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信号覆盖方案内容摘要:

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若主机安装在室内,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室内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室内; (3)馈线尽量在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 应用扎带、馈线座或走线梯、馈线夹加以牢固固定, 至少每隔 米固定一次,保证在任何非人为条件下不会移动或脱落; 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4)室外跳线要求沿天线支撑件固定,并且要求馈线的布放长度适当,以避免室外跳线形成多余的弯曲; (5)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 弯曲弧度在产品允许范围内,走线路径应保证其稳固和不受损害; 线径 二次弯曲的半径 一次弯曲的半径 7/8” 360mm 120mm 1/2” 普通 210mm 70mm (6)馈线所经过的线井应 为电气管井,不能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并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7)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应套用 PVC 管,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转弯接头连接; (8)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9)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馈线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 (10)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11)每根馈线都要贴有标签,注明此根馈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13 (12)严禁馈 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13)穿横线如业主有要求的,要穿 PVC 管,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细的线缆上,要做到单独捆绑,在天花板上每 米一个扎带,明线处 米一个扎带,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 注意走线的美观,经过白墙时要穿 PVC 管。 在墙上固定时使用塑料管卡。 所有 7/8 的馈线要用粗扎带捆扎 ,没有用 PVC 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 PVC 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 两条以上的馈线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 ; (14) 馈线的连接头必须安装牢固,正确使用专用的做头工具,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接头不可 有松动馈线芯及外皮不可有毛刺,拧紧时要固定住下部拧上部,确保接触良好,接头驻波比应小于 ,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电源线安装 室内分布系统中的主设备采用 220V 电压输入 ,电源由 弱电井 引入。 电源线进走线槽。 设备安装 各种主设备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 ,其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检修、散热;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干扰;主设备外壳需良好接地,电源必须使用独立的空气开关,需提供较稳定的 220V 电源。 电缆必须固定,布线整齐,接头紧密。 接地 系统 基站信号增强器的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将工作接地、保护接 地、防雷接地接在一起。 移动电视直放站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 天的地区,接地电阻值可小于 10Ω。 基站信号增强器与其它通信等设施共用同一建筑物时,其接地应采用与其他通信系统共用同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14 天馈线系统防雷与接地 1) 天线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接闪器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入线,材料采用40mm 4mm 的镀锌扁钢; 2) 基站信号增强器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3) 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 一般为 35mm2~ 95mm2,材料为多股铜线。 4) 电源避雷器和天馈线避雷器的耐雷电冲击指标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 其它设施防雷与接地 (1)基站信号增强器的建筑物和天线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抑制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 (2)机房顶部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就近连通。 机房屋顶的彩灯应安装在避雷带下方; (3)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作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引线一般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35 mm2的多股铜导线。 除上述规定外,还应执行 YD/T 50982020《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设计规范》、 YD/T 50032020《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及 YD 507819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 3 基站信号增强器的几种典型应用 基站信号增强器在通信网络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在扫除盲区,延伸覆盖的同时,还可以调配(均衡)话务量,根据基站信号增强器产品的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应用场合,系统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这需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基站信号增强器的应用场合不同,可分为室外应用和室内应用。 室外应用的信号增强器多使用在郊县、城乡结合地区、沿公路及铁路沿线架设等,功率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15 一般较大,如 5W/4CH, 10W/4CH,主要是解决覆盖不到区域的覆盖问题。 在进行射频工程设计时,由于基站发射的功率远大于手机,计算基站的覆盖距离时,往往是计算反向电路的传播损耗。 但在基站信号增强器的实际安装调测中,为方便起见,我们仍以手机接收到的基站信号强度进行估算。 隧道应用 隧道覆盖主要分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等,每种隧道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公路隧道比较宽敞 ,对隧道里面的覆盖状况,有车通过与无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车辆通过时,隧道内剩余空间较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大一些的天线,以获取较高的增益,使覆盖范围更大。 而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被火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火车对隧道的填充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使天线的尺寸和增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在解决短隧道覆盖时,可采用灵活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向隧道里进行覆盖。 但是,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 需采取其它一些手段。 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 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路线较直的隧道,可以直接采用洞外中继加定向天线的覆盖方式;对于路线比较弯曲的隧道和地下街,采用定向天线的方式已不能很好的实现该区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