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质量管理内容摘要:

配套,应进行刻度误差校验和支特性校验,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调节仪表和检测仪表,应作刻度特性校验,调节特性的校验及动作试验与调整,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调节阀和其他执行机构的调节性能,全行程距离,全行程时间的测定,限位开关位置的调整,标出满行程的分度值等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 自动调节系统在未正式投入联动之前,应进行模拟试验,以校验系统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误时,可投入自动调节运行。 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查明影响系统调节品质的因素,进行系统正常运行效果的分析,并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动调节系统各环节的运行调整,应使空调系统的“露点”、二次加热器和室温的各控制点 经常保持所规定的空气参数,符合设计精度要求。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是在各分项调试完成后,测定系统联动运行的综合指标是否满足设计与生产工艺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在测定中作进一步调整。 确定经过空调节器处理后的空气参数和空调房间工作区的空气参数。 检验自动调节系统的效果,各调节元件设备经长时间的考核,应达到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条件下,确定空调房间工作区内可能维持的给定空气参数的允许波动范围和稳定性。 空调系统连续运转时间,一般舒适性空 调系统不得少于 8h;恒温精度在177。 1℃时,应在 8~ 12h;恒温精度在177。 ℃时,应在 12~ 24h;恒温精度在177。 ~ ℃时,应在 24~ 36h。 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和设计单位配合进行。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将测定和调整后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通风或空调工程概况。 电气设备及自动调节系统设备的单体试验及检测、信号,联锁保护装置的试验和调整数据。 空调处理性能测定结果。 系统风量调整结果。 房间气流组织调试结果。 自动调节系统的整定参数。 综合效果测定结果。 对空调系统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和分析。 质量标准 ,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 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企业本身或委托给具有调试能力的 其他单位。 ,承包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 ,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 空调系统带冷 (热 )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 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 (热 )源试运转。 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应少于 2h。 、新风的吸入口处和粗、中效过滤器前设置临时用过滤器 (如无纺布等 ),实行对系统的保护。 净化 空调系统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系统进行全面清扫,且已运行 24h及以上达到稳定后进行。 洁净室洁净度的检测,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或按合约规定。 室内洁净度检测时,人员不宜多于 3人,均必须穿与洁净室洁净度等级相适应的洁净工作服。 ,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 (简称调试 )。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检查数量 :全数。 检查方法 :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 1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