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内容摘要:

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及特点。 会议系统设置的内容 1 根据业主的需求及会议室功能要求,确定设置会议系统的设置原则。 2 确定、统计会议室的数量及位置,并确定各会议室设置会议子系 统的内容(以列表方式为宜)。 18 会议室管理控制方式。 系统设备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备配置。 系统主要设备指标及参数。 设备安装: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Ⅷ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统计工程中需要监控的机电设备。 建筑设备的监控方法及控制功能。 1 阐述无控制的机电设备控制方式及监控方法。 2 计算调节阀的流通能力 CV( KV)值。 3 阐述自带控制的机电设备控制方式及监控方法。 4 机电设备的监控点表及现场控制器配置:根据工程中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等具体情况列出监控点表,确定现场控制器所监控的机电设备,并配置所有控制器组成(列出控制器的配置)。 5 设备安装:现场控制器、工作站、电源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6 线缆及保护管选择,线路敷设。 7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Ⅸ 能耗监测计 量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数据采集器的设置(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设备配置。 系统的技术参数,特别应说明计量系统的精度。 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器、集中器(上级管理机)、电源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选择,线路敷设。 19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Ⅹ 楼宇对讲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 、组成、原理及特点。 室内分机及室内报警设施的布置(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Ⅺ 智能家居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室内控制设施的布置(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设备的安装位置 、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Ⅻ 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系统前端设置 1 根据业主的需求及建筑功能要求,确定前端探测器的设置原则。 2 布置及统计前端探测器数量(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 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20 ⅩШ 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系统形式。 系统前端设置 1 根据业主的需求及建筑功能要求,确定前端摄像机的设置原则。 2 布置及统计前端摄像机数量(以列表方式为宜)。 传输形式的确定。 控制、图像处理与显示的确定。 确定图像存储时间、方式,计算存储容量。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 情况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说明与公安联网的形式。 ⅩⅣ 门禁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系统形式。 系统前端设置 1 根据业主的需求及建筑功能要求,确定门禁的设置原则。 2 布置及统计门禁数量(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门禁控制器、读卡器、锁具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ⅩⅤ 车库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包括车位引导系统 21 及反向寻车系统)。 阐述车库出入口数量、管理方式。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 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ⅩⅥ 巡更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系统形式。 巡更站的设置。 系统配置。 设备安装。 ⅩⅦ 一卡通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集成一卡通的子系统。 确定系统总体架构和技术方案。 一卡通系统平台及发卡中心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 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与其余子系统关系及接口设计。 卡设计:卡的选型、组成、内容及文件结构。 系统配置。 设备安装。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22 ⅩⅧ 信息化应用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信息化应用的子系统,并对其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提出量化指标。 系统设计原则及建设目标。 确 定系统总体架构及技术架构。 应用开发工具的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 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配置。 ⅩⅨ 智能化集成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确定智能化集成的子系统。 系统设计原则及建设目标。 确定系统结构形式。 集成系统平台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 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配置。 ⅩⅩ 其 它子系统 系统概述:阐述需求分析,说明系统的功能作用、组成、原理及特点。 各个系统控制点的布置(以列表方式为宜)。 系统配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设备配置。 设备安装: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等。 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线路敷设。 系统供电与接地。 23 ⅩⅩⅠ 机房工程 工程概述及需求分析。 机房工程设计原则。 确定机房类型、数量、设置的位置及机房标准的等级。 确定机房工程包括的内容,并划分与主体建筑各专业的界面。 机房工程子系统设计 1 机房装修。 机房主要装修工程包括吊顶安装工程、墙面装饰工程、隔断墙安装工程、防水防潮防尘工程、防静电活动地板安装工程等等。 2 供配电及照明。 阐述机房交、直流供电方案,计算智能化系统供电的负荷容量。 3 不间断电源。 UPS 电源设备容量的计算及确定。 4 空气调节及新风系统。 阐述空调形式及空气调节及新风系统,计算空调制冷量及新风风量。 5 消防系统。 说明报警、消防联动及气 体灭火形式及方案。 6 机柜系统。 机柜的选择,各子系统设备的布置。 7 综合布线系统。 机房内综合布线线缆选择,敷设要求。 8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内容的确定,系统形式的确定,设备选择、安装方式,线缆选择及敷设要求。 9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内电源及信号防雷形式的确定,接地方式的确定,接地电阻值的确定;机房内防雷接地的配置;接地用线缆、保护管的选择及敷设要求。 阐述机房工程的节能控制的形式及效果(也可在机房配电、照明及空调子系统中说明)。 ⅩⅩⅡ 防雷 与接地 工程概述。 确定智能化系统防雷的类型、内容及等级。 智能化系统防雷措施及实施方案。 智能化系统的接地形式及接地电阻值。 智能化系统接地的实施方案。 24 概算书 工程投资概算说明 主要材料用量 采用定额、价格依据及有关说明 概算表 1 综合概算表,其形式如下: 综合概算表 序号 工程或子系统 费用名称 估算价值 合计 备注 设备费 安装费 其他费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2 子系统安装工程概算表,其形式如下: 安 装 工 程 概 算 表 工程项目名称 概算号: 价值: 定额及价格依据: 工程总量: 技术经指标: 序号 定额 编号 设备安装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单 位 价 值(元) 总 价 值(元) 设备费 材料费 安 装 工 程 设备费 材料费 安 装 工 程 总计 其中工资 总计 其中工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6 设备一览 表 应分系统罗列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设计图纸 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图 应按照工程实际情况绘制原理图和系统图。 1 系统图应 清楚绘制 出各种设备和部件的安装楼栋、楼层位置。 2 应清楚表达系统结构的逻辑关系和连接关系。 3 应清楚 标注设备和部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 4 应清楚 标注线路型号规格。 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 根据各个子系统控制台(柜)的实际尺寸按比例绘制设备平面布置图,标注设备及通道尺寸。 中心控制室内 各设备连接系统图(系统简单可与 系统图合并)。 各子系统点位平面布置图 各子系统室外设备布置及综合管线总平面布置图 1 总平面图中应示意出建筑物名称或编号、标高、坐标等。 2 设备布置位置(坐标或设备间距离)。 27 5 施工图设计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应包含序号、图纸名称、图幅、图纸库号(图号)、备注等内容。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图纸排列顺序宜按:设计及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各子系统 的系统图,各子系统的平面图,剖面图,大样图,弱电总平面图等。 设计及施工说明 工程概况 阐述工程的类别、性质、组成、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建筑物层数、建筑高度以及机房的位置。 设计依据 1 已批准的文件; 2 设计规范、标准; 3 建设单位设计任务委托书及提供的相关资料; 4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委托书要求及相关资料确定子系统的组成及内容。 如为扩建或改建工程时,应说明原有系统与新建系统的相互关系;如为分期建设, 应说明近期、远期工程的情况。 设计施工说明 施工的主要注意事项、施工要求、设备安装方式及高度等(亦可写在相关图纸上) 1 有定货及安装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加以说明; 2 设备的安装方式及高度等; 3 电缆桥架或线槽的安装方式及要求,固定支架间距 (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 4 管线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5 对管线穿越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不同级别防爆区之间的隔离密封要求及做法进行说明; 6 对管线穿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密封要求及做法进行说明; 7 对管线穿越防火分区之间的要求及做法进行说明; 8 对管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的处理要求及做法进行说明; 28 9 对管线穿越温差较大的区域之间的防冻要求及做法进行说明; 10 智能化系统供电的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