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内容摘要:
理估价,软件计划的任务是( D ) A. 组织与管理 B. 分析与估算 C. 设计与测试 D. 规划与调度 可行性研究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 A ) A. 当前运行的系统 B. 当前逻辑模型 C. 目标系统 研究软硬件资源的有效性是进行 ( A )可行性研究的一方面。 A. 技术 B. 经济 C. 社会 D. 操作 可行性研究要进行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应是 ( C )。 A. 详细的 B. 全面的 C. 简化的 D. 彻底的 系统定义明确之后,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 B )不是可行性研究范围。 A. 技术可行性 B. 实用可行性 C. 经济可行性 D. 社会可行性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每个合理的方案, ( B )不是分析人员应准备资料。 A. 系统 流程图 B. 数据流图 C. 成本 效益分析 D. 实现这个系统的进度计划。 三、简答题 画出可行性研究过程流程图 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答:究是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是战略问题。 目的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项目是否能够开发。 是否值得去开发。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 (2)经济可行性(开发成本估算); (3)操作可行性( 操作规程简便。 容易获得结果); (4)社会可行性(把项目的结果限定在这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定系统开发可能导致的任何侵权行为、妨碍性后果和责任等)。 CH3 需求分析 一、填空题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要准确地定义 新系统的目标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回答系统必须 做什么 的问题。 在需求分析阶段,首先进行问题识别,即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功能 需求、 性能 需求、 环境 需求、 用户界面 需求。 另外还有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 数据流图有 数据流 、 数据处理 、 数据存储 、 数据的源点和终点 四个基本成分。 在可行性研究之后,如果确认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是必要的而且可能的,那么就进入 需求分析 阶段。 数据字典中的加工逻辑主要描述该加工 做什么 ,即该加工策略,而不是实现加工的细节,它描述如何把输入数据流变量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 加工规则。 需求分析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 用户需求 ,进行细致的 调查分析 ,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 完整的需求定义 ,再由 需求定义 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的过程。 需求分析阶段所要编写的文档有: 需求规格说明书 、 初 步用户手册 、 确认测试计划。 流向数据存储的数据流可理解为 写入 文件或 查询 文件,从数据存储流出的数据可理解为从文件 读 数据或得到 查询 结果。 需求分析的困难主要体现在 4 个方面:问题的复杂性、 交流障碍 、 不完备性和不一致性需求易变性。 数据字典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 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 的。 它和数据流图共同构成了系统的 逻辑模型 ,是 需求说明书 的主要组成部分。 1在需求分析阶段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问题识别、 分析与综合 、 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 编写文档 1常用加工逻辑的描述工具有: 结构 化语言 、 判定表 、 判定树 1结构化语言采用 顺序 、 分支 、 循环 三种基本结构。 1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 流向。 除了与 数据存储 之间的数据流命名外,数据流应该采用名词或名词短语。 1建立数据字典一般的两种形式是 手工建立 和 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立并维护。 1数据存储条目的主要内容有 数据存储名称 、 别名 、 简述 、 组成 、 组织方式 、 查询要求 等。 1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数据流 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二、选择题 需求分析( D )。 “软件必须做什么。 ” B. 可概括为:“理解、分解、表达” 6 个字 D. 以上都对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C )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 B. 判定表 C. PAD 图 D. 数据字典 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 A )。 B. 合理要求 C. 系统要求 D. 环境要求 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 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 D )。 A. 对象 B. 解释 D. 描述 在数据流图中,有名字及方向的成分是( C )。 A. 控制流 B. 信息流 C. 数据流 D. 数据源点 在数据流图中,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成分是( D )。 B. 信息流 C. 数据流 据源点 在结构化分析中,用以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运行情况的工具有( A )。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成 4 个方面: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制定规格说明以及( C )。 B. 测试计划 D.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描述工具( B )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流图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应包括( D )。 A. 软件设计的依据 B. 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 软件验收的依据 D. 软件可行性行研究的依据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包括对( B )的描述。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过程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 境 D. 软件的性能 1通过( B )可以完成数据流图的细化。 A. 结构分解 C. 数据分解 D. 系统分解 1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 D ),仅仅所处的状态不同。 A. 分析结果 B. 事件 C. 动作 D. 数据 三、简答题 为什么要进行需求分析。 通常对软件系统有哪些需求。 答: 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规格说明和复审的过程,是对系统要 做什么、如何工作、表现出来的特征、必须具备的质量、必须满足的约束的叙述。 需求是产品的根源,需求分析工作的优劣对软件产品影响最大。 就像一条河流,如果源头被污染了,那么整条河流也就被污染了。 需求分析四项主要任务: (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功能、性能、可靠性、出错处理、接口、约束、逆向工程、未来。 (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需要哪些数据、描绘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规范化。 (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模型( ER 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行为模型(状态图)。 (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根据分析过程中获 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可以较 准确地估计系统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CH4 总体设计 一、填空题 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模块具有 接口 、 功能 、 逻辑和 状态 等属性。 总体设计的文档主要有: 概要设计说明书 和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指 数据存储设计 的设计,主要进行一下几方面的设计 概念设计 、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软件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 设计软件结构 、 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 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评审 4 个方面。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 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 本质 的、 共同 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 细节 ,不考虑其它因素。 软件结构设计是以 模块 为基础,以需求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从实现的角度进一步划分 模块 ,并组成模块的 层次结构。 软件设计是一个把 软件需求 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包括总体设计和 详细设计。 进入了设计阶段,要把软件“做什么”的 逻辑 模型变换为“怎么做”的 物理 模型,即着手实现软件需求,并将设计的结果反映在 设计 文档中。 总体设计评价是对设计部分是否完整地实现了需求中规定的 功能 、 性能 等要求,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 ,关键的处理及内外部接口定义 正确性 、 有效性 ,各部分之间的 一致性 等都一一进行评审。 在一个模块中 , 功能 、 状态 、 接口 反映模块外部特征, 逻辑 反映它的内部特性。 1 信息隐蔽 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的内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遮羞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 访问 的。 1开发一个大型而复杂的软件系统,将它进行适当的分解,不但可降低其复杂性,还可减少 开发工作量 ,从而降低 开发成本 、提高 软件生产率 ,这就是 模块化 的依 据。 1设计软件结构,具体为: (1)采用某种方法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划分为 模块 (2)确定每个模块的 功能 (3)确定模块之间的 调用关系 (4)确定模块之间的 接口 ,即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 (5)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 1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与模块间 接口的复杂性 、 调用方式 、 传递信息。 1耦合性分 6 种类型,最强耦合 内容耦合 ,最弱耦合 无直接耦合。 1模块独立性中每个模块只完成问题要求的 独立的 子功能,并且与其它模块的联系 最少且接口简单。 1内聚性分 7 种类型,最强 内聚 偶然内聚 ,最弱内聚 功能内聚。 1耦合性指软件结构中 各模块间 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模块之间联系越 紧密 ,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 独立性 则越差。 1 数据耦合 是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 值传递。 标记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中的数据名、记录名、文 件名等,其实传递的是 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2功能内聚是内聚程度最 强 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 一个功能 ,缺一不可。 功能 内聚的模块与其它模块的耦合是 弱 的。 2总体设计主要是把各项功能需求转换成系统的 体系结构。 2结构图主要内容有 模块 、 模块的控制关系 、 模块的信息传递 2内聚性指模块的 功能联系 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的联系越 紧密 则内聚性越高。 2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是 耦合性 、 内聚性 偶然内聚 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是内聚程度最 差 的内聚。 3 逻辑内聚 指模块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 能。 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称为 逻辑内聚 模块。 3通信内聚是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 同一个数据结构 上操作,各处理使用相同的 输入数据 或产生相同的 输出数据。 3通信内聚的模块各部分都紧密关于 同一数据(或数据结构) ,所以可把某一数据结构、文件、设备等操作都放在一个模块内,从而达到 信息隐藏。 3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 同一功能 且必须 顺序执行 ,前一功能元素的 输出 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 输入 3控制耦合中一个模块调用另一模块时,传递 的是 控制变量 (如开关、标志),被 调用模块 通过 该控制变量的值 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3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 高 内聚、 低 耦合。 3 内容耦合 是最高程度的耦合,这种耦合出现在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的 内部数据 ,和通过 非正常入口 转入另一模块内部。 3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软件工程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相关推荐
在此予以说明。 对于因选择具体的设计实现而导致对系统的约束,简要地描述你的想法思路,经过怎么样的权衡,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设计等等。 5 对象模型 系统对象模型 提供整个系统的对象模型,如果模型过大,按照可行的标准把它划分成小块,例如可以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对象模型分开成两个图表述。 对象图应该包含什么呢。 在其中应该包含所有的系统对象。 这些对象都是从理解需求后得到的。 要明确哪些应该
需求,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基线的第一个版本,主要包括用况模型和分析 模型,减少次要的错误风险,到该阶段未,就能够估算成本、进步,并能详细地规划构造阶段 ; 构造阶段 :通过演化,形成最终的系统体系结构基线,开发完整的系统,确保产品可以开始向客户交付,即具有初始操作能力 ; 移交阶段 :确保有一个实在的产品发布给用户群。 期间培训用户如何使用该软件。 与 UML 之间关系 答 :RUP 与 UML
包含试运行的时间)完成甲方人员根据本协议中功能要求,进行的终验。 在终验期间, 在不修改数据库的情况下, 乙方完成一些小的页面、小的业务逻辑变更等。 满足了工程尾款支付条件后,三个工作日内,乙方须提交相关的成果给甲方。 四、协议金额与付款方式 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 __________;该价格为含税、固定包干价格,甲方无需再向乙方另行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本协议分两个阶段付款: 合同首付款
C、数据流 D、存储 62.瀑布模型( Waterfall Model)突出的缺点是不适应 ( D )的变动。 A、算法 B、平台 C、程序语言 D、用户需求 63.结构化分析方法 (SA)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 ( C )。 A.自顶向下,逐步抽象 B.自底向上,逐步抽象 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D.自底向上,逐步分解 64.模块的控制范围包括它本身及它所有的从属模块
户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 C)。 A. 纠错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改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中不包括( C)的内容。 A. 复查初步分析结果。 B. 研究现有的系统。 C. 导出新系统高层逻辑模型。 D. 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解法。 将软件组装成系统的一种测试技术叫( A)。 A. 集成测试 B. 单元测试 C. 集合测试 D.
5. 5 该检验项目除了应该符合图纸要求、船厂的工艺要求并且符合 CCS 等检验规范外,还要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有安装位置、周围环境不利于本船今后的航行和维修的地方,并确定是否需要整改。 如需要整改,应立即通知船厂、船检等有关单位,并形成文书,向监造组负责人汇报。 5. 6 检验完后回到办公室,要及时将检验中查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记 录在《报验通知书》的附录栏目中,并自己保存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