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讲解内容摘要:
~ ;机械脱水后污泥含水率 75%左右,干污泥量约 ~ ;自然干化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泥量>。 污泥脱水采用压滤机脱水,大中型企业以带式压滤机为多,中小型企业以板框压滤机为多。 也有一些小企业采用自然干化方法,自然干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南方地区尤甚,最好应避免采用。 五、造纸污水的回收利用方法 由 于造纸污水由三种污水组成:黑液、打浆机污水和造纸机污水,因此它的回收利用主要是针对这三种污水展开。 黑液的回收利用 对造纸黑液的处理是造纸业废水处理的关键,目前,常用的造纸黑液处理技术有碱回收法、絮凝沉淀法、膜分离法、酸析法、好氧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技术法等。 其中碱回收法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造纸黑液处理方法。 黑液中还有随蒸煮液带入的约 30%35%的无机物,主要成分是游离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硫化钠和与有机物结合的其他钠盐,致使黑液成为强碱性高浓度有机废水,颜色深,毒性大。 每吨纸浆产生 1012m3 的黑液, 碱回收技术是造纸黑液处理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各地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又可分为燃烧法、电渗析法及黑液气化法等。 其中以燃烧法的实用技术最为可靠,其他如水热解法、电渗析法等 燃烧法碱回收技术的完整流程分为提取、蒸发、燃烧、苛化 石灰回收四道工序。 基本原理是将黑液浓缩后在燃烧炉中进行燃烧将有机钠盐转化为无机钠盐,然后加入石灰将其苛化为氢氧化钠,以达到回收碱和热能的目的。 黑液与浆料分离后,提取出来的木(草)浆稀黑液浓度较低,必须将其通过蒸发系统去掉大部分水分,浓缩至 4580%的浓度 ,再将浓缩后的黑液喷入碱回收锅炉炉膛燃烧,黑液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工艺或发电。 黑液中的有机钠盐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熔融的碳酸钠,同时把补充的芒硝还原成硫化钠,熔融物从碱炉底部排出,溶解后形成含少量铁离子的绿液。 所得绿液与石灰进行反应,其中的碳酸钠被苛化为氢氧化钠。 苛化后澄清的液体称为白液,即可重新用于制浆蒸煮。 将苛化产生的白泥进行高温煅烧,可以回收石灰用于苛化过程。 燃烧法碱回收工艺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但工程投资较大,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造纸企业,当前各国对黑液处理主要采用燃烧法回收碱的技术路线。 但燃烧法碱 回收容易受到黑液中硅成分的干扰: 黑液中的二氧化硅与碱作用生成硅酸钠,在燃烧过程中易形成结垢,影响了碱回收过程的顺利进行。 木浆中硅含量较低,因此碱回收进行较顺利,碱回收率可达 95~98%。 但我国森林资源紧张,草类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形成了以草浆造纸为主的造纸产业结构,草浆黑液中较高的硅含量影响了碱回收的效果。 近年来,草浆黑液碱回收同步除硅技术已成功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该技术的推广必将大幅提高我国造纸黑液碱回收整体效率。 新的碱回收系统同时投产,设计日处理黑液 4000m3,碱回收蒸发站采用 8 体 6 效全板式降膜蒸发器( I效蒸发为 3 体, II~VI 效蒸发为单体),碱炉为日处理固形物量 530- 630 吨的次高压低臭式碱炉,苛化工段采用压力过滤器工艺;产生的白泥采用抛弃填埋处理,未进行综合利用处理。 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工艺一般采用循环式流程,黑液通过阳极室循环,稀碱液通过阴极室循环。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Na+通过阳膜进入阴极室,与电解产生的 OH– 结合生成 NaOH 而得以回收碱;阳极室黑液由于电解产生 H+而不断被酸化,到一定程度时,将大部分木质素沉淀析出。 电渗析法碱回收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少,易于自动化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碱回收率并降低耗电量,尚需对电极和膜片进行改进。 黑液气化法 黑液碱回收除了常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外,在国外还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黑液气化法。 其原理是将黑液在高温快速反应器中气化,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清洁的可供燃气轮机使用的燃料气体。 黑液气化法比传统的燃烧回收更有效,且环境友好性强,是制浆造纸工业能源生产与回收的一种有前景的技术。 对比以上三种工艺,总体上讲,燃烧法碱回收能够比较充分、全面地回收利用资源,对于规模在年产量在 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该技术在经济上可收回成本或有一定收益。 但我国由于木材短缺,采用非木纤维原料生产的纸浆占纸浆总量的 70%以上,这样的原料结构限制了工厂的生产规模, 80%以上是年产 2 万吨以下的中小型造纸厂,这些企业基本上不具备碱回收系统。 红液: 亚硫酸盐法制浆废液的回收 亚硫酸盐木浆生产中,木片用含有硫酸氢盐离 子和含量过剩的溶解游离二氧化硫作为蒸煮液进行蒸煮。 金属离子盐基可以使钙、镁、钠或铵离子。 其蒸煮所得的红 液,经常和硫酸盐法的黑液一起蒸发和燃烧,称为交叉回收。 但由于地理的或其他原因不可能这样做时,则红液必须通过单独的蒸发和燃烧回收。 对于镁和钠盐基的亚硫酸盐废液,即可回收化学品又可回收能量,在现代大型亚硫酸镁浆厂,其回收效率与硫酸盐浆厂的回收效率相近;;而对钙或铵盐基的废液,由于结垢等问题则只能回收能量。 污水处理厂工艺和工程描述 1. 物化预处理: 废水在进入生物处理之前,首先进行物化预处理。 废水进水渠、机械格栅: 废水经过厂区内的排水渠收集后经过 5mm 的机械格栅,去除较大块的杂质后,经渠道配水后自流进入 斜筛。 去除的栅渣作为废弃垃圾,不经脱水,直接外运处理。 斜网: 废水经进水渠送到一座斜网间内,通过斜筛去除废水中的造纸纤维以便回收利用。 除下来的纤维等物经斜网下的皮带输送机输送到螺旋压榨机压榨后落入污泥斗储存,然后外运或回用。 混凝反应池: 斜网处理后的废水自流到混凝反应池,在这里投加混凝剂与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后自流到初沉池。 初沉池、刮泥机: 废水自流到一座直径为 46m 的初沉池中,初沉池的表面负荷约为,废水中的 SS 在初沉池中仅依靠重力下沉。 沉降污泥在初沉池依靠刮泥机收 集到初沉池中部,并在此通过泵输送到污泥混合池内与浓缩后的好氧污泥混合,然后一起输送到污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 初沉池澄清后的出水自流到调节池。 调节池 : 根据废水的波动情况,我们设计了调节池,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 4,100m3,为日均废水量 26,000m3/d 获得 3 个多小时的水力调节时间。 在调节池中应配有潜水搅拌器使调节池废水充分混和并防止固体颗粒沉淀。 废水从调节池由预酸化池供料泵泵送冷却塔或预酸化池。 冷却塔: 中温厌氧适宜的生化反应在 30~ 40176。 C,相对于原水水温范围 50176。 C,为了获得良好的生物 反应运行效果,需要装备温度调节装置。 我们建议采用通风冷却塔置于预酸化池上,废水依靠泵送至冷却塔,冷却后废水依靠重力自流进入预酸化池。 冷却装置仅用于废水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废水的冷却降温。 是否需要将废水送至冷却塔将取决于进冷却塔的废水温度是否超出一定温度。 在进入冷却塔的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控制在废水需要冷却时,冷却塔旁路的调节阀的启动,控制废水是否进入冷却塔。 否则,废水将不进入冷却塔直接进入预酸化池。 事故池 : 为了减小事故废水在异常情况下对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一座 2,500 m3 的事故池可 用于贮存事故废水。 在事故池配有两台事故泵将事故废水均匀地泵入调节池。 事故池内配有两台。造纸厂污水处理工艺讲解
相关推荐
可施工且不影响现状管线地段见下表。 表 雨污排沟槽 可施工地段 地段 可施工里程 可施工长度(米) 北侧 雨水 污水 雨水 污水 35 167 45 163 132 118 487 680 484 680 193 196 南侧 384 490 386 487 106 101 合计 431 415 下穿隧道土方开挖施工 下穿隧道土方开挖 待所有管线迁改工作(包括雨污排)完成
(对毕业生的要求)。 实习的纪律要求 ( 1)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和交通秩序、维护国家财产、尊重现场工作人员、维护学校声誉、遵守实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有事必须向指导教师请假。 ( 2)注意人身安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尤其在进行施工现场时要严格遵守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佩戴安全帽、安全装、防止发生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故。 ( 3)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在工地参观前做好安全教育
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 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必 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 5— 8m 同步向前摊铺集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 景观湖园林绿化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11 在前一幅摊铺时
采购招标费 E)设备联合试运转费 正确答案是: BDE. ( )。 A)此方法是一种独立的计价模式 B)此方法是一种市场定价模式 C)此方法常称为工程量清单招标 D)此方法包括编制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和办理工程结算 E)此方法包括工程量清单格式编制、利用工程量清单编制报价和评标定标 正确答案是: ABCD. (含境外)借款的还款方式按协议的要求 分别采用( )两种方法。
可抗力造成的损坏,承担保修费用的单位是 ( C ) A、施工单位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 D、监理单位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包括的范围是 ( B ) A、 从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 B、 从筹建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支出费用 C、 建安工程费用和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 D、 建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 ( A )主要反映竣工工程建设成果和经验,是对竣工决算报表进行分析和补充说明的文件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 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勤于思考,讲求效率,始终保持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积极为 建设工程 的发展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 本职 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 自参加工作以来,因为我工作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