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民居建筑风格内容摘要:

戴家仓屋(图 214)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鱼木寨,尤其是鱼木寨因其险要的地形,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它在外界饱受战争变革的风雨中仍然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扰和影响,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民俗民风古建筑群(图 215)。 图 213 麻城凤到山山寨 图 214 随州万合戴家仓屋 图 215 鱼木寨 民居 连五间 石板屋 石板屋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鄂西南由于石多土少,一些传统民居取材当地出产的黑灰板岩及页岩,先经简易加工成为规则片状的石板,然后堆砌成具有山地文化的石板屋。 从外表看石板屋是一种以大小不统一、又各具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石头,通过错落有致的垒砌而成的坚固房屋。 一般人居住的石板屋,三星期可以完工,贵族居住的石板屋则比较讲究,建造周期较长。 石板屋分为上下两层,中间铺木板,下层关牲口,上层住人。 房屋的外墙体用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砌合,用石灰在墙面上勾成虎皮墙,砌石半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 墙建成 后,再用大小类似的不规则石板盖顶,屋顶吸收了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建筑,规整中又有变化。 这种木石结构的房屋造价低,经久牢固,冬暖夏凉,实用而独具特色。 例如,湖北恩施五峰仁和坪、利川沐府大峡谷、利川鱼木寨等处的石板屋,整体布局依山势层层叠叠,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布局井然有序。 有的组成院落,有的纵横交错。 石砌围墙,石拱门进出,都非常具有山地民居特色(图 216~18)。 图 216 五峰仁和坪石板屋 图 217 利川鱼木寨石板屋 图 218 利川沐府大峡谷石板屋 牌坊屋 牌坊屋主要分布于 鄂东南地区即通山、阳新、崇阳、赤壁等县域。 该地区地理特征主要以地貌复杂的山地、丘陵为主,同时境内长江及其支脉河流以及大量湖泊组成水系网络。 起伏连绵的山岭,丰富蜿蜒的水系,孕育了鄂东南厚重的民间文化和乡土环境,也为该地区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通山境内有一类特殊形制的房屋“牌坊屋”,这种将房屋与牌坊结合而成的产物,利用牌坊的构架,按牌坊的规格建造,是鄂东南地区现存的一类特殊形制的建筑,其特点是牌坊与房屋组合为一体。 牌坊屋是一种可用来遮风避雨的房屋,功能上兼具住屋、纪念性和教化意义。 一般在建筑主入口利用牌坊的构架,按牌坊的规格建造,在立面上增添装饰性构造,如增加牌匾和横枋,使层数增高等,使房屋主立面保持了牌坊的精美和纪念性。 牌坊屋结合建筑墙体建造,构造常见无需高规格石材,仅需砖砌即可,是一种相对节约的灵活建造方式。 既可用于宗祠,也可用做住宅。 例如通 山唐家垄牌坊屋(图 219)、通山株林牌坊屋(图 220)和通山宝石村的牌坊屋(图 221)。 图 219 唐家垄牌坊屋 图 220 株林村牌坊屋 图 221 宝石村牌坊屋 3 荆楚 民居建筑元素 槽门 槽门是 荆楚 民居庭院空间序列的第一个组成元素,一般合院 式 的民居都建有 槽 门 ,尤其是 鄂东地区大屋都有槽门。 槽门的造型与形象代表了一户的门庭气象,反映出一户的社会地位 和 财富多寡。 门的朝向和位置,在建宅这一大事之中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北民间笃信风水,普遍认为门的朝向直接决定了一户的人脉财势 兴衰。 在 荆楚 民居中,槽门在整个民居院落中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风水 、 地形的需要等等)布置,也同样不受主体建筑轴线方位的限制。 正房的朝向和槽门的朝向是由风水先生分开测定的,在风水学中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又因为风水师的派系及实际方法的灵活运用问题,使得 湖北地区民居的槽门不正对正房 ,同时偏转的角度也不一, 当然也有 例外。 在湖北地区 有 以下几种槽门的位置关系 1) 槽门位于大屋中轴线上,与主入口正对。 如罗田的新屋垸,大冶水南湾的敦善堂等。 2) 槽门位于大屋庭院左右两侧,斜向布置的。 根据地形和风水的吉 凶方位考究,槽门朝向也因地而异。 如湖北大冶水南湾的承志堂。 3) 槽门位于大屋侧向,与中轴线呈垂直关系。 如湖北通山的王明璠府第。 门的布局和方位往往与大屋前的月塘、池沼相互影响或关联,如罗田的新屋垸、罗田胜利纸棚河村等 . 表 31 荆楚 民居建筑槽门实例 分析 檐廊 檐廊是民居中非常生动的空间,一般是指前(后)檐柱和前(后)金柱(或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