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职称考试题库内容摘要:
流层反射波 D、电离层波 ,即( )。 A、直达波 B、反射波 C、表面波 D、电离波 ( BCD)。 A、 ~ 3HzB、 3~ 30HzC、 30~ 300HzD、 300~ 3000Hz ,对于这种快衰落,基站采取的措 施就是采用( )的办法。 A、时间分集 B、频率分集 C、空间分集 D、振幅分集 214.“不规则地形”,按其状态可分为( )等。 A、丘陵地形 B、孤立山岳 C、倾斜地形 D、水陆混合地形 ( )。 A、通常位置更新 B、开机时的位置更新 C、周期性的位置更新 D、关机位置更新 ( )。 A、位置更新 B、寻呼应答 C、紧急呼叫 D、呼叫转移 ( )和 MSC间切换。 A、同一 BSC内切换 B、 BSC间切换 C、小区内切换 D、 SDCCH切换 , MSC 进行鉴权并加密,将关于用户业务的信息诸如( )等送给手机。 A、数据 B、传真 C、话音 D、报文 ( )。 A、可恢复业务 B、消息业务 C、对话业务 D、远程控制业务 ( )。 A、点对多点多播业务 B、点对多点群呼业务 C、 IP多点广播业务 D、虚电路业务 ( Qos)的基本属性 是( )和平均吞吐量。 A、优先权 B、时延 C、可靠性 D、峰值吞吐量 、 MM、( )等。 A、分组选路与传送 B、逻辑链路管理 C、无线资源管理 D、网络管理 9 ( )。 A、同步光缆线路系统 B、终端复用器 C、分 /插复用器 D、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 )和网络管理等功能。 A、配线 B、网络连接 C、保护与恢复 D、监控 ( )等多种功能。 A、信道 终结 B、复用 C、交义连接 D、交换 复用映射结构中的容器是一种用来装载各种不同速率的信息结构主要有( )和 C4 几种。 A、 C11B、 C12C、 C2D、 C3 复用映射结构中的支路单元是一种在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间提供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它由信息净负荷和指示净负荷帧起点相对于高阶 VC帧起点偏移量的支路单元指针组成,有( )几种。 A、 TU11B、 TU12C、 TU2D、 TU3 ( )和增强型远端缺陷指示组成。 A、通 道状态和信号标记字节 B、通道踪迹字节 C、网络操作者字节 D、自动保护倒换通道 ( )和网孔形等类型。 A、线形 B、星形 C、树形 D、环形 ( )。 A、 2 纤单向通道倒换环 B、 2 纤单向复用段倒换环 C、 4 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D、 2纤双向复用段倒换环 光纤可以在 1550nm波长的工作区毫无困难地开通长距离( )系统,是最佳的应用于单波长远距离传输的光纤。 A、 10Gbit/sB、 14Gbit/sC、 17Gbit/sD、 20Gbit/s ,传输 3路 WDM系统,传输 25km以后,就可能产生不可弥补的失真,解决的办法有( )。 A、采用不等间隔的波长安排 B、增加光通路的间隔 C、适当缩短光放大器间距 D、适当加大光放大器间距 ( )等部件组成。 A、掺饵光纤 B、泵浦光源 C、耦合器 D、隔离器 ,在理论上,克尔效应能够引起下面不同的非线性效应,即( )。 A、自相位调制 B、交叉相位调制 C、四波混频 D、六波混频 —— 直接检波系统,对光源进行强度调制的方法有( )。 A、直接调制 B、间接调制 C、交叉调制 D、混合调制 ( )。 A、同向泵浦 B、反向泵浦 C、双向泵浦 D、反射型泵浦 ( )。 A、复用器 B、光缆线路 C、再生器 D、中继器 S、 R 点之间的衰减,光通道衰减测试方法有( )基准方法是,第一替代方法是,第二替代方法是。 A、剪断法 B、后向散射法 C、前 向散射法 D、介入损耗法 ( )。 A、检测时间 B、倒换时间 C、等待恢复时间 D、准备时间 ( )。 A、骨干层 B、汇聚层 C、接入层 D、物理层 ( )。 A、共享式以太网 B、交换式以太网 C、独有式以太网 D、非交换式以太网 ,汇聚层和接入层实现基本的( )。 A、运营管理功能 B、用户接入功能 C、电路交换功能 D、信令汇接功能 IP城域网的 方式有( )。 A、带内网络管理 B、带外网络管理 C、带内、带外网络管理同时使用 D、带内、带外网络管理混合使用 ,主要有(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接口层 ( VPN)从实现技术的角度分为( )。 A、基于传统技术的 VPNB、基于 MPLS的 VPN C、基于用户设备的 VPND、基于网络的VPN ( VPN)从应用范围的角度分为( )。 A、 Access VPNB、 Intra VPNC、 Extra VPND、 MPLS VPN ( VPN)从 IETF 的角度分为( )。 A、拨号 VPNB、虚拟专线 C、路由 VPND、局域网 VPN ,主要攻击检测方法有( )。 10 A、基于审计的攻击检测技术 B、基于神经网络的攻击检测技术 C、基于专家系统的攻击检测技术 D、基于模型推理的攻击检测技术 ( )。 A、分组交换网 B、数字数据网 C、帧中继网 D、计算机互联网 ( )组成。 A、信令点 B、信令转接点 C、信令链路 D、电路 ,包括( )等。 A、数字传输 B、数字交换 C、数字传真 D、数字终端 TMN的逻辑分层原则,在 TOM体系中,对电信业务处理框架分成( )和网元管理层。 A、客户界面管理与客户服务层 B、业务开发与运营层 C、网络与系统管理层和网元管理层 D、规划与发展层 ( )三个部分。 A、计算机系统 B、监控系统 C、显示告警设备 D、操作终端 ( )。 A、性能监测功能 B、业务管理功能 C、服务质量监视功能 D、网络控制功能 ,确定其( ),将故障隔离并设法校正等。 A、原因 B、发生时间 C、性质 D、位置 ,并从网络单元收集数据和给网络单元提供数据,主要包括( )功能。 A、安装 B、保障 C、状态控制 D、处理 ( )几部分组成。 A、主机 B、通信控制器 C、交换机 D、外围设备 中的位置,可分为( )。 A、转接交换机 B、长途交换机 C、本地交换机 D、接入网交换机 ,为防止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恶化,使网络恢复正常运行状态,要采取拥塞控制,包括( )。 A、中继控制 B、终点控制 C、源点控制 D、保护性控制 ( )。 A、帧中继交换机 B、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线路 C、用户设备 D、单个计算机终端 ( )等。 A、网状网 B、不完全网状网 C、星形网 D、树形网 网中通信方式主要有( )。 A、单频单工 B、双频单工 C、半双工 D、双工 ( )。 A、设备简单 B、功耗小 C、功耗大 D、操作不便 ( ),而操作仍采用“按 — 讲”方式。 A、 f1 B、 f2 C、 f3 D、 f4 ( )、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 A、快速 B、方便 C、灵活 D、经济 ,还可以为( )服务。 A、公众分组交换数据网 B、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C、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D、移动通信网 ,智能网的一个业务交换点应包括( )功能。 A、呼叫控制 B、业务交换 C、业务查询 D、信号传送 ( )。 A、消息传递部分 B、用户部分 C、控制部分 D、数据链路 ( )。 A、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 B、信令链路功能级 C、信令网功能级 D、用户部分功能级 信令链路进行控制,包括信令链路的( )等功能。 A、转移 B、接通 C、恢复 D、断开 ,根据信令单元的来源不同,分为( )。 A、消息信令单元 B、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C、传递信令单元 D、填充信令单元 、呼叫建立时的用户( )等信令过程。 A、参数检索 B、用户管理 C、过境切换 D、鉴权 ,交换设备时钟应具有( )工作方式。 A、最低准确度 B、最大频率偏移 C、牵引范围 D、 初始最大频率偏差 ,必须实行( )。 A、集中管理 B、集中维护 C、性能管理 D、设置监控管理系统 ( )。 A、全国监控管理中心 B、省级监控管理中心 C、本地监控管理中心 D、县级监管管 11 理中心 BITS进行遥控,如修改输入参考的优先级、修改某些监测项目的告警门限及( )等。 A、告警级别 B、倒换输入参考信号 C、闭塞输入参考信号 D、打开输入参考信号 扑结构可分为( )。 A、总线型网络 B、星型网络 C、树型网络 D、环形网络 ,包括( )、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 A、网卡 B、集线器 C、中继器 D、交换器 ,具有( )特点。 A、覆盖一个小的地理位置 B、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 C、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 D、能进行广播或组播 ( )组成。 A、专用变电站 B、市电油机转换屏 C、交流配电屏 D、备用发电机组组成 由( )组成。 A、整流设备 B、蓄电池组 C、直流配电设备 D、逆变器 ( )等设备的用电。 A、通信用空调设备 B、保证照明 C、消防电梯 D、消防水泵 ( )。 A、普通空调 B、普通照明 C、消防电梯 D、备用发电机组不保证的负荷 ( )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 A、整流器 B、蓄电池 C、监控设备 D、直流配电设备 压有( )。 A、浮充电压 B、均衡电压 C、终止电压 D、充电电压 ( )。 A、放射式 B、树干式 C、环状式 D、总线式 ( )。 A、高压熔断品 B、高压断路器 C、高压隔离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 )。 A、相控整流器 B、开关整流器 C、直流变换器 D、逆变器 ( )等部分组成。 A、蓄电池 B、整流器 C、逆变器 D、静态开关 ( )。 A、结构简单 B、工作可靠 C、供电效率较高 D、浮充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较高当蓄电池单独供电时,输出电压较低 ( )伏,三相五线,频率 50赫兹。 ( )和 110kV。 ( )。 A、限流并联 B、主从均流方 式 C、自动平均均流方式 D、限流串联 ( )等有关。 A、极板活性物质多少 B、充电程度 C、放电电流的大小 D、放电时间长短 ( )。 A、正负极板的内阻 B、电解液的电阻 C、隔离物的电阻 D、连接体的电阻 ( )。 A、过量放电 B、极板露出液面 C、电解液含杂质 D、充电不足 ( )。 A.隔离正负极板 25℃时的浮充工作电压范围有( ) V。 A. 25℃条件下, 10小时率蓄电池单体终止电压范围有( ) V。 25℃时,启动型铅酸蓄电池电池比重范围( ) g/cm3。 ( )。 ( )。 A、提供励磁电流 B、提高启动速度 C、提高运行稳定性 D、限制发电机端电压过度增高 ,节温器的作用是( )。 A、调节水温 B、控制水量 C、调节水循环 D、防止水溢出 ,在( )状态下应清洁。 12 A、颜色变绿时 B、颜色变红时 C、标记在 10~ 20D、标记在 20~ 30 ( )。 6次以后更换 2次以后更换 ( )。 ( )。 ,指示准确 ,加载时间为( )分钟。 ~ 10 ~ 20 ~ 30 ~ 40 ( )情况下停机。 A、出现转速过高 B、发生人身事故 C、设备危险时 D、电压不平衡时 ( )故障时停机。 A、油压低 B、水温低 C、转速高 D、电压异常 UPS 由( )、输出变压器、滤波器、静态开关、充电电路、蓄电池组和控制监测、显示告。通信工程职称考试题库
相关推荐
10mm 1w 为设计螺纹长度 第三节 塔体安装质量控制 一、塔体安装的一般要求 ⒈ 塔体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 1) 设计文件已通过会审; ( 2) 基础已验收; ( 3) 构件齐全、并有预组装记录; ( 4) 施工机具齐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都到位; ( 5) 铁塔安装前,监理人员应审定批准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安 全措施。 对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应责令重新编制或修改。
的方法。 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 2.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c 三视图 :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 主视图 ;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俯视图 ;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 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左视图。 三视图投影规律: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and forty times efficient than analog systems. CDMA also have better security and higher data and voice transmission quality because of the spread spectrum technology it uses, which has increased
米,管道顶部距人 (手)孔上复 底 部的净距不得小于 米。 ( 3)塑料管道的包封: ,在进入人(手)孔墙体时,包封 2 米。 塑料管接头处包封 2 米。 采用C15 混凝土包封,厚度大于 10CM。 米时,应全程包封 (包封厚度 8- 10CM) 或在上覆盖水泥盖板。 5. 人(手)孔建筑 ( 1)人(手)孔墙体由砖砌成或钢筋混凝土。 一般采用砖砌结构。 人(手)孔型号: 类别 管群容量 型式
工文件的制作、及交工验收 套 6 资料组 技术员 项目总负责人 项目经理 技术总负责人 技术支持小组 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材料供应员 安全环保员 第一施工队 项目 指挥部 项目 经理部 第二施工队 5 主要职责: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队伍的生活安全等 ( 6)质量检查员: 朱旭奎 联系电话: 13553662818 主要职责:保证工程的工艺质量符合甲方的要求 ( 7)环境员: 张征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