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AMD 学院”、拟与 三五大重点 专业 及专业群 数控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一体化 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汽车检测与维修 微电子 技术 移动通信 技术 电子表面 组装技术 光电子技术 电子产品 测试与维修 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 技术 应用电子 技术 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影视动画 游戏 软件 多媒体设计 与制作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3 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在校内共建 “三星半导体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拟与威特立创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企业认证的“ PBO 中心”。 (二)着眼工学结合,构建“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深化校企融合为切入点,推进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转换。 一方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进企业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被动参与者向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参与者转变;一方面,配合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同时,引导其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正规学历制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 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企业界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参与专业设 计和课程开发,保证专业的职业性与课程的应用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则又各有侧重,即在企业主体参与下,学院主体主要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完成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在学院主体参与下,企业主体利用自身资源(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改变简单的 1+1 校企合作,达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 1.修 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实施“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依据 学院将在“学院 +企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框架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院与企业两个培养主体的社会 分工和各自职能。 在专业设计上,两个主体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设计开发实施计划,保证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在课程开发上,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两个主体共同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归纳整理职业行动能力,凝炼出典型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实现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变;两个主体共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域,并结合学生的基础,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变;两个主体共同对学习领域的任务与能力进行分解与排序,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变。 在课程标 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与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求企业与学校参与的人员各占一半,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先进性。 在教学实施中,校内以学院主体为主导,企业主体参与实施,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4 教学工厂为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外以企业主体为主导,学院主体参与实施,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在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准就业实习,提升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并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由企业和学院双方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项目。 在教学改革上,每年召开企业恳谈会、董事会等形式听取企业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并落实于一 年一次的教学计划修订中。 2.加强 校企合作,为实施“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现实基础 在建设期内,学院将围绕五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在努力加强与周边优秀企业的联系,不断扩大学院的合作企业数量的同时,继续深化与以董事单位为主的领军企业的现有合作关系, 建立起长效的开放式合作平台。 具体为:数控技术专业与威特立创能科技 (苏州 )有限公司、 美西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博尔达米克朗精密工程(苏州)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德国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 微电子技术专业与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与芬兰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美国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美国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美国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开合作,软件技术专业与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博恒软件技术公司(石猴数码) 等展开合作,使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合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同时,在互惠共赢的目标导向下,努力实现校企之间的文化融合,引导企业形成对职业教育社 会价值的认同感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使命感,使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成为其内在需求,提高其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为全面实施“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现实基础。 3.建 立准就业实习制度,为实施“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5 过程保障 为规范实施“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体作用,学院实施学生准就业制度,使学生通过准就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由于校外实习分布点多、各点实习人数少等多种原因,仅靠学院主体难以实现有效管理。 而实施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后,通过明确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方式、考核与评定的标准等,突出企业的培养主体地位和管理职能,明确责任,促进企业主体规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保证了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企业对学生实习的长期性、稳定性要求,学院的准就业实习制度明确,学生第三年全部经过企业招聘进入企业进行准就业实习,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时间达到 100%;学生到企业实习之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准就业协议(实习协议书),规定实习期限、实习要求和责任,实习期满合格者则签订就业协议;建立有效的实习管理网络,建立以企业指导为主、学 院指导为辅、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每个企业指定一名人员为我院在企业的实习指导老师,并由学院发放指导教师津贴,由企业指导老师对实习学生实施考勤、监督、指导与考核工作,并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保证实习的开展;每次实习前,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课程,保证实习有目标、有课题、有标准、有考核细则,促进准就业工作的规范性建设;每个系部指定一名资深专业教师在班主任的配合下负责校外实习指导工作,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要密切联系企业实习指导老师,走访实习企业,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健 康和生活状况;了解和处理实习中的业务问题,定期向教学系部汇报。 鼓励实习指导老师以访问工程师的形式在企业实习。 在实习结束时,组织班主任做好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和审核,并就所在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度顶岗实习工作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毕业班主任督促学生填写实习过程记录、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时,考核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6 严格执行学生准就业异动处理管理与控制办法,注重诚信和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对擅自退出准就业工作、跳槽等现象者将按学院实习生管理办法予以处理并予以教育,在其端正态度 后,重新进入推荐实习流程。 严格执行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标准,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体,学校老师参与,依据实习表现、“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和实习计划完成情况与质量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在企业参与下,学院拟执行规范的 准就业实习管理流程,详见 图。 IVT 准就业实习管理流程示意图 (三)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建设期内,学院将深化校企融合,并根据“学院 +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知识开发方面,各专业继续加大校企融合力度,由专业主任带队,深入与本专业相关的董事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进行调研,形成紧扣行Y Y N 校园人才市场:企业招聘 学生获得实习(准就业)岗位 成为 企业准员工 企业人 员指导 实习过程监督与控制 考核评价 招生就业部组织 学院与企业组织 学生应聘 教务处协调 系部辅助指导 班主任配合 企业管理 教务处协调 系部巡查 企业评价 系部评价 教务处管理 月度考核 综合鉴定 是否合格 正式就业 正常毕业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7 业或企业生产的完整工作程序。 如数控技术专业组织人员,以 航空零部件制造 企业的工作过程为重点,找准零件数控加工过程,形成由 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工作过程的知识,达成在 关 注企业规章的情况下,实现教学教具、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对象的结合,符合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并指向企业生产目标的工作,形成与实践工作结合又远 超出与情境无关的纯理论的知识。 在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方面,学院将定期召开由专业教师、企业生产经理、课程研究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确定工作任务,探讨代表性工作任务的选择,检验其是否能够指向能力导向的工作过程开发。 针对不同专业,要找准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机械类专业侧重“电、机、气控制与维修、典型工作操作”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电子通信类专业侧重“电子、网络检测与维修、典型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 同时,工作任务的开发一般经历准备 →实施→反馈三个阶段, 实现工作任务符合教学 内容与工作环境的结合。 在行动领域开发方面,根据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各专业对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和社会行动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进行展开,首先要确定和统计该职业所涵盖的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其次是描述和界定所确定的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的资格和能力;再次是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以此作为学习领域的初选标准及相应行动领域选择的基础。 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面,根据行动领域,各专业要将所选择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配置,对名个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并通过行动领域定向的学习领域具体化来扩展和表述学习情 境。 具体步骤为:列举全部的学习领域;整理全部能力开发一览;初选出可能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 各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打破对以要素形式、结构取向和认知复制构成的传统课程模式,依托董事单位中的行业领军企业,挖掘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形成企业完整工作程序的具体工作任务,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8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具体设计思路详见 图 所示。 图 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四) 依托 企 业,构建 “ 双师 ” “双化” 队伍 依托学院 14 家跨国董事企业的雄厚行业背景, 以培养工程化、国际化师资队伍 为重点, 五 个重点专业实行 “ 学院 +企业 ”的 双带头人制度,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 来自行业企业的 兼职 教师 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专兼结合、具备 双语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 能力 为一体的 “ 三维复合型 ”专业教学团队。 所谓“双化”,是指以 14 家跨国董事企业为重要依托,不断丰富师资队伍“国际化”和“工程化”背景,持续不断地满足教师拓展国际视野、丰富工程经验、提高教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确定学习目标内容 构建具体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分析职业工作过程 分析相关职业情境 确定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框架 归纳典型行动领域 描述职业行动领域 选择可行行动领域 企业 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9 研能力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 职教理念,熟悉和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所谓“双师”,是指在重点建设专业实行“ 学院 +企业 ”的 双带头人制度 ,逐步增加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优化专业师资结构,同时注重提高教师 双语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 的能力,全面提升专业师资素质。 1. 建设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师资队伍 加大在亚洲、欧洲等地设立海外师资培训基地的力度,通过设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芬兰帕堪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比利时鲁汶工学院等培训基地,提升教师海外技术培训的比例;依托 14 家董事企业(跨国公司),选送教师出国培训、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 通过国 际交流与培训,让教师了解国外本专业现状、课程计划、教学方式,吸收国际一流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提高双语教学能力,使4。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桃的质量。 (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 6 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 56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 5~ 7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解:设中间一个数 n。 9n=99 n=99247。 9 n=11 教学后记: 57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 5.两段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段剪下 47 米,第二段剪下全长的 47 ,那么两段剪下的一样长。 ( ) 五、计算: ( 29%) 1.口算 :( 5%) 58 +78 = 1 13 = 14 + 13 = 27 +16 +57 = 89 19 = 56 +2= 25 13 = 1 79 29 = 那么至少有( )块同样的正方体。 A. 5 B. 6 C. 7 D. 8 W A B C A B
D、 四、计算:( 26%) 口算:( 6%) 19 +59 = 711 711 = 12 +3= = 5 811 = 15 16 = 1114 + 914 = 512 112 = 213 23 = 23 +17 23 = 127 (27 +18 )= 34 +38 +34 +58 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 112 +38 +( 58 + 512 ) 89 ( 118 +79
新计算。 就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适用问题书面请示上级的时间不计入审核期限。 第十七条 拟作出的处罚决定因当事人陈述、申辩或举行听证,或因新的证据出现,应当改变适用档次的,由案件承办机构重新提出处理意见,并送交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后,再报有权批准的领导审批。 第四章 集体讨论制度 第十八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一)认定事实、证据、定性或适用法律、政策依据争议较大的;
查 《工艺手册》表 10— 180,选用带护锥中心钻( B 型) d = ,材料为高速钢。 主轴转速n =628r /min , 切削深度=10mm。 工序四 粗车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40MnB, σ b =《机械工程材料》表 5— 6 , 24— 38HRC,型钢。 加工要求:粗车外圆各部。 机床: CR6150《工艺手册》表 7— 4。 刀具:WC +Ti +C。 硬质合金钢车刀
的台风预警信号,密切注视台风动态。 根据台风发展动态,提前做好预案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使防台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 4) 加强重点工作的安全防范 工作,加强对高徒边坡、脚手架、 起吊机具 、工地围墙和工人宿舍的安全检查。 ( 5) 对基础设施 等 做好排涝工作。 ( 6) 对工程用料,特别是怕水怕雨的 材料,要防止潮湿和雨淋。 ( 7) 对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应加强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