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时间超过 4h 应重新烘干,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宜超过 2 次,受潮的焊条不应使用。 焊接工艺要求 焊缝坡口表面要求:焊缝坡口可用火焰切割法和机械加工法。 当采用火焰切割法切割时缺棱应修磨平整,当缺棱超过 3mm 时,应用直径不超过 的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 当采用机械法加工坡口时,加工表面不应有 台阶。 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方能施焊,坡口组装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坡口组装间隙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可在坡口两侧或单侧堆焊。 当坡口间隙大于 2 倍最薄件厚度或大于 20mm 时,不应用堆焊方法减小组装间隙。 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钢筋、铁块等杂物。 焊接施工前,焊接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文件,明确工艺参数,并向有关焊工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遵守工艺文件的规定。 焊接作业区风速超过 8m/s,应采取 防风措施。 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 90%。 当焊件表潮湿或有冰霜覆盖时,应用加热法去除后方可施焊。 焊接作业区温度低于 0℃时,应将构件焊接区个方向进行加热,加热范围离焊接 区 的距离应大于 2 倍钢板厚度且不小于 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 第 9 页 100mm。 厚板多层焊接是应连续施焊,每一焊道焊接完后应及时清除焊渣和飞溅物,发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方可再焊。 在连续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焊接区的母材温度,使层间温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 如有中断施焊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施焊时重新预热,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厚板多层焊的底层焊道采用的焊条直径不应大于 4mm,底层焊道的尺寸应适宜,最大厚度不应超过 6mm。 所有 对接焊缝 均 为一级 焊缝 ,需作 100%无损检验。 对厚度大于 30mm 以上的钢板 焊接时,需对 其 进行加热,加热范围离焊接区的距离应大于 200mm,加热温度为 100℃,焊接完后应用保温棉覆盖缓慢冷却。 焊缝外观检查 所有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后都需进行外观检查,一般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检查,外观检查一般用目测,裂纹检查用放大镜在合适的光照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 尺寸的测量用量具。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满焊。 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 一、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 二、三级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下表规定(允许偏差) 焊缝质量等级 检验项目 二级 三级 未满焊 ≤ + 且≤ 1mm ,每100mmm 长度焊缝内未满焊累积长度≤ 25mm ≤ + 且≤ 2mm ,每100mmm 长度焊缝内未满焊累积长度≤ 25mm 根部收缩 ≤ + 且≤ 1mm,长度不限 ≤ + 且≤ 2mm,长度不限 咬边 ≤ 且≤ ,连续长度≤ 100mm,且焊缝侧咬边总长度≤ 10%焊缝全长 ≤ 且≤ 1mm,长度不限 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的长度≤ 5mm 的弧坑裂纹 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 第 10 页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 且≤ ,每 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 处 缺口深度≤ 且≤ 1mm,没1000mm 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 1处 表面气孔 不允许 没 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存在直径< ≤ 3mm气孔 2个,孔距应≥ 6 倍孔径 表面夹渣 不允许 深≤ ,长≤ 且≤ 20mm 焊缝无损检验 无损检验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签发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探伤方法的Ⅱ级或Ⅱ以上的资质证书。 一级焊缝应进行 100%无损检验,二级焊缝应进行 20%以上的抽检。 全焊透的三级焊缝可不进行无损检验 七、技术要求 部件加工技术要求 钢材切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 1mm 的缺棱。 钢部件气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3mm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应大于 2mm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1mm 钢部件校正后,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 1/2。 螺栓孔制孔技术要求 螺栓孔孔径允许偏差 (见下表 ): 项目 允许偏差 直径 +1mm 圆度 2mm 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2mm 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 第 11 页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见下表):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 +/1mm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 +/ 钢构件外形尺寸技术要求(见下表) 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托(支 承面 ) 表面至第一个安装孔距离 +/1mm 多节柱铣平面至第一个安装孔的距离 +/1mm 梁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 +/3mm 构件连接处的断面几何尺寸 +/3mm 主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mm 受压构件(杆件)弯曲矢量 L/1000,且不大于 10mm 基础和支承面技术要求(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 建筑物定位轴线 L/20200,且不应大于 3mm 基础上的定位轴线 1mm 柱底板标高 +/2mm 地脚螺栓位移 2mm 立柱安装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 差 底层柱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 2mm 柱子定位轴线 1mm 单节柱的垂直度 H/1000,且不应大于 10mm 桁架整体安装技术要求 (见下表 ): 项目 允许偏差 立柱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H/2500+10,且不应大于 50mm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度 L/1000,且不应大于 25mm 八、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 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 第 12 页 质量目标。钢立柱钢梁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质量检查组织结构图见“图 ”。 图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图 质量责任制 :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负责,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施工队 施工队质检工程师 施工班组 质检员 质检工程师 工地试验室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安全质量部 工地试验组 技术负责人对各施工段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 各工点负责人、技术员对所管辖的工段负责。 实行层层负责,确保工程优质、安全
大粒径不大于 25mm,厚度为 10cm。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交底人 接受人 1: 10cm 砂石垫层 2. 2m 砂石垫层铺筑断面示意图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020 年 7 月 25 日 施管表 5 工程名称 金昌市新材料工业园 排水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检查井 砌筑 交底内容 : 排水检查井井径为 248。 1800 砖砌圆形检查井。 检查井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
筋与模板加安装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进行箱涵侧墙与顶部砼施工。 ⑷箱 涵侧墙、 顶部砼施工。 搅和砼用砂石料进场后需经检验符合规范方可使用,砼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坍落度。 浇筑侧墙砼,砼必须用串筒导入,防止砼倒入时离析。 侧墙砼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 30cm,用振捣棒振捣时要注意振动棒位置,不能直接插至模板上,防止对模板造成破坏,拆模时粘模影响砼外观
栓布置间距 600 ㎜,内墙采用 ф14 ㎜穿墙螺栓布置间距 600 ㎜,与 3型扣件配套使用,在其上、中、下部各加一排 ф48 钢管斜撑,间距 600 ㎜,上下排交错布置,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 Φ25 锚筋上。 阴阳角模板现场定型加工 ,阴角模板按 45o角拼缝对接 ,阳角模板直接对拼 ,在此龙骨上用100 ㎜长 706( ㎜ )等边角钢固定 ,在角钢上打孔 ,每边用两个木螺丝固定在木方上
V = mm; 柱箍截面抗弯强度验算公式 : 其中, 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 M = ; 23 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 : W = cm3; H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σ = N/mm2; 柱箍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 [f] = 205 N/mm2; H边柱箍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f]=205N/mm2,满足要求 ! 2. 柱箍挠度验算 经过计算得到 : V =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