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研究-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计中,要注重制度的严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从逻辑上和有利于落实的层面上做到严谨,能量化的要尽量量化,尽量减少自由裁量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我们 针对排查出的风险控制点 ,按照现代 ERP 流程, 制定 了行之有效的预防 制度和工作流程, 修改完善了学校《维修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招标采购活动管理办法》、 《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 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手册 》、《 非基建类资本性支出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 和 《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等 一系列规章 制度 ,强化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 使可能 4 发生腐败的领域、环节等明示出来,便于警醒,也便于监督 , 有助于权力行使者的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大大降低权力腐败的风险。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权力规范运行。 权力的正确行使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制约 ,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 一) 实行企 (校) 务公开 ,阳光监督。 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的 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公开、不透明,得不到有效制约与监督,是导致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通过 实行企(校)务 公开可以有效改变由“少数人”监督“多数人”的格局,实现由大多数人来监督少数人。 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 用权 要 公开透明,对“谁有权,有哪些权”进行公开, 对掌管人、财、物等关键资源的重点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廉政情况要实施全方位的了解、监督和把握,进行风险监控 , 有效预警。 (二)建立协同监督机制 , 合力 监督。 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仅仅依靠单方面的监督,即便是职能部门的监督,由于受组织力、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局限,便显得势单力薄,其监督的效力常常不如人意,这种监督往往也是失败的。 因此, 要建立协同监督机制, 统一协调监督力量,强化职能部门监督作用,构建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监督到位的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覆盖全面的监督工作机制 ,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主体作用。 (三 ) 注重 全面和全过程监督。 监督应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不 间 断的监督,确保监督不留 死角。 针对每个项目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