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方案内容摘要:
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 ( 2)柱模板外面应设置柱箍。 一般柱子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该处柱箍要加密。 现浇框架群柱模板,宜左右拉结形成一个整体;现浇柱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上斜撑或斜拉杆,用花篮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 3)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防止柱子模板倾斜。 ( 5)板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 50 厘米,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 厚度不得大于 1 米。 避免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 6)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再次进行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4)、治理方法 ( 1)竖向偏差、表面平整超过允许值较小,不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时,一般可不处理。 如只需做少量剔凿,就可满足装修施工质量要求时,一般可在装修前视实际需要进行处理。 ( 2)竖向偏差值超过允许值较多,影响结构工程质量要求时,应在拆模 检查后,根据具体情况把偏差较大的混凝土剔除,返工重做。 (二)、钢筋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18 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1)、现象 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2)、原因分析 ( 1)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 2)浇捣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它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 3)、预防措施 ( 1)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捣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 应校正后再浇捣混凝土。 ( 2)注意浇捣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捣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 4)、治理方法 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 露筋 1)、现象 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 3)、预防措施 19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竖立 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4)、治理方法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 1: 2 水泥砂浆)抹平。 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原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 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 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 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 箍筋间距不一致 1)、现象 按图纸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它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原因分析 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 3)、预防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实际分布间距,绑扎钢筋骨架时作为依据。 有时,也可以按图纸要求的间距,从梁的中心点向两端划线。 4)、治理方法 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 20 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 1)、现象 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2)、原因分析 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所致。 3)、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及加强施工管理,安装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 4)、治理方法 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薄板露钩 1)、现象 浇灌混凝土后发现薄板表面露出钢筋弯钩。 2)、原因分析 板薄,钢筋弯钩立起高度超过板厚,但一般绑钢筋规定(或图上画的)都是钩朝上,按 习惯绑后造成露钩。 3)、预防措施 检查弯钩立起高度是否超过板厚,如超过,则将钩放斜,甚至放倒。 4)、治理方法 绑扎完立即发现时,应松掉钢筋,并把弯钩转个方向;如已浇灌混凝土,则抠去弯钩处的混凝土,用扳子或钳子将弯钩扭至板的厚度之内。 (三)、钢筋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操作简单,用料省,工效高,接头质量优良, 21 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在焊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好,也会产生各种缺陷。 焊包不匀 1)、现象 焊包不匀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成的焊包很不 均匀,大的一面熔化金属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 2 毫米;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匀。 2)、原因分析 ( 1)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又不足,加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匀; ( 2)采用铁丝圈引弧时,铁丝圈安放不正偏到一边。 ( 3)电流、电压低无法满足焊机工作要求。 3)、预防措施 ( 1)当钢筋端头倾斜过大时,应事先把倾斜部分切去才能焊接; ( 2)焊接时应适当加大熔化量,保证钢筋端面均匀熔化; ( 3)采用铁丝圈引弧时,铁丝圈应置于钢筋端面中心,不能偏 移。 ( 4)采用技术手段增加电流和电压或避开用电高峰期。 气孔 1)、现象 在焊包外部或焊缝内部由于气体的作用形成小孔眼即为气孔。 2)、原因分析 ( 1)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熔池; ( 2)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22 3)、预防措施 ( 1)焊剂在使用前必须烘干,否则不仅降低保护效果,且容易形成气孔。 焊剂一般需经 250℃烘干,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 2)焊前应把钢筋端部铁锈及油污清除干净,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影响接头质量。 夹渣 1)、现象 焊缝中非金属夹渣物,即为夹渣。 2)、原因分析 ( 1)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形成凸面即行顶压,熔渣无法排出; ( 2)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 ( 3)焊剂熔化后形成的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动; ( 4)预压力太小。 3)预防措施 ( 1) 应根 据钢筋 直径大 小选择 合适的 焊接 电流和 通电 时间; ( 2)更换焊剂或加入一定比例的萤石,以增加熔渣的流动性; ( 3)适当增加顶压力。 (四)、钢筋闪光对焊 外观质量不好,接头轴线偏移。 1)、现象 钢筋闪 光对焊完毕后,接头未有适当的墩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甚至有明显的烧伤及裂纹,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2)、原因分析 23 ( 1)、电压过低,在焊接过程中,造成闪光不稳定而且出现未焊透现象。 ( 2)、焊机电极凹槽和夹具上有焊渣极其杂物,造成接头轴线偏位。 ( 3)、预热通电时间过短,亦会出现以上焊接质量通病。 3)、预防措施 ( 1)、加强技术交底,定期对焊机进行维修和检查。 ( 2)、避免用电高峰段使用闪光对焊作业。 ( 3)、严格控制钢筋调伸长度,闪光留置,闪光速度,顶段留置,顶段速度, 预热留置。 ( 4)、操作时,根据钢筋品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修正焊接参数。 ( 5)、加强自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使用到施工中。 (五)、砌块建筑工程 墙体裂缝,建筑物整体性差 1)、现象 砌块砌体水平通缝抗剪强度比相应的砖砌体低,竖缝的粘结力更低,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墙体产生水平裂缝、竖向裂缝、阶梯形裂缝和砌块周边裂缝。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阶梯形裂缝出现在内横墙和纵墙尽端,顶层多于下层,顶层楼梯间两侧的内横墙更为明显;多数的竖向裂缝出现在砌块竖缝和 底层窗台下;水平裂缝出现在屋面板底、楼板底或圈梁底,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 2)、原因分析 ( 1)砌体的抗剪强度较低,是砌块建筑的薄弱环节。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受空心率的影响,剪切面积减少,水 24 平通缝抗剪强度只相当于相应砌体的 40~ 50%;粉煤灰密实砌块因表面光滑,以及砌块与砂浆之间的材质差异,粘结力较差,水平通缝抗剪强度只相当于相应砖砌体的 25~ 30%。 在砌筑中不注意操作质量,抗剪强度还会继续降低;而另一方面,砌块块体大,灰缝少,应力集中于灰缝中,因此砌体中的裂缝较多,而且很能容 易形成阶梯形裂缝。 ( 2)砌块表面沾有脱模剂、粘土、浮灰等污物,砌筑前没有洗刷干净,在砂浆和砌块间形成隔离层,影响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和粘结性能。 ( 3)砌块的收缩值较大。 由于砌块本身的材性影响,即砌块蒸养出池后,内部孔隙中的水分在干燥环境中脱水,引起较大的体积收缩;此外,砌块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碳化,也会引起砌块的体积收缩。 粉煤灰硅酸盐砌块标准( JC 238 一 78)规定其收缩值为 1 毫米 /米(即 1/1000),比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值大;而且大部分收缩发生在开始的 3O~ 5O 天内。 在一般情 况下 ,如果采用没有适当存放期的砌块砌筑 ,砌块收缩值较大;而砂浆因龄期不足 ,没有达到一定强度 ,砌体的抗剪强度较低 ,因此很容易在灰缝中产生裂缝。 小型 混凝土 空心 砌块根 据不同 用途规 定干 缩率 ,对 用作 清水外墙、承重墙、非承重内墙(或隔墙)的砌块干缩率分别控制为5/10000、 6/10000、 8/10000,如果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很容易混淆,而造成不良后果。 ( 4)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 透,砂子偏细,含泥量过多或砂浆稠度太小,保水性不好,操作 性能差,影响砌体施工质量。 ( 5)砂浆的配合比不好,收缩率过大;特别是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收缩值更大。 如果竖向灰缝过小,又因为 25 砂浆是后灌的,缝中无法灌实,成了空心缝或瞎缝,使相邻砌块失去粘结,形成缝隙。 ( 6)砌块在砌筑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使砂浆失水,影响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 7)砌块间粘结不良。 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造成灰缝不密实;砌筑空心砌块时,因支承面较小,采用退榫法砌筑,砌块就位使用的木榫面高出砂浆面;砌筑时铺灰长度太长,砂浆失水,影响了粘结;砌 块就位校正后,经碰撞、撬动等,影响砂浆与砌块的粘结。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砌块之间粘结不好,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期裂缝。 ( 8)砌块排列不合理。 ( 9)圈梁施工,由于没有做好垃圾清理、浇水湿润、墙体找平等工作,使混凝土圈梁与墙体不能形成整体,失去了圈梁的作用。 ( 10)后砌砖墙整体性差。 一般砌块规格只是平面尺寸发生变化,而厚度不变,因此在砌块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住宅建筑中的非承重隔墙,大多数都采用半砖砌体。 但因粘土砖与砌块的尺寸、模数不一致,而且在砌块砌体完成以后再砌砖,因此砖砌体与砌 块砌体无法咬槎砌筑,造成砖砌体隔墙整体性差。 ( 11)砌块建筑因为砌块块体大,灰缝较少,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特别敏感,很容易在砌体中出现阶梯形裂缝。 ( 12)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温差太大,造成建筑物各部分(或各种构件)之间的温度膨胀值或收缩值不一样。 这在钢筋混凝土屋盖中特别明显,往往因为温度变形引起顶层墙体开裂,或是屋面与墙体的结合处开裂。 3)、预防措施 ( 1)配制砌筑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做好砂浆 26 配合比设计,砂浆稠度以 5~ 7 厘米为好;同时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一般均采用混合 砂浆或 掺 1/10000 皂化松香有机塑化剂的微沫砂浆。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混合砂浆也应该在 4 小时之内用完,不得使用隔夜砂浆。 ( 2)控制铺灰长度和灰缝厚度。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方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贫困户帮扶实施方案(共10篇)(精简版
工作扎实开展。 围绕 “ 下基层 ” 活动要求,帮助齐奇岭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居面貌进一步改观。 细研究困难家庭情况,针对每种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帮扶方式,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离贫困,从根本上消除家庭贫困现象。 (四)突出问题有效解决。 坚持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质量管理流程图与工作标准
产部根据技术副总的批示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重点 ☆ 异常程度的判断 任务 名称 节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 时限 相关资料 标准 ☆ 及时、准确 进行整改 C5 D6 D7 程序 一、企业工作流程 二、企业部门职责 ☆ 对制程质量的常规异常,质检专员向生产部和各个生产车间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即时 ☆ 生产部收到技术副总的批示,暂停相关生产车间的生产活动,并在品研部、采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