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架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不得支承在下层两支撑之间;拆模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松动垂直支撑,再拆除支承 梁及模板。 表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100%) 板 ≤ 2 ≥ 50 2,≤ 8 ≥ 75 8 ≥ 100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悬臂构件 ≥ 100 17 8 材料和成品保护措施 不得在配好的模板上随意践踏、重物冲击;木方分类堆放,不得随意切断或锯、割。 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 在支好的顶板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时,必须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以及在顶板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 根据图纸精心排板,每块板、每根梁尽量 少拼缝。 多余扣件和钉子要装入专用背包中,按要求回收,不得乱丢乱放。 模板拆除扣件不得乱丢,边拆边进袋。 拆除模板按标识吊运到模板堆放场地,由模板保养人员及时对模板进行清理、修正、刷脱模剂,标识不清的模板应重新标识;作到精心保养,以延长使用期限。 模板上的脱模剂晾干后才可吊运。 18 9 安全技术措施 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 模板及满堂模板支架的支设应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 术规范》 JGJ1302020 及国家其他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相应的操作规程。 楼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板面荷载,不得集中堆放脚手架杆、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泵送管等材料和机具,防止施工荷载过于集中导致模板变形、失稳。 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分段、分层施工,并派专人负责看模,板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 400mm,浇筑过程振捣棒不宜直接与模板接触。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的后拆 ,先拆非承重部分 ,施工顺序为墙侧模→板模→梁模。 模板拆除可利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桥板作为临时平台。 模板拆除应由外及内,防止坠落伤人,并应随拆随运,严禁随意抛掷,不得留有未拆尽的悬空模板。 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出现场,将方木及胶合板上的钢钉起出后分类堆放,防止扎脚伤人。 模板拆除应在同条件试块试压合格后,由资料员填写模板拆除申请单,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进行。 经常检查模板斜支撑及扣件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电梯井筒每层施工完后,安装封堵式防护门,并且筒内每三层设置水 平安全网(在墙体上预埋钢筋固定)。 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 3 米,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并接漏电保护器,电刨传动轴、皮带必须具备防护罩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 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用塔吊吊运模板 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未尽事宜执行安全法规、规范、规定、标准和现场有关规定。 19 附件: 墙板 模板计算书 梁板模板计算书 20 标准层 模板 (门架支架 )计算书 1参数信息 本计算书选取 标准层中最大板厚 120mm的板计算。 25002601219 1200 1219120045 x7 0 @ 2001.11楼板模板支撑体系图 门架型号 :MF1225;门架搭设高度 (m):;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承重架类型设置 :纵向支撑平行 于门架; 门架横距 La(m):;门架纵距 Lb(m):; 门架几何尺寸 :b(mm):, b1(mm):, h0(mm):, h1(mm):,h2(mm):,步距 (mm):; 加强杆的钢管类型 :Φ 26 ;立杆钢管类型 :Φ 48 ; 21 模板自重 (kN/m2):;混凝土自重 (kN/m3):; 钢筋自重 (kN/m3):;施工均布荷载 (kN/m2):; 木材 品种:东北落叶松;木材弹性模量 E(N/mm2): ;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fv(N/mm2): ;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钢材弹性模量 E(N/mm2): ;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2): ;面板弹性模量 E(N/mm2): ;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2): ; 22 钢筋级别 :二级钢 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 :7;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 面积 (mm2):; 楼板的计算宽度 (m):;楼板的计算厚度 (mm):; 楼板的计算长度 (m):;施工平均温度 (℃ ):; 板底横向支撑截面类型:木方 : 40 70mm; 板底纵向支撑截面类型:钢管 (双钢管 ) :Φ 48 ; 板底横向支撑间隔距离 (mm): ;面板厚度 (mm): ; 2板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 ,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 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施工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计算公式如下 : 23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 (N mm); l计算跨度 (板底横向支撑间距 ): l =; 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 新浇砼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25+) =;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 =施工人员及设备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 =; q = q1 + q2 + q3=++=; 面板的最大弯距: M = 2020= 24096N 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 (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 (N 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b:面板截面宽度, h:面板截面厚度; W= 103 ; 24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 f=;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24096 / = ;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σ =[f]=13N/mm2,满足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 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 q =( +) = ; l计算跨度 (板横向支撑间距 ): l =; E面板的弹性模量 : E = ;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 I = 23/12 = ;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ν ] =200/250 = ;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ν = 2020/(100 9500 105)=;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ν =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ν ] = ,满足要求。 3 板底纵、横向支撑计算 25 本工程板底横向支撑采用木方 : 40 70mm。 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施工及设备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q1:=(25+) =; 2模板的自重荷载 (kN/m): q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1 =; 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 +) + =; 计算挠度时,均布荷载标准值: q = + =; :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 M计算最大弯距 (N mm); l计算跨度 (门架纵距 ); l =;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q= 26 最大弯距: M = = m; 最大支座力: N = =; 按以下公式进行板底横向支撑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板底横向支撑承受的应力 (N/mm2); M 板底横向支撑计算最大弯距 (N mm); W 板底横向支撑的截面抵抗矩 b: 板底横向支撑截面宽度, h: 板底横向支撑截面厚度; W= f 板底横向支撑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2); f=; 板底横向支撑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 106/ = ; 板底横向支撑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小于 板底横向支撑抗弯强度设计值 17N/mm2,满足要求。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27 其中最大剪力 :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