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钻孔、锯切定长 热轧 H 型钢梁采用数控编程三维钻床精确定位、自动钻孔,同样保证构件主体螺栓孔尺寸、垂直度及孔间距的精度,同时使用专用的砂轮机修磨钻头,确保钻头的三个切削刃对称、受力一致,解决孔加工的垂直度问题。 型钢 构件 采用先 进的液压端面锯进行锯切加工,通过红外线精确控制构件锯切加工长度,再进行孔加工, 按图尺寸 +肋板焊接收缩量 ( 每对肋板收缩量 ~ ; )。 也可在模板划线后采用火焰切割的方式进行定长,主控尺寸为上工序的孔间距尺寸,两构件间的余量放 10 ㎜ ,其中火焰切割的割缝约 3 ㎜ ,其余的两端各 3 ㎜ 为锁口加工切削余量。 H型钢 框架梁 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拼接,参照建设部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01SG519)的拼接型式 2 进行坡口铣销、断口槽加工。 对于与柱连接的梁的端口加工 , 铣削端面、 开坡口和 R=35 断口槽加工采用全自动数控锁口机一次成形,锁口加工形式如右图所示。 构件长度允许误差: L≤ 9m,Δ L≤ ㎜; L> 9m,Δ L≤ ㎜; 热轧 H 型 钢构件因长度方向需要拼接的,拼接的对接坡口型式、焊接 工艺卡的 要求 进行。 ( 四 )构件的 总 装配、焊接 柱 的 装配 钢梁坡口、锁口 14 / 49 方管 柱装配以 柱顶隔板上 端 平面 为基准,测量并划线,划出柱身上所标示的中心线、基准线和检查线,并复核 包板 的位置及柱身尺寸等。 柱身另一端加衬板按上述要求预放收缩余量 2mm。 根据基准端划出该钢柱的翼腹板上相对应的连接板、支撑件等的装配位置线,并按要求点固焊装配。 检验各件间位置的准确性,满足 GB50205— 2020 标准所规定的装配要求。 柱 隔板 安装前必须先检查其尺寸、规格,坡口 及 尺寸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安装时位置通过位置线、尺寸控制以柱侧面中心线到连接 H 型 钢梁 件 螺栓 孔间 距离 核定,安装时可移置到以柱侧与 H 型 钢梁翼缘板 间距,此时必须考虑到柱的截面偏差。 柱端(柱底处)采用半自动切割机开装配坡口: 单边 V 型坡口带垫板单面焊,坡口角度:35176。 177。 5176。 ,钝边: 0~ ,间隙: 5177。 1mm。 垫板规格: 16x32mm,装配≤。 点固焊用焊条应采用 J502,Φ 焊条,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 120~ 130A,短弧焊接。 钢柱装配时须确保钢柱的翼腹板端面的垂直度、装配平台水平。 (≤ 1/1000) 按图纸要求对构件尺寸、编号、连接件、柱间支撑应与详图核对等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焊接。 连接板、支撑件修整切割后(坡口面)应清理切割面割渣,并对切割面的熔斑、毛刺、尖角、不平整或粗糙的边缘等缺陷清除干净,按焊缝坡口尺寸进行装配以保证结构的平直。 强 制性要求:对多个 包板或 牛腿的构件,先装配前后 包板或 牛腿,经检验符合后再用基线定位对其它的 包板或 牛腿进行二次装配,所涉及的构件超过抛丸设备范围的,应对方管本体及牛腿构件单独进行抛丸再组装。 、梁等构件装配前的技术准备 装配前,必须先熟悉构件施工详图及有关的技术要求,并根据施工详图要求复核其所需组装的零件、主型材尺寸及加工质量。 按图纸要求对构件尺寸、编号、连接件、柱间支撑应与详图核对等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焊接。 肋板、支撑件修整切割后应清理切割面割渣,并对切割面的熔斑、毛刺、尖角、不平整或粗糙 的边缘等缺陷清除干净,按焊缝尺寸要求进行装配以保证结构的平直。 截面尺寸偏差 ~ + 一节柱长度的制造偏差 177。 柱翼腹板垂直度 对角线之差 b/150,且≤ 各楼层间距的偏差 177。 柱腹板至翼板中心线偏移 ~ + 各层间框架两对角线之差 L/2020,且不大于 焊接组装构件端部偏差 ≤ 2mm 节点处杆件轴线错位 177。 接头的错位差 ≤ 柱身弯曲矢高 l/1000,且不大于 柱中线至连接 T 型件 孔中心距 ~ + 单元节柱身扭曲 h/200,且不大于 15 / 49 柱、梁的基准中心线标示,柱底板等中心线组装时均与之重合,号料均采用划针划线,对下料可用尖石笔加色,仅作为识别用。 原则上以柱由下向上、梁以左向右 1 米位置的翼板中心线标识基准十字线,划出柱底中心线及装配线等。 构件 装配以图纸确定的基准,根据基准端分别划出构件 上相对应的加肋板、支撑件、端板、底板或连接板等辅件的位置线,并按要求点固焊装配。 构件在组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工艺规定装配,当有复杂装配部件不易施焊时,采用边装配边施焊的方法来 完成其装配工作。 布置装配胎模时,必须根据构件特点考虑预放焊接收缩量及其它加工余量。 对角焊缝中的 板件装配,划线的板件位置线均应在板件的上平面,装配时接触面为板件与上构件侧面顶紧装配点焊,所有构件的端头应经过加工消除毛刺。 钢柱组装质量控制示意图如右图,为了减少变形和装配顺序,可采取先组装成部件,然后组装成构件的方法。 钢柱、钢梁组装的基准中心线、移植位置线及装配质量控制单元的方法相类同,可参照进行。 组装首件构件后,必须由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全面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继续组装。 装 配焊 焊前应查检构件放置水平 (平面度≤ 1/1000) ,不符合要求应先进行调整,合格后才准予焊接。 施焊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采用对称、平行、退焊,减少焊接变形。 构件 装配焊焊缝采用气保焊,角焊缝焊脚尺寸过大无法单道操作时,可进行双层单道叠焊,下道焊缝与上道焊缝重叠应在 1/3 以上。 柱底板的全熔透焊缝操作对照内隔板的焊接。 操作方法: 构件装配焊焊缝采用 CO2 气保焊焊接、采用左焊法,焊炬向右倾斜 10176。 ~ 20176。 ,自右向左焊接;焊接时注意收弧及接头质量控制: 〖 1〗收弧:应利用焊机的收弧功能,防止咬 边和深弧坑 〖 2〗接头:应平坦,使焊缝保持均匀、美观。 〖 3〗注意焊缝封口质量,封口应封好。 焊缝转角处应连续焊接且不能断弧。 〖 4〗角焊缝焊脚尺寸过大无法单道操作时,可进行双层单道叠焊,下道焊缝与上道焊装配质量控制单元角尺钢板尺B1移植位置线2移植位置线1A2A1B1 钢柱组装质量控制示意图 16 / 49 柱底板与柱壁板间的连接焊缝柱底板 柱壁板腹板连接板与柱的连接焊缝柱壁板连接板123450~0.5mm≤5mm缝重叠应在 1/3 以上。 T 型接头平焊的关键是要保证顶角处焊透,焊角对称,防止立板咬边和上焊角短、下焊角长的缺陷。 具体操作时要根据焊角尺寸控制好焊枪的工作角与电弧对中位置。 当焊角≤ 5mm 时,电弧对中顶角处,与立板工作角为 40176。 ~ 50176。 ,单道焊;当焊角>5mm 时,电弧对中点应离开工件主板 1~ 2mm,与立板工作角为 35176。 ~ 45176。 ,可单道焊;当焊角为 8~ 12mm 时,可采用双道焊缝,首道焊缝电弧对中点应离开工件主板 1~ 2mm,与立板工作角为 20176。 ~ 30176。 ,第二焊道对中指向首道焊缝的顶端,与立板工作角为 45176。 ~ 50176。 焊角尺寸大于 12mm 时,可采用两层三道焊缝或两层四道焊缝型式,首道焊缝电弧对中点应离开工件主板 1~ 2mm,与立板工作角为 35176。 ~ 45176。 ,第二焊道对中指向首道焊缝的焊趾端,与立板工作角为 20176。 ~ 30176。 中间焊道操作同上道,最后一道对中指向首道焊缝的顶端,与立板工作角为 45176。 ~ 50176。 构件 装配焊焊接工艺参数如下: 焊工在焊缝完工前,应进行自检,对于表面缺陷如咬边、凹坑等应进行焊补、打磨。 使表面整洁,质量符合要求。 焊缝存在缺陷超标或其它异常时 ,应按工艺要求进行补焊及修磨平滑 ,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达合格要求。 修 补可采用手工电弧焊, J506,¢ (经 350~380℃烘烤 2h 后使用);工艺参数:焊接电流: 110~ 130A;电弧电压: 20~ 23V。 构件 的焊缝均要经过检验合格。 方管 柱 与柱底板间的连接焊缝:采用开单边 v 型全熔透坡口带垫板 CO2 气保焊,坡口角度为 35176。 +5176。 ,钝边为 1177。 1mm,装配间隙为 5177。 1mm。 焊缝等级应满足全熔透 一 级焊缝要求。 箱型柱与柱底板间的连接 4 条角部焊缝应由对称焊接,方向朝向相同,防止因收缩不相同而在焊后出现严重的变形(柱底板与柱垂直度偏差)。 要求按 A→ B→ C→ D→ C„的顺序进行,即: ( A)焊至 1/2 板厚→( B)焊至 1/2 板厚→( C)焊至 1/2 板厚→( D)焊至 1/2 板厚→( C)焊完→( D)焊完→( A)焊完→( B)焊完。 轮流翻转对称焊接角部焊缝,如此顺序轮流施焊直至完成整个接头。 :采用开单边 v型全熔透坡口 CO2气保焊,坡口面朝外(非连接板接触面),坡口角度为 40176。 +5176。 ,钝边为 2177。 1mm,装配间隙为 0~。 反面采用¢ 碳棒清根后封底焊,封底焊脚高度不大于 5mm,焊缝等级应满足全熔透二级焊缝要求。 其它焊缝的坡口型式、焊缝质量等级按图示进行,构件装配焊焊缝采用焊接方法 焊层 电源极性 焊接材料 规格( mm) 焊接电流 ( A) 焊接电压( V) 焊接速度( cm/min) 气保 焊 打底 直、反 ER506 φ 270~ 290 30~ 32 35~ 40 填充 270~ 300 32~ 34 30~ 35 盖面 280~ 320 30~ 36 30~ 35 17 / 49 CO2 气保焊,角焊缝焊脚尺寸过大无法单道操作时,可进行多层单道叠焊,下道焊缝与上道焊缝重叠应在 1/3 以上。 多层焊的焊层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应不小于 50mm。 焊缝层间清渣采用风铲及钢丝刷。 根据构件的类型及板厚,选定承重足够的 H 型钢平台,支垫应找平,平面度应小于等于 1/1000。 不符合要求应先进行调整,合格后才准予焊接。 施焊时采用对称、平行、退焊,减少焊接变形。 施焊应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防止或减少的焊接变形,当变形超过规范规 定时,必须予以矫正 焊工在焊缝完工前,应进行自检,对于表面缺陷如咬边、凹坑等应进行焊补、打磨。 使表面整洁,质量符合要求。 焊缝存在缺陷超标或其它异常时 ,应按工艺要求进行补焊及修磨平滑 ,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达合格要求。 修补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 J502,¢ (经120~ 150℃烘烤 后使用);工艺参数:焊接电流: 110~ 130A;电弧电压: 20~ 23V。 火焰矫正工艺要求 构件变形矫正采用火焰矫正,火焰矫正时应考虑对构件局部加热后的变形规律,主要考虑因素有火焰加热位置、加热形状、宽 度、长度和温度等,火焰加热位置一般选择在构件弯曲外向处其纤维需缩短的部位。 构件变形矫正工艺规程 变形矫正加热温度:构件的矫正加热温度为: 750~ 850℃,如果一次加热未达到矫正效果,则可进行二次加热,其加热温度应略高于一次加热温度,矫正量过大的应在反方向进行火焰矫正直到符合要求。 严禁构件温度超过 900℃,构件热矫正后应缓慢冷却,不得用水骤冷。 对于变形较大部位的矫正,应采用三角形火焰矫正法进行矫正,三角形的顶点在构件变形的凹面,对板厚大于 16mm 的最好采用双面加热进行矫正,加热温 度控制在 750~850℃,颜色为樱红色,采用中性火焰矫正较为适当。 不宜用氧化焰。 加热时烘具平摆动,防止材料过烧。 ( 五 ) 支撑斜杆件与框架节点构件预拼装(必要时) 支撑斜杆件与框架节点构件在制作时,根据构件的制作质量情况临时确定,如有必要时按 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 JG91999《钢桁架检验及验收标准》对构件单体预拼装。 预拼装的杆件、节点构件控制基准线与胎架基线必须保持一致;拼装平台及平直度度符合要求,按现场安装顺序及进度计划所对应的桁架轴线位置实际尺寸放大样,按所在轴线位置 及方位水平就位,调整位置尺寸。 复核尺寸确认无误后装配定位、限位块。 测量并调整桁架杆件、节点构件位置尺寸,确定各尺寸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杆件、节点构件在出厂前进行的桁架单体拼装,严格按桁架杆件制作允许偏差进行检验, 18 / 49 如拼接点角度或尺寸有误,应及时处理。 在构件单体预拼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累积偏差,注意采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缩量的影响;桁架杆件拼装时应按规定起拱。 并根据桁架构件重量可适当加施工起拱。 杆件、节点构件在制作、拼装、测量时所用的钢尺应统一。 由于杆件、节点构件制作偏差,起拱与跨度值均有 偏差时应先满足起拱数值。 为保证起拱与跨度数值准确,必须严格按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构件制作尺寸的精确度。 ( 六 )构件的栓钉焊接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在规定的区域进行栓钉焊工作。 、条痕、凹痕和毛刺等,焊钉保存时应有防潮措施。 、氧化皮、锈、漆、油污、水泥灰渣等杂质,应清除干净后方可施焊。 受潮的焊接瓷环使用前应经 120℃烘干 2h; 、氧化皮、油污、油漆等影响焊接的污垢物。 焊钉的柱表面上按制作图划出焊钉。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距离边波峰高度 250mm的高度沿屋面坡度开出 10mm 15mm 的泛水槽,其次将泛水板折边与槽连接处采用 M6 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对外露膨胀螺栓部分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与屋面板连接处用自攻螺钉固 定于屋面板支架上,并使用通长滞水胶带对泛水板与屋面板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附图一、山墙泛水节点大样 附图二、屋脊帽盖节点大样 5 附图三、变形缝盖板节点大样 附图四、天沟安装节点大样 6
产过程中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 ISO9000 标准的要求,做好各个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 4、钢构件制作完成,除锈前进行半成品检测,用磁轭探伤仪和超声波探测仪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不合格处进行返修或者返工。 合格后方可进行除锈、喷涂。 (二)、钢构件运输及存放的质量保证措施 1、构件应根据结构的安装顺序成套供应。 2、构件运输时,应根据构件的长度、重量选用车辆,在车辆上的支点
理办法》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签发中间交工证书;调查、处理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督促承包商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发布停工令;对已完工工程进行准确的计量;签发中期支付凭证;发布变更令;受理合同事宜,根据合同规定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合同规定处理违约事件,协调争端,在仲裁过程中作证;编制监理工作月报及监理工作总结;对承包商的交工申请进行评估
第 16 页 共 53 页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推进会,目的是正确分析研判全国上下落实主体责任的形势,认真分析我们在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做好下阶 段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的各项具体工作上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电。 根据施工平面图中各用电设备的位 置、数量及现场情况,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或混合的配电系统方式,由分配电箱到 用电设备均采用放射式,以保证设备相互之间无干扰。 施工现场共计分四 路,第一路钢筋工棚橡皮铜芯电缆,由总箱设到钢筋工棚,二极配电;由二极配电箱分路分别向钢筋工棚及焊工棚 、混凝土搅拌机 供电;第二路 至 塔吊,橡皮铜芯电缆,由总箱设到塔 吊旁 二极配电箱分五路分别向塔吊
控制工作要点 工程质量的审核 (1)除施工合同有特殊的要求外,工程量原则上每月计量一次,计量的周期为上月 26 日至本月 25 日。 ( 2)承包单位每月 25 日前,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及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分项 /分部工程质量认可单,编写工程量完成清单。 ( 3)投资控制监理工程师与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仔细审核工程量,对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设计及有关要求的,才予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