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建设监理工程师培训班-通信铁塔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摘要:
10mm 1w 为设计螺纹长度 第三节 塔体安装质量控制 一、塔体安装的一般要求 ⒈ 塔体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 1) 设计文件已通过会审; ( 2) 基础已验收; ( 3) 构件齐全、并有预组装记录; ( 4) 施工机具齐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都到位; ( 5) 铁塔安装前,监理人员应审定批准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安 全措施。 对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应责令重新编制或修改。 ⒉ 塔体安装,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致永久性变形。 ⒊ 安装前,应按照构件明细表和安装排列图(或编号)核对进场的构件,查验质量证明书和设计更改文件。 并根据预组装的合格记录进行,严禁勉强组装, ⒋ 检查铁塔根开与基础根开尺寸是否相等。 ,应随时核实其垂直度,架设完毕的塔体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大于塔体高度 1/1500,局部弯曲不大于被测长度的 1/750。 ,监督施工单位以保证铁塔各项安装工艺、 塔体垂直度和铁塔中心轴线倾斜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铁塔安装的相关规范。 7. 监理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对 铁塔的高度、平台,天线 支柱高度和方位等进行检查,以确保符合要求。 同时,监理人员还要对铁塔的避雷设施进行检验,指标应符合要求。 二、自立式铁塔安装质量控制 铁塔塔体安装可采用单件单装,扩大拼装和综合安装,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整体起板的方法安装。 ⒈ 采用扩大拼装(单根杆件拼接成组合件进行安装)时,对容易变形的构件,监理人员应要求承包单位做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需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⒉ 采用综合安装时 监理人员应 查验承包单位划分的独立单元是否合理,每一体系(单元)的全部构件安装完毕后,是否具有足够的起吊空间,强度和可靠的稳定性。 ⒊ 采用整体起板安装时 承包单位进行安装时,监理人员应复查设计单位复算是否同意,设计单位是否对辅助设施及设备有完整的计算。 ⒋塔靴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塔靴与基础顶面应密切贴合,允许间隙≤ 3mm,但面积不应超过塔靴底部 的 25%,塔靴螺栓孔与基础顶面预埋螺栓中心轴线偏差≤ ,各个塔靴中心间距应相等,允许偏差≤ ,四边形塔的对角线应相等,偏差≤ 3mm,各个塔靴高度偏差 ≤ ,每个塔靴调好水平后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使其承担一个或几个结构单元负载,第一个结构单元安装完毕后,应用经纬仪检验结构安装的准确性和垂直 度,符合要求后用钢结构做永久性支撑或在塔靴钢板下填充水泥砂浆。 ⒌ 需要利用已安装好的结构吊装其他构件和设备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对相关构件作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损坏结构。 ⒍ 确定几何位置的主要构件(塔挂、横杆、刚性斜杆等)应安装在设计位置上,在松开吊钩前应初步校正并固定。 ⒎ 每吊完一层构件后,必须按表 31 之规定进行校正,这时监理人员 应重点进行旁站,平行抽查 表 31 整体及单层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1 塔体垂直度 : 整体垂直度 相邻两层垂直偏差 ≤ H/1500 ≤ h/750 2 塔柱顶面水平度 法兰顶面相应点水平高差联结板孔距水平高差 (每层断面相邻塔柱之间的水平高差 ) ≤177。 ≤177。 3 塔楼平台水平度 塔楼梁高差 楼面板高差 工作平台高差 ≤ 1/1000 ≤ 10mm ≤ 4mm ≤ 1/750 4 塔体截面几何形状公差 : 对角线误差 D≤ 4m 时 D> 4m 时 相邻间距误差 b≤ 4m 时 b> 4m 时 球形网架各层横杆断面不同度 ≤177。 ≤177。 ≤177。 ≤177。 ≤177。 备注 : H为塔脚基础顶面至避雷针安装的处的垂直距离; h为塔体相邻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⒏ 继续安装上一层时,应考虑下一个层间的偏差值。 ⒐已安装的结构单元,在检 测调整时,应考虑外界环境影响(如风力、温差、日照)出现的自然变形。 ⒑ 采用法兰连接的节点,法兰接触面的贴合率不低于 75%,用 ,插入深度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 25%,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 超过时应用垫片垫实,垫片应镀锌,并作防腐处理。 ⒒ 采用结点板连接的节点,相接触的两平面贴合率不低于75%,用 塞尺检查,插入深度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节点面积的 25%。 ⒓ 天线支撑(抱杆)、挂高、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钢塔结构构件牢固联结。 ⒔ 馈线过桥架的位置、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与钢塔结构构件牢固连接。 馈线过桥架要一定的倾斜度,靠馈线窗一端应略高于铁塔一端,斜度 %~ 1%左右。 ⒕ 有塔楼的钢塔,水、电、暖管道位置、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钢塔构件牢固连接。 ⒖ 钢塔楼梯踏步板应平整,倾斜度误差≤177。 ,直爬梯上下段之间的栏杆及平台护圈竖杆应连成一体,所有栏杆与相邻板之间牢固连接。 ⒗ 铁塔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整体垂直度和高度的测量校正,所有数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露出基础顶面的螺栓应涂防腐材料(黄油等),防止腐锈和损伤。 ⒘ 铁塔的避雷措施 基站铁塔超过一定高度时,雷击的次数与铁塔高度的平方成正比例的增加,也就 是说铁塔超 过一定高度后,受雷击的机会将显著的增多。 铁塔每年遭受雷击次数 ( N) 的估 算公式为: N=ng(CH+h)2D 102(次 /年 ); 式中: ng — 地面落雷密度 ; C — 地形的系数 ; 其中: 山顶铁塔周围是开阔地及山岳为陡坡时 C=。 周围是开阔地及山岳不陡 取。 其它情况下 C=~。 非山顶塔周围是开阔地及山岳不陡时 C=,平地上铁塔 C=0。 其余情况下取。 H— 铁塔所在位置与 1 公里半径范围的地平面的平 均差值( m) ; h— 铁塔的高度 ; D— 铁塔坐落 地 区的等雷线值。 根据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的情况,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铁塔 遭雷击是损伤基站设备的三个(铁塔天馈线、架空电力线或通信线)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 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避雷带的引接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一般采用自塔顶避雷针向下引接两条为 40 4mm 的热镀锌扁钢(尽量减少中间连接,距离电力线、通信线、燃汽管道 ),并与塔体固定可靠,相互焊接合格,焊接处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走向合理,符合要求。 塔顶避雷针一般为镀锌钢管,顶部为尖状 ,高度 为 7 米左右,应安装牢固。 保证天线在避雷针的 45度保护范围内。 ⒙ 铁塔的障碍灯一般在塔顶设 2~ 4个,红色 100W,如果用交流电,其电源线必须为屏蔽线,同时外 屏蔽 套上下两端应接地。 现都采用太阳电池作能源,也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同时还需要按照国防部、民航局的规定具体处理。 ⒚ 监理人员应检查铁塔避雷针(网)及其支撑件的安装,要求位置正确、牢固可靠、防腐性能好,针体垂直偏差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避雷网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支持件间隔均匀,避雷针及其支持件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制的标志针、航标灯具应完 整、显示清晰。 20.要保证天线处于避雷针的有效保护区域之内,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半径 ( R) 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R=( P)/(1+h2/h1); 式中: h1为避雷针的高度 (m); h2为被保护物的高度( m) ; h3为避雷针的有效高度 (m), h3=h1h2 R为高 h2平面的保护半径 (m); P为系数,当 h130m 时, P=1; 当 h130m时, P=; 在半径为 R 的范围内,凡高度不超 过 h2高度的设备能得到保护。 h3 h1 h2 2R 图 31 避雷针避雷范围示意图 三、 拉线式铁塔安装质量控制 ⒈ 拉线 式 铁塔安装与自立式铁塔一样,可采用单件吊装,扩大拼装(单段或几段组合)和综合安装,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整体安装。 ⒉ 扩大拼装 .综合吊装时和采用整体安装,对构件的变形应作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⒊ 需要利用拉线塔构件支撑吊装扒杆和吊装其他设备时,应对构件作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并应有可靠措施,防 止损坏构件。 ⒋ 纤绳(拉线)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检验,拉线塔安装时纤绳应及时同步安装,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拧紧,塔体吊装过程中应加设临时纤绳。 拉线式铁塔安装完毕后应对纤绳(拉线)垂度进行调整,使之符合 设计 要求。 一般情况下,高度在 80 米以下的 拉线 塔,两层拉线之间弯 曲度应在 10— 30 mm;高度在 80米以上的 拉线 塔,两层拉线之间弯曲度应在 20— 60 mm。 ⒌ 埋设地锚 ( 1) 铁塔地锚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0mm; ( 2) 地锚出土点允许偏差≤ 50mm,拉距允许偏差≤ 100mm; ( 3) 地锚 回土应分层夯实。 ( 4)纤绳地锚到桅杆中心的水平距离偏差≤ H /1500,纤绳水平投影间夹角≤ 50。 ⒍ 基础支座钢板应按设计标高安装,调好水平后,在钢板下灌注水泥砂浆。 ⒎ 钢塔构件连接法兰盘的接触面不得涂漆,如有污染应清除干净,以确保良好的接地。 ⒏ 拉线塔每架设一层,应检查钢塔垂直度并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钢塔两层拉线之间弯曲度要符合施工图要求。 ⒐ 钢塔全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拉线初拉力和钢塔垂直度测量调正, 桅杆中心垂直倾斜度不得大于被测高度的 H /1500 四、屋面(顶)铁塔安装质量控制 由于城市建 筑密集度越来越大,而且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落地塔难度是很大的,因此都大量采用了屋面(顶)建塔的办法。 监理人员在从事这类工程监理时对设计单位应有以下要求: ( 1)必须要有相应的土建和塔体设计的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 2)必须对原建筑物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必要时要对原建筑物的砼进行强度试验。 ( 3)在新建铁塔和原建筑物的连接、固定的可靠。通信建设监理工程师培训班-通信铁塔工程质量控制
相关推荐
的方法。 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2.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c 三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 主视图 ;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俯视图 ;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 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左视图。 三视图投影规律: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3) 机柜、机架、配线设备箱体、电缆桥架及线缆等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如有抗震要求,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 2)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 ( 1) 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2) 安装在活动地板内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
流层反射波 D、电离层波 ,即( )。 A、直达波 B、反射波 C、表面波 D、电离波 ( BCD)。 A、 ~ 3HzB、 3~ 30HzC、 30~ 300HzD、 300~ 3000Hz ,对于这种快衰落,基站采取的措 施就是采用( )的办法。 A、时间分集 B、频率分集 C、空间分集 D、振幅分集 214.“不规则地形”,按其状态可分为( )等。 A、丘陵地形 B、孤立山岳 C、倾斜地形
and forty times efficient than analog systems. CDMA also have better security and higher data and voice transmission quality because of the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it uses, which has increased
米,管道顶部距人 (手)孔上复 底 部的净距不得小于 米。 ( 3)塑料管道的包封: ,在进入人(手)孔墙体时,包封 2 米。 塑料管接头处包封 2 米。 采用C15 混凝土包封,厚度大于 10CM。 米时,应全程包封 (包封厚度 8- 10CM) 或在上覆盖水泥盖板。 5. 人(手)孔建筑 ( 1)人(手)孔墙体由砖砌成或钢筋混凝土。 一般采用砖砌结构。 人(手)孔型号: 类别 管群容量 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