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直 画平行线: 先画一条斜的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 A 点,过 A 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注意巡视,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把方法忘了,要指导。 画垂线 先画一条斜的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 A 点,过 A 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指出:画的时候,要注意相交的地方,还要注意标上表示垂直的直角标记。 问: A 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指的是哪一条。 为什么。 量一量,具体的距离是多少。 五、评价小结、提升学力。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复习观察物体、计算器、统计。 教时顺序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数据比较大或是步骤比较多的计算,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 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复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数据比较大或是步骤比较多的计算, 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 教学准备 计算器、尺等。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复习观察物体: 画小正方体: 一个小正方体有 6 个面,从某一角度观察,最多能看见它的 3 个面,分别是正面、侧面、上面。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画该小正方体。 思考书上的第 15 题。 (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左边物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用线连一连。 ( 2)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放。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让学生独立回答。 第二个问题可先让同桌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有序地说一说。 )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用计算器计算及统计: 计算下面各题: 1620247。 3624 321- 7824247。 48 ( 520+ 208) 58 6336247。 ( 897- 798) 学生统一计算,指名校对得数。 三、基本训练、查漏补缺。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 ,学生用计算器较熟练的算出每个年级的人 数及全校的合计数。 一年级: 3 3 4 4 4 4 43( 288) 二年级: 3 3 4 4 4 4 44( 292) 三年级: 5 50、 5 5 5 52( 311) 四年级: 50、 50、 4 4 5 51( 299) 五年级: 5 5 5 5 5 52( 309) 六年级: 5 50、 50、 5 50、 51( 305) 全校合计数: 1804 人 问:看了这份统计表,你能发现些什么。 21 题 提醒学生注意: ( 1) 别忘了上面的时间要写好 ( 2) 分段统计数据 的时候,可以分别用不同的记号标上各个数据,这样便于检查 ( 3) 最后算出来的合计数要和题目提供的数据一致,否则就说明有遗漏或重复,要再统计。 四、综合应用、融会贯通。 调查本班男同学的体重情况,然后填写表格。 ( 1)先可以问清楚今天在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个,然后再开始调查。 调查完了要检查数据是否正确。 看了这份统计表,你觉得我们班男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多少。 为什么。 ( 2)根据统计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画统计图。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 3)认识电子邮箱地址 和平时一样,在寄信时都必须填写地址(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Email 的地址),Email 的地址是由符号‚ @‛及其分开的两部分组成,‚ @‛前面是用户名(即邮箱名),‚ @‛后面是与邮件服务器相关的名字。 例如: 中,‚ jsxiaowenhao‛是用户名,‚ ‛是邮件服务器名。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都申请到了免费的电子邮箱,有了自己的‚网上邮局‛
盘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符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我们今天要跟着老师继续来认识计算机键盘。 (板书课题:第 4 课 认识键盘 (二 )) 二、新授 1.特殊控制键 (变化一种颜色突出显示特殊控制键 ) 熟悉键的位置。 [学生练习试试操作总结各键的功能 ] ①将自己的名字的汉语拼音键入,按 Enter 键我们发现什么。 (光标到了下一行, Enter是起到换行的作用 ) ②按一下 Caps Lock
关系) 5.练习十的第 5 题。 ( 1)学生自己读题解答。 ( 2)寻找两题的内在联系和不同思考。 6.练习十的第 6 题。 ( 1)解答。 ( 2)交流:解答每一个问题分别选择了哪些已知条件。 7.练习十的第 7 题。 重要启发学生:应该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兔的只数。 (把第一 个问题的答案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和 “ 兔比鸡多 15 只 ” )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大豆、高梁 当作什么来写了。 (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齐读第 6 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温过而知新 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板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净 流云 小河 清 小鱼 原野 闹 大豆 高梁 榛树叶子 教学反思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在讲解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我突然想到
( 4)“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 和 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的最大差距表现在。 ( 2 分) ( 5)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 2 分) ( 6)“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把这个句子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写下来: ( 1 分) (二)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
课学习,旨在让学生能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 预期教学效果 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发 生弯折。 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以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 制作简易望远镜。 教时 1 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