径小于或等于 32mm,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 32mm,采用焊接; ( 6)用于管道熔接连接的工艺参数 (熔接温度、溶接时间 )、施工方法及施工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管道工艺特性的要求; ( 7)管道暗敷设时,管道固定应牢固,楼地面应有防裂措施。 墙体管道保护层宜采用不小于墙体强度的材料填补密实,管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15mm。 在墙表面或地 表面上应标明暗管的位置和走向,管道经过处严禁局部重压或尖锐物体冲击; ( 8)管道在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管道系统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 在结构缝处应采用柔性连接; ② 管道或保温层的外壳上、下部均应留有不小于 150mm 可位移的净空; ③ 在位移方向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水平补偿装置。 ( 9)水平和垂直敷设的塑料管道伸缩节的设置位置、型式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顶层塑料排水立管必须安装伸缩节,管道出屋面处应设固定支架。 塑料排水管伸缩节预留间隙可控制为夏季 510mm,冬季 1520mm; ( 10)塑 料排水立管地下转弯处,应采用二个 45176。 弯头,禁止使用 90176。 弯头; 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2 ( 11)排水支管严禁平坡和倒坡; ( 12)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在隐蔽或交付前做灌水试验,并合格; ( 13)各种金属管道及管件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后,再进行安装。 排水系统水封破坏、返味,排水不畅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 ( 1)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0mm; ( 2)屋顶水箱溢流管和疏水管应设置空气隔断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并不得与排水管及雨水管相连。 材料: 地漏和管道 S 弯、 P 弯 等起水封作用的管道配件,必须满足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施工: ( 1)当地漏水封高度不能满足 50mm 时,应设置管道水封,并禁止在一个排水点上设置 2 个或 2个以上的水封装置。 洗面盆排水管水封宜设置在本楼层内; ( 2)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严禁封闭透气口; ( 3)地漏安装应平整、牢固,低于排水地面 5mm10mm,地漏周边地面应以 1%的坡度坡向地漏,且地漏周边应防水严密,不得渗漏。 供暖系统运行效果差防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 ( 1)垂直双管散热器供暖系统中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应设 置两通恒温控制阀。 跨越式垂直单管系统中,应设置两通或三通恒温控制阀,一般宜优先采用两通恒温控制阀。 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应设计室温自控装置; ( 2)散热器供暖系统与地热系统不宜合用一套采暖系统; ( 3)热水采暖系统宜采用共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分户独立系统入户装置应包括供回水锁闭调节阀、户用热量表,热量表前应设过滤器,共用立管和分户独立系统入户装置应设在公共部位便于调控; ( 4)供暖热力入口应绘制热力入口详图; ( 5)住宅小区宜在每栋建筑热力入口处设置供热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并设置信号发射器,通过集控中心采集信息 对每栋楼或某个区域进行流量控制调节。 ( 6)保温绝热材料应明确密度要求。 材料: 材料应符合本规范 的规定。 施工: ( 1)供暖系统采用的各类阀门、热工仪表的规格、型号、安装数量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 2)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必须做水压试验,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涂刷非金属性涂料; ( 3)供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 4)采暖系统冲洗或吹扫完毕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调试,并进行采暖区域内的温度场测定。 地面低温热辐射采暖质量差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计: ( 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 60℃。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 35—50℃ ,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 10℃ ; ( 2)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 50m 时,宜采用竖向分区设置; 黑龙江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3 ( 3)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源系统相匹配。 热源系统应设置控制系统; ( 4) 连接在同一个分水器上面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 度应相近,并不宜超过 120m; ( 5) 地面上的固定设备和卫生器具下,不应布置加热管道。 合理确定地板有效散热面积; ( 6)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应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总供水管阀的内侧应设置过滤器。 材料: 见 有关规定。 施工: ( 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水质和工作压力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要求; ( 2)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管或发热电缆; ( 3)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在低于 0℃ 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 施; ( 4)在加热管或发热电缆的铺设区内,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 5)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及阀门、热计量装置、过滤器、调节阀、放气阀、泄水阀、旁通管设置应按《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CJ142) 执行; ( 6)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过门处应设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做防水; 电气工程 电气竖井内防火隔堵设施不符合要求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住宅电气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 1h 的非燃烧体。 竖井在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