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范本内容摘要:
线方法:在起重机不松钩的情况下,将柱底板上的四个点与钢柱的控制轴线对齐缓慢降落至设计标高位置 3)第一节柱身垂直度校正 采用缆风绳校正方法。 用两台呈 90~的经纬仪找垂直。 在校正过程中,不断微调柱底 板下螺母,直到校正完毕,将柱底板上面的两个螺母拧上,缆风绳松开不受力,柱身呈自由状态,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微小偏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误,将上螺母拧紧。 地脚螺栓上螺母一般用双螺母,可在螺母拧紧后,将螺母与螺杆焊实。 4)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框架钢柱标高控制 柱顶标高调整和其他框架钢柱标高控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相对标高安装,另一种是按设计标高安装。 一般采用相对标高安装。 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上下钢柱的连接耳板,但不能拧得太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可微调柱间间隙。 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 定的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人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考虑到焊缝及压缩变形,标高偏差调整控制在 4mm以内。 5)第二节钢柱轴线调整 为使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中心线重合。 钢柱中心线偏差每次调整在 3mm范围以内,如偏差过大应分 2~ 3 次调整。 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绝对不允许使用下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引至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误差。 6)第二节钢柱垂直度校正 钢柱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 下层钢柱的柱顶垂直度偏差就是上节钢柱的底部轴线、位移量、焊接变 形、日照影响、垂直度校正及弹性变形等的综合。 可采取预留垂直度偏差值消除部分误差。 预留值大于下节柱积累偏差值时,只预留累计偏差值,反之则预留可预留值,其方向与偏差方向相反。 经验值测定:梁与柱一般焊缝收缩值小于 2mm;柱与柱焊缝收缩值一般在 7 ,厚钢板焊缝的横向收缩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S=K A/T (61) 式中: S—— 焊缝的横向收缩值, mm; A—— 焊缝横截面面积, mm; T—— 焊缝厚度,包括熔深, mm; K—— 常数,一般取。 日照温度影响:其偏差变化与柱的长细比、温度差成正比,与钢 柱截面形式、钢板厚度都有直接关系。 较明显观测差发生在上午 9~ 10 时和下午 14~ 15 时,控制好观测时间,减少温度影响。 7)钢柱标高的调整 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标高误差超过 6mm 时,需进行调整,多用低碳钢板垫到规定要求。 如误差过大 (大于 20mm)不宜一次调整,可先调整一部分,待下一次再调整,否则一次调整过大会影响支撑的安装和钢梁表面标高。 中间框架柱的标高宜稍高些,因为钢框架安装工期长,结构自重不断增大,中间柱承受的结构荷载较大,基础沉降亦大。 8)标准柱安装 为确保钢结构整体安装质量精度 ,在每层都要选择一个标准框架结构体 (或剪力筒 ),依次向外发展安装。 所谓标准柱即能控制框架平面轮廓的少数柱子,一般是选择平面转角柱为标准柱。 正方形框架取 4 根转角柱;长方形框架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 2 时取 6根柱;多边形框架则取转角柱为标准柱。 标准柱的垂直度校正:采用两台经纬仪对钢柱及钢梁安装跟踪观测。 钢柱垂直度校正可分两步。 在钢柱偏斜方向的一侧打人钢楔或顶升千斤顶。 注意:临时连接耳板的螺栓孔应比螺栓直径大 4mm,利用螺栓孔扩大足够余量调节钢柱制作误差- 1~ +5mm。 先安装上层梁,再安装中下层梁。 安装过程会对柱垂直度有影响,可采用钢丝绳缆索 (只适宜跨内柱 )、千斤顶、钢楔和手拉葫芦进行,其他框架依标准框架体向四周发展,其做法与上同。 (4)框架梁安装工艺 1)钢梁在吊装前,应于柱子牛腿处检查标高和柱子间距,并应在梁上装好扶手杆和扶手绳,以便待主梁吊装就位后,将扶手绳与钢柱系牢,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8 一般可在钢梁的翼缘处开孔作为吊点,其位置取决于钢梁的跨度。 为加快吊装速度,对重量较小的次梁和其他小梁,多利用多头吊索一次吊装数根。 为了减少高空作 业,保证质量,并加快吊装进度,可以将梁、柱在地面组装成排架后进行整体吊装。 当一节钢框架吊装完毕,即需对已吊装的柱、梁进行误差检查和校正。 校正方法参见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柱、梁的校正。 梁校正完毕,用高强螺栓临时固定,再进行柱校正。 对梁、柱校正完毕后即紧固连接高强螺栓,焊接柱节点和梁节点,并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检验。 2)一节柱一般有 2 层、 3 层或 4 层梁,原则上竖向构件由上向下逐件安装。 由于梁上部和周边都处于自由状态,易于安装且保证质量,一般在钢结构安装实际操作中,同一列柱的钢梁从中间跨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扩展安装;同一 跨钢梁,先。钢结构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相关推荐
的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 两端铣平时零件长度 铣平面的平面度 铣平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L1500 3 外形尺寸的 允许偏差 单层柱、梁、衔架受力 支托 (支承面 )表面至第 一个安装孔距离 多节柱铣平面至第一个 安装孔距离 实腹梁两端最外侧安装 孔距离 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 尺寸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 中心线偏移 受压构件 (杆件 )弯曲 矢高 L1000, 且不
500 电源及极 性 直流反接 预热温度 (℃ ) / 层间温度 ≤230℃ 后热温度 (℃ )及时间 (min) / 焊后处理 / 接头及坡口尺寸图 α =45176。 ; t=10; p=3; b=0; 焊接顺序图 焊接工艺参数 道次 焊接方法 焊条或焊丝 焊剂或保护气 保护气流量 (1/min) 电流(A) 电压(V) 焊接速度(cm/min) 热输入(kj/cm) 焊接速度(
种杆件的长度准确进行下料,其构件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为 1mm。 ⑶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通过焊接工艺试验验证。 ⑷ 脱脂去污处理:焊前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缝周围不得有油污。 否则应选择三氯代乙烯、苯、汽油、中性洗涤剂或其它化学药品用不锈钢丝细毛刷进行刷洗,必要时可用角磨机进行打磨,磨出金属表面后再进行焊接。 ⑸
督按标准规范 对每块阳极焊接 经检查确认阳极安 及技术设计对阳极布置数 焊缝质量进行全 装数量和固定位置 量、位置、焊接质量的要 面自检,发现问 准确,打磨清理后 求进行潜水全面直观检查 题及时补焊 实施水下焊接 完成牺牲阳极水下焊接 阳极水下焊接安装的每道 及时编写工 安装,按 JTS15332020 标 工序均有详细记录,及时 程竣工资料 准规定,抽取 5%的安装数 准确填写安装统计表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