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架线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斜撑杆绑扎牢。 5 本工程跨越 10kV线路共有 1处,其中 57跨越 10kV线路,对地距离太高不便搭设跨越架,必须停电配合施工,此两处另做专项停电施工方案。 其它跨越点考虑到跨越的 10kV线路相对较低,对地高度全部在 15米以下,决定采用搭设跨越架并封顶进行架线施工。 搭设跨越架技术措施: ① 、施工前测量好被跨越的 10kV线路的宽度 (含安全距离 ),所工作线路与 10kV线路夹角,跨越架需在两边预留出 ,采用钢管架,并封顶。 ② 、跨越架应搭设在线路中心位置,两头应超出边线 米。 越线架应与被跨越的 10kV线路平行布置。 越线架搭设应正直,立杆、横杆应垂直、水平,整个架体应稳固。 ③ 、越线架封顶前,必须检查两边排架高度要比被跨越的线路高出 2米以上;要彻底检查两边排架的牢固程度,必须要确认两边排架的立杆、横杆、斜撑杆绑扎牢固,方可进行越线架的封顶作业。 ④ 、越线架封顶施工时,施工人员利用边排架将封顶横杆慢慢递送过去,传送时必须要保持横杆平行。 ⑤ 、越线架搭设好后,必须全面详细检查架子是否牢固,并在越线 架两边排架横杆上 第 2节 跨越 10kV线路 米高位置悬挂 “高压危险,禁止攀登 ”的标示牌。 ⑥ 、跨越架搭设示意图如下图 3—2所示: 第 3节 跨越通信线、低压线、一般土路 因本工程跨越的通信线、低压线、一般土路,跨越的通信线、低压线、一般土路相对较窄,决定对跨越物采用搭设简易跨越的施工措施,具体跨越架搭设方法如下图(图 32): 第 15 页 共 A、横线路方向立面图 B、顺线路方向立面图 图 33 第四章 导地线展放方案 第 1节 放线前的准备工作 、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吊装 1. 1. 因本线路工程的直线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其质量在 60kg以下,可通过 Φ14棕绳用人力吊装安挂,示意图如图 41。 1. 1. 棕绳绑扎在绝缘子靠近横担 300mm的下方,人拉绳索时,应用力均匀、平稳;当绝缘子串接近就位时,吊绳尾端应缠绕在杆塔或角铁桩上;高处作业人员应将绝缘子串碗头端与横担上的球头相连接,并确认牢固。 、导(地)线的布置 1. 2. 布置的导(地)线应当接头最少,余线较少。 紧线后的直线连接管不得在不允许接头的档距内出现。 1. 2. 线轴置放场尽量选择在放线段的地势较高处,且汽车可直达的地方。 导(地)的线轴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场地。 1. 线轴的架设 1. 3. 线轴架设应应牢固可靠,转动灵活,支撑线盘的轴杠应水平,并与牵引方向垂直。 线轴出线应对准相应线别的方向,距牵引方向第一基杆塔不应小于导(地)线悬挂点高度的。 线轴架应设置简易制动装置。 1. 3. 针对卷式麻带包装的钢绞线 ,可采用立式放线架安置钢绞线。 放线时,线卷随放线架一起转动。 此种放线架承受水平国较小,因此放线过程中,看线轴人员应协助转动放线架,且应防止放线架倾倒。 第 16 页 共 31 页 1. 4 、放线施工工艺流程图 2. 人力放线中应设专人在前领线,领线负责人的职责是: ( 1) 负责引导拖线人员对准线路方向拖线,不得转弯或绕道。 ( 2) 负责瞭望放线后方(即线轴场及护线人员)传来的信号。 ( 3) 组织拖线人员同时均匀用力并控制放线速度。 ( 4) 每拖线到一基杆塔时,负责将引绳与导(地)线连接。 ( 5) 遇到交叉跨越物时,负责按施工方案将导(地)线翻过跨越物。 2. 放线顺序一般是按先紧后放的原则,避免线间压叠。 同时有导地线时,先放三相导 第 17 页 共 31 页 线,后放两条地线。 本工程为双回路杆塔,放线时应先放下线,再放中线、上线,最后放地线。 2. 放线伊始,每组 10~15人,分相线进行拖动,各相线均匀布开。 行走时应在一直线上,速度应 均匀。 2. 每拖到一基杆塔时,导(地)线应超过杆塔 40~60m后停止拖动。 将导(地)线头拉回一段距离,使其与滑车上的引绳一端(靠线轴侧)连接后,拖动引绳另一端使导(地)线通过放线滑车。 导(地)线头与引绳连接应牢固,且不得有散股外露,防止被滑车卡住。 2. 放线过程中,线轴场及沿线若无异常时,线轴及护线人员均应举白旗。 有异常时应吹口哨并举红旗。 领线人必须随时注意瞭望信号,严禁盲目拖线。 2. 当线轴场子的导(地)线在线盘上尚余 3~5圈时,即应发出停止牵引的信号。 然后,用人力推动线盘将余线倒出。 2. 当护线人员发现导(地)线拖动中有异常现象时应先举红旗,通知停 止拖线。 然后进行处理或通知放线负责人来处理。 2. 人力放线工器具见下表: 第 3节 非张力机械牵引放线 机动牵引放线是指用机动绞磨或牵引机作为牵引动力,利用防扭钢丝绳作为牵引绳来牵拉导(地)线,以达到展放导(地)线的目的。 它与张力放线的差别在于机动牵引放线张力很小,导(地)线基本上是拖地展放,而张力放线是离地展放。 机动牵引放线,宜每次牵一条导线或地线,展放一条完毕再展放另一条导(地)线。 机动牵引放线前,应用人力在放线段内展放 φ12 防扭钢丝绳做牵引绳。 牵引绳通过放线滑车的操作方法与人力放线相同。 牵引绳遇到跨越架时,应将其与跨越架顶的尼龙绳连接,利用尼龙绳将牵引绳拉过跨越架。 牵引绳之间用 30kN抗弯连接器连接。 第 18 页 共 31 页 牵引绳与导线间用旋转连接器及网套连接器相连接,如图 42所示。 图 42 牵引绳与导线间的连接 机动牵引放线前应选择机动绞磨安置场地,尽量布在线路中心线上,以满足牵拉各相导线及地线时位置不变。 如果地形限制也可设置转向滑车进行拐向牵引,机动绞磨位置尽量选在较低但不积水的位置,其末尾侧应用三联角铁桩或地锚固定。 检 查线轴及牵引绳展放完毕后,即可发出牵引放线信号。 牵引起始阶段,应慢速牵引,运转正常后可提高牵引速度。 当旋转连接器及网套连接器通过放线滑车或跨越架时,应减缓牵引速度,并注意监视。 机动绞磨场应设专人负责瞭望至线轴侧各监护点信号,一旦有故障信号(举红旗)发出,应立即停止牵引。 导(地)线在线轴上剩余 3~5圈时应停止牵引,用人力将导(地)线从线轴上倒出。 每轴导线牵放完毕后,将牵引绳分捆整理并绑扎,再运往下一个展放点。 放线顺序及护线人员、线轴看护人员的职责,放线信号的要求与人力放线相同。 2. 1机械牵引 放线线工器具见下表: 第 4节 导地线连接 导地线连接另见液压连接操作施工方案 第 19 页 共 31 页 第五章 紧线方案 第 1节 紧线前的准备工作 临时拉线安装 非张力架线的紧线一般是以设计给定的耐张段作为紧线段。 耐张段一端的耐张杆塔用来紧线操作,称为操作塔;另一端的耐张杆塔用来挂线操作,称为锚线塔。 不论是操作塔还是锚线塔,紧线前都必须设置临时拉线。 拉线的作用是平衡部分紧线水平张力,达到对耐张塔(含横担)进行加固的目的;预防 耐张塔变形影响弧垂;对某些带拉线转角杆可以增强其稳定性。 紧线前必须了解设计单位对耐张杆塔有无施工要求,并按设计要求执行。 必要时还应对横担进行补强。 耐张杆塔临时拉线布置示意图如图 51所示。 临时拉线的张力,一般按平衡导(地)线紧线张力的 50%计算。 临时拉线的上端应靠近挂线点且缠绕横担主材后用卸扣拴牢。 当为平面或立体桁架横担时,应缠绕下平面两根主材一圈后再拉至横担非挂线侧拴牢。 缠绕的钢丝绳应不妨碍挂线操作。 临时拉线的下端应串接双钩,以便随时收紧拉线。 临时拉线锚固用角铁桩或地锚,视地质条件及 紧线张力选择确定。 一般情况下导线用双联或三联角铁桩,地质条件差及紧线张力大的应使用地锚。 凡是耐张塔一侧的导(地)线已紧线,另一侧再挂线前不必再设临时拉线。 紧线段中间第 20 页 共 31 页 的耐张杆塔,紧线时不安装临时拉线。 挂线时是否设临时拉线依挂线方式而定。 如果其中一侧先挂,使横担承受不平衡张力时,则必须在另一侧装设临时拉线。 紧线前的要求 紧线前必须对导(地)线进行全段检查,确保导(地)线接头都已压接且损伤处均按规范要求作了处理。 检查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