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报告内容摘要:

1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超过 70家,分别来自日本、台湾、美国等 20个国家和地区。 住友、佳能、伊腾忠等世界 500 强企业和花王、毫利士、台达、伟福、东和等世界知名企业已落户该基地,现已形成汽配、化工、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链。 中国电子(中山)基地 由中山火炬工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规划占地 510 公顷, 目前已开发 330公顷。 该基地规划合理、环境优美,已吸引了 50 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形成了以宏基、船井、友通、国基、波若威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为核心的 IT产业群。 该基地设有中山火炬软件园和企业技术中心, 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53亿元,已成为华南地区最著名的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 由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总公司开发管理, 规划占地面积 8500多亩, 已开发 4561亩。 该基地规划设立高技术示范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轻纺制品区、纸品印刷包装区等工业区,已有普宇电子联凯鞋业、永丰余纸品、金中五金、华美杰等 100余家企业入园 投产。 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8亿元,同比增长 63%。 ( 三 )文化建设 体系日趋完善 文化体现一个区域的内涵。 中山火炬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聚集文化人才,积极构建 “文化事业兴旺发达、文化产业日益壮大、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的文化建设体系。 一是文化事业 快速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积极组建火炬传媒集团、火炬艺术团等文化团体,多项文化产品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中山市第一个省教育强区。 二是文化产业 日益 壮大。 加快建设规划面积 19850亩的中山火炬文化产业园, 以此 为载体,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园区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园分为历史人文区、影视文化区、教育培训区、创意经济区、文化产品设备制造区、革命军事文化区、生态旅游区和文化商业区等八个功能区,重点发展动漫、游戏、软件设计、影视制作、广告创意、艺术培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以及文化产品生产、设备制造等产业。 预计 到 2020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100 亿元左右,占 GDP的 10%左右。 三是文化人才 逐步 聚集。 努力营造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环境,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氛围, 引导各类文化人才到园区安居创业。 同时, 结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和创办艺术院校,培育文化人才。 二、中山火炬主要经验 中山火炬经过十多年发展,在探索开发模式、 扩大开发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发展主导产业、 制定科技政策 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市场运作园区 目前国内很多先进园区都按照市场化模式,对园区整体或功能区域进行开发建设、经营管理。 中山火炬在市场运作功能区域、市场运作资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市场运作 功能区域。 目前国内开发区 对功能区域 的 开发模式按开发主体大致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 或代表政府的国有独资公司 进行开发,另一类是由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进行开发。 中山火炬采取 第二种 开发模式, 但 与一般开发区由少数几家公司开发建设不同,中山火炬各功能区域分别由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发展总公司、张家边企业集团公司、中炬集团公司、工业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