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线路监理手册内容摘要:

米,管道顶部距人 (手)孔上复 底 部的净距不得小于 米。 ( 3)塑料管道的包封: ,在进入人(手)孔墙体时,包封 2 米。 塑料管接头处包封 2 米。 采用C15 混凝土包封,厚度大于 10CM。 米时,应全程包封 (包封厚度 8- 10CM) 或在上覆盖水泥盖板。 5. 人(手)孔建筑 ( 1)人(手)孔墙体由砖砌成或钢筋混凝土。 一般采用砖砌结构。 人(手)孔型号: 类别 管群容量 型式 备注 手孔 1- 4 孔 手孔 人孔 4- 12 孔 小型人孔 人孔 13- 24 孔 大 型人孔 局前人孔 24 孔以下 小型局前人孔 局前人孔 25- 48 孔 大型局前人孔 超过 48 芯,应进行特殊设计 ( 2)人(手)孔内部净高。 人孔内 米;手孔为 - 米。 ( 3)市区管道人(手)孔间距离应小于 150 米。 硅芯管道人(手)孔间距离一般为 1000米(最长可达 2020 米)。 ( 4) 人手孔基础。 铺 10cm 碎石,铺平夯实后用黄砂填充碎石空隙拍实、抄平。 如遇土质不稳定,应加大片石料填实,再填碎石、黄砂,夯实后加铺 C15 钢筋混凝土 基础进行养护(混凝土基础厚人孔为 12cm,手孔为 10 cm。 ) ( 5)砖墙厚度:人孔为 240mm,手孔为 240mm 或 180mm 或 120mm。 ( 6)砌筑及填层砂浆标号不低于 M10,砖砌体内浆饱和程度不低于 80%,砖缝宽度为 8-12mm。 砌体垂直,砌体顶部四角水平一致。 用 1: 水泥砂浆抹墙面,外测厚大于 2cm,内侧厚大于。 (7)人孔上覆为 C20 钢筋混凝土。 人孔上覆及人孔口圈及盖板荷重应达 20 吨。 口圈边口用混凝土标号为 C30,封固抹面。 (8)人 (手)孔 附件安装按设计。 拉 力环应与对面管道 底 保持 200mm 以上的间距。 6. 电缆通道 ( 1)管 孔大于 48 孔时,应 建 筑电缆通道。 ( 2)电缆通道的宽度为 - ,净高大于。 电缆通道埋深(通道顶至路面)应大于。 ( 3)电缆通道建筑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漏水 、排水、照明及通风措施。 7. 电缆进线室 ( 1)电缆进线室至少应设两路进线。 ( 2)电缆进线室采用防火铁门,门向外开。 宽度不小于 1000mm。 ( 3)电缆进线室应有防水、排水、通风、照明功能。 并安装地气线。 六、 通信 杆路主要质量要求。 (水泥杆) 1. 水泥电杆埋深(适用于轻、中负荷区) :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 或 或 或 2.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 : 其他设施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米) 备注 消火栓 消火栓与电杆 地下管线 - 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距离 火车铁轨 地面杆高 人行道边石 市区树木 郊区树木 房屋建筑 线条与房屋水平距离 与其他通信杆路或 380V 电力线平行时,应大于倒杆距离。 3. 杆路正直。 直线杆杆根左右偏差小于 50mm,顺档左右偏差小于一个杆梢径。 水泥杆角杆内移 100- 150mm。 终端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 100mm。 4. 松软地质的根部加装卡盘、角杆,终端杆应在根部加装卡盘和 底 盘。 5. 电杆编号正确,字迹清楚、一致。 6. 杆路与电力线交越时,交越处的二根电杆要加装防雷地线,地线高于电杆 100mm。 七、光缆 线路的主要质量要求。 1.光纤有多模光纤 (能开通 140Mb/s 以下系统)和单模光纤(能开通 140Mb/s 以上系统)。 土 质 埋 深 ( m) 杆 长 常用单模光纤有 G652 型和 G655 型。 光纤结构一般有四种:骨架型,中心 束管 型,成佼型和带状型。 2.器材 验收。 ( a) 检查 光缆出厂 的合格证和测试记录。 各项 指标 要 达到订货合同或设计要求。 ( b) 对 光缆 进行单盘检 验 , 测试 衰耗 常数,光纤长度。 核对 光缆规格、 程式。 制造长度是否符合订货合同或设计要求。 检查 光缆外观 有无损伤。 ( c) 在厂验中,对 光纤 偏振 模 失散 ( PMD)已进行 测试 , 验收 合格。 在工地可不进行PMD 测试。 如工厂没有 按 设计要求提供单盘 PMD 测试数据。 在工地必须进行单盘 PMD 测试。 3. 光缆 路由复测。 根据已 批准的施工图设计。 复核 路由地面距离 、敷设 方式 、 接头位置。 路由环境要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 路由 因环境变化有小的变动时,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意见, 由监理和设计单位签证确认。 属 较大范围内的变动 , 还要报建设单位批准。 4. 光缆配盘。 ( a) 根据复测路由进行 配盘。 确定接头位置,计算 光缆敷设 总长度和中继 段光纤衰耗 是否达到要求。 ( b) 确定接头位置和特殊地段 光缆 余留位置 及 数量。 ( c) 阻燃 光缆 应用于机房进局端。 ( d) 明确 光缆敷设 端别。 5. 光缆敷设。 ( a)光缆 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光缆 外护层形式 无外护层或 04 型 5 5 3 34 型 333 型 43 型 静态弯曲 10D 15D 动态弯曲 20D 25D 30D ( b)敷设光缆 牵引头可预制或现场制作。 牵引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防止 光缆 扭转。 牵引速度应小于 20 米 /分。 ( c)光缆 重叠和预留参考 长度。 项目 敷设 方式 直埋 管道 架 空 水底 接头 重叠 长度 (不小于 ) 12m 12m 18m 5m 人手 孔内自然弯曲增长 光缆 弯曲增长 7‰ 10‰ 按实际 架空 光缆 平均预留 (除接头预留外 ) 7‰ 10‰ 地下局站 每 侧预留 510m 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地面局站 每 侧预留 1020m 可按实际需要调整 因水利 、 道路 、 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