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圃路小学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含泥量不超过 3% )、石灰膏 (应提前 1 5天熟化,通过 3 3筛孔储存在灰池备用 )。 2.机具准备 灰浆搅拌机、抹灰铁板、木抹子、钢皮抹子、阴阳角抹子、托灰板、靠尺、刮尺、角尺、线锤、灰铲、筛子、木桶、洒水壶、灰槽、茅草刷、尼龙线、楠竹片、钢筋卡子、排笔等。 3.技术准备 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定人定点明确责任。 先做 样板,经检查合格后照样板操作和验收。 4.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打巴出柱→抹护角→润湿墙面→抹底糙灰→抹中层糙灰 (找平层 )→抹罩面灰→喷涂石灰浆 (→刷室内装饰→楼梯间 ) 5.墙面抹灰施工重点 (1)基层处理,抹灰前应将墙体表面的灰尘、灰耳朵和油渍;清除干净,门窗框和墙的间隙、脚手眼、安装后的孔槽应分层填实补平。 (2)检查墙平整度和垂直度,从房间的四角起吊垂直线进行打巴,@~。 (3)抹灰层所用的砂子,不得使用细砂,砂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3%。 (4)底层糙灰抹灰前应润湿墙面,抹灰时要用力抹压,将砂 浆挤入墙缝中,达到糙灰和基层紧密结合的目的。 (5)待底糙灰凝固后抹中层糙灰,抹灰厚度较大时,应分层填抹(一次抹灰厚度不宜超过 10m),用长刮尺赶平,阴阳角处用阴阳角尺 通直,抹护角,然后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做到表面毛,墙面平,棱角直。 (6)抹罩面灰前,应提前撒水 3~ 5遍均匀润湿墙面,并立即刷纯水泥或胶质水泥浆一遍,并应随即抹面,边抹边用刮尺刮平,接着用木抹子搓平,最后用铁抹子收光。 (7)各层抹灰的落地砂浆应及时清除干净,避免地面出现残浆锅巴,最后刷室内装饰漆和贴瓷砖。 (8)室内外高差外墙177。 外地坪应设置垂直防潮层,以防受潮影响外墙装饰。 (9)外墙砂浆粉刷设分格条,做水泥砂浆勒脚。 (1O)砖墙基体:应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并在抹灰前一天将墙面浇水充分湿润,抹灰前再刷素水泥浆一遍。 (11)砼墙基体:应将砼表面凸出部分剔平,对蜂窝、麻面、露筋、漏振等部位应别到实处,然后再用 l: 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并把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头等剔除好,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隔离剂等清除冲洗干净。 对钢模施工的砼表面还应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对表面很光滑的 砼基层也可作如下处理:即先将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再用 l0%火碱水将墙面的油污刷掉,并用清水将碱液冲净,晾干。 然后将 1: 1水泥细砂浆用喷浆机喷或用扫帚将砂浆甩到墙上,其喷、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到砼光面上,并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扳不动为止。 基层处理并浇水湿润后,抹灰前应刷 80l胶素水泥一道,随刷随打底。 6.质量标准 (1)粘结牢固,表面光滑、洁净、线角平直、清晰美观、无抹纹。 (2)表面平整度、阴阳角垂直度、立面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偏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7.成 品保护 (1)抹灰面凝结前应防止水冲、撞击和振动。 (2)为防止抹灰层的污染和打凿损坏,抹灰应待上下水、电线等管线埋设完毕后进行。 8.安全技术 (1)操作前应检查脚手架和跳板是否牢固。 (2)禁止穿硬底鞋、拖鞋在架上工作,架上人数不得集中在一起,工具要搁置稳当,防止掉落伤人。 (3)在两层脚手架上操作时,必须拴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尽量在同一垂直线上工作,如必须同时作业时,下层操作人员必须与上层操作人员密切配合、联系。 (4)临时用的移动照明灯,必须用安全电压,机操人员需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 准操作,现场一切机械设备,非操作人员,一律禁止乱动。 第 五 节 内墙及天棚乳胶漆 工程 施工顺序:基层验收交接→清理基层、钉眼防锈→补缝、满刮腻子→打磨→第二次满刮腻子→打磨→第三次满刮腻子→打磨→检查平整度 (阴阳角顺直 )→补刮腻子打磨→刮第一遍涂料→打磨→刮第二遍涂料→打磨→刮第三遍涂料→交工。 基本要求 涂料是室内装修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对整个工程装修观感 效果、质量产生影响。 为确保涂料质量,在施工中,严格按工艺程序和操作规程施工,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层次分明,上下工序交接清楚、明确。 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供有关方面确认后封样,照样板施工和验收。 墙面进行涂料施工前必须检查墙身要干燥,并经隐蔽验收确认,基层要保证含水率符合要求,并对上道工序实行交接,在上述条件具备后才能施工。 天棚进行涂料施工前必须检查饰面板与龙骨和周边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各预留位置有无遗漏,灯孔、喷淋孔、风口、检查口等位置是否开口设置,天棚面板的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规定标准要求。 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涂料及辅助材料的入场,应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的品牌和材料计 划单所确定的数量、日期有计划地进行,入场后的材料应堆放在远离水源、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2)施工工具准备 (3)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验收规范,制定质量达标措施。 根据节点大样图提出材料计划。 宜采用三道成活的施工工艺,对操作工人作好技术交底、规范交底。 施工要点 (1)刮漆顺序先顶棚后墙面,可两人一档,距离不要太远,免得接槎处理不好; (2)每刮一遍后,用细砂纸打磨,每刷一次厚度不超过 lmm。 (3)阴、阳角必须保证顺直,天棚 、墙面不得透底,现刷痕,不得有颜色深浅不一和起皮现象。 (4)与其他装饰面交接处应封闭,应做保护和清洁工作,不得污染。 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流坠:施工时将门窗打开,以加强通风,使上腻子、涂料迅速干燥。 腻子、涂料的粘度不宜过底,每次涂刮不超过 12mm。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棱角打磨平整,施涂时用刷匀,以防在凹处积油太多而发生流坠。 (2)刮纹、刮痕:腻子、涂料的粘度不宜过高,稀释剂要用配套的,以防挥发速度过快。 (3)渗色、咬底:施工中应待基底腻子基本干燥后,再刮 上一层涂料。 施工操作时,应选择技术熟练、操作准确的工人进行操作,以防反复次数过多而出现咬底。 成品保护 由于涂料是该工程中最后一道施工工序,直接对整个装修感观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中应禁止其他非操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以防阳角碰损和面饰污染。 对已完成品,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污染。 第 六 节 外墙 面文化石 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弹控制线→打巴出柱→浇水润湿墙面→抹底糙灰。 浇水润湿墙面→抹中层糙灰→弹瓷砖块控制线→安引条,贴标砖→镶贴瓷砖。 擦净瓷砖表面残余砂浆→铁皮理缝→ 用同色水砂浆嵌缝。 擦 净表面。 文化石 施工要点 (1)底子灰抹完后,一般养护 1一 2天方可粘贴 文化石。 (2)根据设计要求,统一弹线分格、排砖,一般要求横缝与碹脸或窗台一平,在基层上弹出水平和垂直控制线。 (3)用 文化石 做灰饼,找出墙面、柱面、门窗套等横竖标准,阳角处要双面排直,灰饼间距不应大于。 (4)文化石 应事先浸水 2~ 4h,晒干后进行镶贴。 镶贴时,在瓷砖背面刮满刀灰,按照控制线位置镶贴,用小灰铲木手柄在表面轻轻敲击,达到砂浆密实,并用靠尺随时找平找方,直 到表面平整、端正为止,缝隙宽度 6~ 8mm为宜。 待稳定后,用毛巾或棉纱擦净表面残余砂浆。 (5)镶贴后,及时检查有无空鼓。 自检合格后用铁皮将灰缝刮理干净,待砂浆凝固后,用同色水泥浆擦缝,将接缝嵌填密实,随后用棉纱或毛巾擦净表面, 24h后应洒水养护。 整个工程完工以后,可用浓度 1 0%稀盐酸刷洗表面,并随即用水冲洗干净。 (6)突出墙面的窗台、遮阳板、雨蓬等部位,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第 七 节 楼地面工程 该工程办公室采用强化木地板地面、 300*300地砖地面。 强化木地板施工 工艺: 一、施工前的准备 (一 ) 材料准备 吉象地板:吉象地板选购的数量为铺设面积的总和( F)加 5% 左右的余量。 即: 选购面积 =F+5% F =F• (1+5%) 吉象专用 D3级防水胶 铺设工具 辅料:根据地板数量,配备相应的辅料,胶垫、过桥压条、 T型压条、贴边压条、踢脚板,其数量根据客户提供房间平面图的尺寸进行测算。 (二 ) 基层面处理 基层地面要求平整、干燥、干净; 检查地面湿度,若是矿物质材料的地面,其相对应湿度应小于 60%; 检查地面平整 度,因强化木地板厚度较薄,所以铺设时必须保证地面的平整度。 一般平整度要求地面高低差不大于 3mm/M2。 二、地板安装 (一 ) 现场检验 安装条件检验。 地面平整、干燥、干净,窗、门齐全,无渗水、漏水的可能,排水畅通,否则提出处理措施或警告用户,若客户要求继续施工应坚持让客户签字确认实际情况引起后果自负。 查门套及门扇离地距离。 门与地面的间距应留有间隙,保证安装后留有约 5mm的缝隙。 (二 ) 垫层铺设 垫层的方向与地板条的方向垂直,垫层为。 (三 ) 地板试铺 前三排均要求 直接在地层上试铺,即不施胶铺装。 铺装方向。 铺时地板走向通常与房间长度方向一致或按客户要求, 自左向右逐排铺装,凹槽向墙,地板与墙之间放入木楔,保证伸缩缝隙 8~12mm。 当墙有弧形、柱脚等时,就按其轮廓切割前排地板; 每排最后一块的长度测量,可将其旋转 180176。 进行划线切割; 上一排最后一块地板的切割剩余部分用于下一排的起始块。 铺设过程中应注意缺损、纹路、色差等现象,并及时调整。 (四 ) 安装 根据试铺板块的程序进行拼装,在拼装时榫槽粘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打开胶瓶,并把瓶嘴削成 45176。 斜口,在涂胶时胶水瓶与地板水平方向保持 45176。 角,依次涂胶。 (2) 涂胶位置。 胶应涂在榫头上沿外侧,假如涂在榫内,不仅浪费胶液,而且还使本来留作缓冲用的间隙塞满,使其无法伸胀,当地板遇潮后极易拱起翘。 (3) 涂胶量。 涂胶的量为两块拼合后,能看到一条不间断的均匀白线,所以涂胶时应当保持匀速,而且要特别注意在顶角处的胶一定要涂到,操作时当胶瓶移到顶角处时稍微停顿一下。 地板粘胶榫槽配合后,用橡胶锤拍紧,然后用拉力器夹紧并检查直线度。 在施胶前一定要时刻观察板面的高度差,当无高度差,无缝隙时才能施胶 拍紧。 最后一排地板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测量其宽度进行切割施胶,用拉钩使之严密。 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管道、柱脚等情况,应适当进行开孔切割、施胶安装,还要保持适当的间隙。 涂胶处理。 涂胶应及时擦去,当余胶已稍凝固时,应用铲刀铲去。 用湿布擦除胶水时,应顺着缝的方向朝有胶的一侧去擦,不要转圈擦。 (五 ) 踢脚板安装 踢脚板厚度不得小于。 安装时地板留有的伸缩缝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以免阻碍地板膨胀。 如果缝隙过大需要修补,可选用防水性好的丙烯酸类补缝胶。 (六 ) 面积计算 结算面积以 实际测量面积加 5%~8%损耗加踢脚线面积之和。 (七 ) 验收 按国标验收,主要验收地板与地板间高低差小于等于 ,缝隙小于等于 ;地板与地板之间有无明显色差。 (八 ) 养护 铺装完毕后至少要保证 12小时内不能在地板上走动,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让地板胶粘结。 地砖地面施工工艺: 一、 施工准备 (一) 、施工准备 作业条件 ( 1) 、墙上四周弹好 +50cm水平线; ( 2) 、地面防水层已经做完,室内墙面湿作业已经做完; ( 3) 、穿楼地面的管洞已经堵严塞实; ( 4) 、楼地面垫层已经做完; ( 5) 、板块应预先用水浸湿,并码放好,铺时达到表面无明水。 ( 6) 、复杂的地面施工前,应绘制施工大样图,并做出样板间,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二) 材料要求 、水泥: ; 砂:粗砂或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过 8mm孔径的筛子; 面砖:进场验收合格后,在施工前应进行挑选,将有质量缺陷的先剔除,然后将面砖按大中小三类挑选后分别码放在垫木上。 色号不同的严禁混用,选砖用木条钉方框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 177。 1mm,平整度用 直尺检查。 主要机具 小水桶、半裁桶、笤帚、方尺、平锹、铁抹子、大杠、筛子、窄手推车、钢丝刷、喷壶、橡皮锤、小线、匀石机、水平尺等。 (三) 、操作工艺 基层处理 —— 找标高、弹线 —— 铺找平层 —— 弹铺砖控制线 ——铺砖 —— 勾缝、擦缝 —— 养护 —— 踢脚板安装 操作工艺 ( 1) 基层处理、定标高 、将基层表面的浮土或砂浆铲掉,清扫干净,有油污时,应用 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根据 +50cm水平线和设计图纸找出板面标高。 ( 2) 弹控制线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