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弹簧制造工艺内容摘要:
主要原因有来料侧弯;模具与工装调整不当。 解决办法:将侧弯不合格的片挑出调直后再卷耳;调整侧定位靠板与卷耳模和芯轴垂直; V 型顶头加工与安装要 与卷耳芯轴平行。 ④ 喇叭孔: 主要原因是固定卷耳芯子的两端套口有磨损。 解决办法是哪端有磨损就更换哪端套口。 ⑤ 过热、过烧、氧化严重: 主要原因是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 预防办法就是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设备出故障时,要及时把片从高温区撤出。 第六节 成型热处理 钢板弹簧片的成型热处理由弯曲成形、淬火、回火三部份组成。 弯曲成形:由于设计上的需要,板簧各单片的曲率是不一样的 , 所以成形夹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某一曲率的成形夹具,即一套成形夹具只能生产一种曲率的弹簧片,俗称为死胎,适合于 大批量生产。 另一种是曲率可调的成形夹具,即一套成形夹具可适用于多种曲率的弹簧片的成形,一般在多品种批量生产中采用,我厂基本上是这种型式。 淬火:弹簧钢全部都是亚共析 钢,淬火是指把板簧片加热到 Ac 3 以上 30~50℃ ,并在 该温度下保温足够的时间,使簧片整个断面的材料形成奥氏体组织,然后在淬火介质中迅速冷却,以得到不稳定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簧片的硬度和强度,这一过程称 为 淬火。 弹簧片在淬火液中应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使奥氏体全部转变成马氏体,如果冷却不足或冷速过慢,就会发生非马氏体转变,影响弹簧的性能。 回火:钢板弹簧片淬 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度高而且很脆,另外由于在淬火过程中,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发生体积膨胀而产生相当大的内应力,而且该组织极不稳定,所以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 回火就是把淬火后的弹簧片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某一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以得到回火屈氏体(低碳马氏体钢是得到回火板条马氏体),并消除内应力。 常见的板簧 热处理缺陷有哪些。 如何解决和预防。 ① 硬度不足:一是加热温度不够或保温 时间不足;二是操作速度过慢;三是冷却速度不够。 解决办法是保证有 足 够的加热温度和保温 时间;操作动作要求迅速准确;保证淬火剂有足够的冷却速度 ,调整 淬火剂的使用浓度 ,对我们来说是降低淬火液的浓度。 ② 硬度不均:一是加热不均匀;二是冷却不均匀。 解决办法就是保证加热均匀,冷却时不出温度不一致的片。 ③ 过热与过烧: 从金属学的角度讲:过热是晶粒明显长大 (晶粒度评级图上大于等于 4级的) ;过烧是晶界氧化或熔化。 原因是加热温度高或保温时间太长(本质细晶钢影响不大)。 预防的办法是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④ 严重 的氧化、脱碳:原因是加热温度高和保温时间较长。 预防办法是严格控制炉温和加热保温时间。 ⑤ 淬火死弯:原因是淬火胎具调整不好。 解决办法是用样板重新调整。 ⑥淬火裂纹:淬火时板簧内部的应力,超过 材料 本身的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纹。 解决办法 一 是降低淬火液的冷却速度, 尤其是在 Ms 点以下的冷速要慢,对于我们来说,是提高淬火液浓度;二是淬火温。钢板弹簧制造工艺
相关推荐
、调度 工 程 数 量 详见交底 进 度 要 求 具体见交底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备注 中交一航施表 分项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交底通知单 第 1 页,共 35 页 施工单位:中 交 第 一 航 务 工 程 局 有 限 公 司
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 3~ 4m,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m。 钢板桩的打设 施工机械采用 25T 吊车。 (1) 打桩围檩支架(导 向架)的设置。 为保证钢板桩沉桩的垂直度及施打板墙墙面的平整度,在钢板桩打入时应设置打桩围檩支架,围檩支架由围檩及围檩桩组成。 围檩采用双面布置形式,双面围檩之间的净距应比插入板桩宽度放大 8~ 10mm,如果对钢板桩打设要求较高
设置,因为这些都是按照常用优化原理配置的。 2020 和 2020 的安装,点击确定按钮后,到此结束。 2020 及其以上版本的还要再输入两个加 号 ++ 后点击回车键加载菜单 强调:此处输入的 2020 与 2020 ,与 AutoCAD 版本无关,更不表示 AutoCAD 版本编号或《钢构 CAD》版本编号,如你对 CAD 不太熟练时,建议从 AutoCAD 2020 到
其中: a~沟底宽度( m) D~管道外径( m) S~( m) 开挖沟槽 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 ~ 应放土方工程里予以保留,铺管前根据连接找正情况人工清理,一般不宜超挖,若出现超挖应用砂土或素原土填补并夯实,沟槽内积水应及时排出。 若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坚硬物体如岩石、砾石等,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 ~ ,铺上砂土整平夯实至设计标高。 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
7 视觉信号表面色 GB13495- 1992 消防安全标志 TJ34- 1979 工业企业照明时间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安全色 safety colours 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3. 2 对比色 contrast colours 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 3. 3 色域 colour gamut 在色度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