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内容摘要:
芦村镇集中供水需水量设计用水量表 表 22 第一类型 第二类型 第三类型 设计需水量110 Kg/人 日 居民生活用水量 m3/d 1320 2090 2860 2420 公共建筑用水量 m3/d 198 314 429 363 防火用水量 m3/d 216 216 216 216 管网漏损水量 m3/d 260 393 526 434 尚未考虑的用水量 m3/d 暂无 暂无 暂无 暂无 设计用水量 m3/d 1994 3013 4031 3433 备 注 考虑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居住现状,设计需水量采用第三类型最高日用水量下限每日人均约 110Kg 计算。 表中计算的设计用水量 3433m3/d 为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综合用水量总量。 类型 需水量 12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 1 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3 1 1 区域地层岩性 芦村镇供水水源地及周边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 岩层分布及岩性特征 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 1)二迭系下统茅口阶( P1m) 按岩性可分为下、中、上三段,岩性分别为灰黑色薄层状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灰色薄层硅质页岩等。 ( 2)二迭系上统龙潭阶( P2l),长兴阶( P2c) 龙潭阶( P2l)岩性为碎屑岩,主要由浅灰 — 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碳质页岩夹煤层。 长兴阶( P2c)岩性为硅质页岩,含结核白云质灰岩及灰白色含燧石灰岩等。 ( 3)三迭系下统大冶组( T1d) 岩性:下部为灰绿色页岩、粉砂岩、偶夹泥质灰岩,中上部为薄层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等。 ( 4)三迭系上统 — 侏罗系下统安源群( T33J1an) 岩性:上部为灰色 — 浅灰色厚层状石英质、泥质细 — 粗粒砂岩,中下部为含煤层及黑色相间石英砾岩及泥质石英质砂岩、砂质或炭质页岩等。 ( 5)白垩系南雄群( K2nn) 岩性:棕红色、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及钙质含砾细砂岩,砾石以灰岩为主,次为石英砂岩。 13 ( 6)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层( Q2elpl) 分布在低洼及溪谷两侧,零星分布,岩性上部为粘土或网状红土,下部砂砾石夹泥质,厚度不均。 3 1 2 区域地质构造 勘察区内可见有一条走向北东 70176。 的断裂构造,倾向 SW、倾角60176。 ,断裂带上盘岩性为白垩系( K2nn)砂岩及砂砾岩,下盘岩性为二迭系茅口( P1m2)阶灰岩。 该断裂带是泉群出露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茅口阶中段岩性为灰— 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含有丰富的裂隙溶洞水,受断裂带的切割,上盘白垩系砂岩形成挡水墙,使大量灰岩溶洞水随断裂带上升形成泉群式上升泉。 3 1 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内主要分布三种类型的地下水,其水文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 1)水量贪乏的松散岩孔隙水 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层组成。 含水层主要为砾石粘土组成,无砂砂石含水层,因此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贫 乏。 ( 2)水量中等的碎屑岩构造裂隙水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等。 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分布不均匀。 ( 3)水量丰富的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含水岩组以二迭系茅口组( P1m)灰岩为主,岩性为厚层状灰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等。 区域内一般泉流量为 — ,迳流模 数— Km2,单位涌水量 — L/S m,水位埋深 +—。 水质类型 HCO3— Ca 型淡水, PH 值 —。 14 本供水源就属于该地下水类型,该水源点为一大 型地下水上升泉群。 3 2 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 3 2 1 泉水出露条件 经实地调查,芦村镇集中供水水源点为一大型上升泉群组成,该水源点可见一大一小泉群形成的两个大小不等的泉群塘。 大泉群出露面积约 270m2,小泉群出露面积约为 6m2(分别为大泉和小泉)。 大泉与小泉呈 SW95176。 方向展布,两泉相距约 10m。 泉塘中可见有大量间歇性气泡上升,泉塘底部粉细砂随气泡和上升水流翻动,水温 20176。 C,常年不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给人以冬暖夏凉的感觉。 两泉出露地形均为山坡脚下,大泉出露高于小泉出露点约 2m。 据调查( 2020 年 5 月 31 日)泉水涌水量采用三角堰板实测,大泉涌水量为 ( 3773m3/d),小泉涌水量为 ( 893 m3/d)。 二泉合计总涌水量为 4666 m3/d。 3 2 2 成因特征 根据泉水的出露特征,泉群出露表现为受构造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溶水,并具有以下几点成因特征。 ( 1)构造控制:该断裂构造带走向 NW70176。 ,倾向 SW,延伸长,切割深,是泉群出露的主要导水构造,上盘岩性以砂岩为主,形成相对导水带,下盘为灰岩形成裂隙溶洞水赋水空间。 ( 2)有利的地质环境:碳酸盐岩类岩石可溶性 好,岩溶发育是赋存丰富地下水的主要空间,为形成自流量大的天然泉奠定了有利地质环境。 15 ( 3)地下水循环条件:灰岩裂隙的发育是产生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主要先决条件,地下水漫长的对碳酸盐岩的侵蚀溶解形成溶洞,使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循环条件。 3 3 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泉水的补迳排条件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岩石裂隙发育状况、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植被、地表水、大气降水等多种因素。 据前述本泉水出露特征,从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对泉水起主导控制作用的主要是走向 SW70176。 ,倾向 SW 的富水性断裂构造。 上盘为白垩系南雄群 ( K2nn)的钙质砂岩、砾岩,而下盘为二迭系的龙潭阶( P2c)和长兴阶( P2e)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礈石灰岩、白云岩化灰岩等含有碳酸盐岩类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 当该含水层被断裂构造所切割,大量的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沿构造断裂带溢出地表。 该泉点长期不断大量以泉群的形式排泄地表。 该泉水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区域主要分布在芦村— 三阳以北,宜春与万载、上高交界线(分水岭)以南约 900km2 的面积,由于地形较高,平均标高在 200400m,地表水流向自北向南。 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地表水在灰岩地区局部裂 隙发育或岩溶地区也会补给地下水。 地下迳流方向自北向南,由东向西在地下岩溶裂隙发育的地区形成地下暗流。 本泉点受构造断裂切割而溢出地表形成大型泉群。 3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芦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是当前国家改善民生、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 16 城镇化改革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大举措。 能否合理的引用地下水资源造福一方百姓是不可小视的。 因此,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用于农村集中供水是本工程重中之重。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如下: 芦村镇集中供水用水指标的确定,据前述芦村镇人口 万,按《给排水设计手册》,居民生活用水量,第三类型最高 日用水量设计标准的下限来设计全镇集中供水综合供水综合需水量用水指标。 农村城镇化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本次用水指标的设计是超前的,考虑了逐步发展的高标准要求而设计。 利用现有大型泉水流量做为地下水供水水源,既绿色环保,又节能、简单易行。 从经济角度可节约经费开支。 从需水量和可供水源水量相比,完全满足用水要求。 泉流量除正常供居民用水,余水可放。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相关推荐
月进行盘存,盘存记录保存 3 年以上。 二 、健康教育工作 制度 各地要充分发挥宣传单、宣传海报、宣传光盘等宣传资料的作用,在村卫生室、婚前医 学检查门诊、孕期检查门诊张贴宣传海报,播放 VCD 光盘,给每位服用对象发放宣传单,扎实开展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增补叶酸项目的主要内容、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危害、增补叶酸的重要意义、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让农村妇女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图示体系质量 2m 允许动位移幅值 5 不超过300h。 已知:动荷载频率 20θ ( 1s ), 一层侧移刚度 kk1 ,质量 mm1 ,求当 1m 无动位移时 二层的 2k 和 2m。 题 6 图 (22 分 )计算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绘出振型图。 已知各杆 EI=常数。 题 7 图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2020
施工时预设与荷载变形相反方向的挠度,称为预拱度。 其大小通常取全部恒载和一半静汽车荷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值,即 F= (Fg+1/2*Fp),式中 Fg为恒载引起的挠度, Fp为静汽车荷载引起的挠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是在现场砂和石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对于一定拌和用量的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之比。 施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一般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
特色,创新活动载体上下功夫。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 XX 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相结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 5 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相结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结合。 (六)注重边查边改,解决突出问题是搞好 学习 活动的根本目的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 习 活动中
测设计研究院统一购买后分发给投标人。 投标人可通过 选择 satellite(卫星图象)观察本项目的周边环境。 项目的其他情况在设计任务书中详细介绍。 本公告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更详细的信息以招标文件为准。 有关投标报名及购买招标文件相关事宜,与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联系。 招标人 名称: 镇江市 旅游局 (集团) 邮政编码、地址: 电话(手机)号码: 王 先生 : 8913950、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 大力实施党务公开制度,不断拓宽党务公开渠道和内容,把大事小事公之于众,方便党员和群众监督,密切党群关系。 (二)抓好“五个好”党支部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5 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齐抓共管。 今年,镇党委制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各村要围绕镇党委的目标责任制订村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且公示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