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内容摘要:

在病人出恢复室以前,应由麻醉医师对病人苏醒程度作一总的评价,苏醒程度可根据: ① 清醒程度; ② 呼吸道通畅程度; ③ 肢体活动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凡达到4 分以上者,才能离开恢复室。 五、病人的转运 转运途中,应由值班护士护送患者返回原病房。 危重患者转运至 ICU途中,应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护送。 并向病房值班护士或 ICU医师与护士详细交代病情,并移交病历,包括监护与 治疗记录。 在转运途中经常发生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患者坠床等,另外有可能出现电梯停电或出现故障、转运车损坏等意外情况。 护送人员均应考虑到并及时处理,安慰患者,保持患者安静十分重要;保证患者在运送途中的安全是护送人员的重中之重。 总之,恢复室将患者处理到最佳状态后,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将最小,反之,意外情况的发生将不可避免。 一、设计 麻醉恢复室应设在邻近手术间或手术室内,其规模应按手术间数量和所实施手术的种类而定。 一般讲,手术间与复苏室床位比例为 ~2: 1,一般中小型医院约设 2~ 6 个床 位。 结构上应为敞开式房间,以便麻醉医师了解病情,处理病人,或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送回手术间进行进一步治疗,若能靠近 ICU 病房更好。 二、监护设备及监测 具有监测和处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基本设施,如每张床位应有无创血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心电图( ECG)监测仪、麻醉机、吸引器,常用的呼吸、循环的急救药品和静脉用液体。 室内应有多个电源插头、高压氧、低压氧、医用消耗品及气管内插管用具、除颤器等,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形态、呼吸和外周灌注是十分重要的。 对常规病例 ,护士与病人的比例为 1: 2或 1: 3;对高危病人、既往有重大疾病史的病人、术中出现重要并发症的病人,护士与病人的比例为 1:1。 根据病人的需要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 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