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总结内容摘要:
片及板中心位置安放精调器,在道岔板的四角位置安放扣压装置,调整道岔板高度及中心位置。 模板支护 模板及其支护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浇注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外侧模板与道岔板边缘距离约 220mm,保 证内外侧模板间保证相对充足的混凝土存量。 外侧模板采取可调丝杠与在找平层连接、固定,纵向模板与端头模板采取垂直焊接。 表 3 施工用配合比 编 号 水泥 粉煤 灰 膨胀 剂 中 砂 510mm 碎石 516mm 碎石 水 减水剂 密实剂 增稠 剂 1 330 198 72 892 360 358 140 6 6 / 2 330 198 72 902 359 355 134 6 6 / 3 302 193 55 947 363 360 130 / 4 302 193 55 949 363 358 130 / 表 4 拌和物性能 编号 扩展度,mm 含气量, % 湿容重, kg/m3 1 670 2350 2 680 2340 3 675 2350 4 650 2340 道岔板自密实混凝土 灌注口外侧模板应高出道岔板上表面至 少 360mm;灌注口内侧,即道岔板上表面边缘也应进行模板支护,模板上缘高度宜高出灌注口外侧模板上缘高度 50mm或 以上。 内外侧模板釆取拉筋固定。 内外侧模板均应密封,防止混凝土浆外流。 自密实性混凝土的灌注采用 2 个 方小中专料斗配合一个 3 方大的固定存料斗。 首先由混凝土运输车将自密实性混凝土放入到两个中转料斗中,再由 2 台 50T 吊车把中专料斗吊装至固定料斗上方并填满固定料斗,由固定料斗放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固定料斗放料的同时,中专料斗随时往固定料斗中加入混凝土。 务必 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的连贯性,中间不能有间断。 自密实混凝土应在配有自动计量系统和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站内搅拌,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 士 1%;外加剂士 1%;骨料177。 2%;拌合用水177。 1%。 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 上述 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问不宜少于 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 2min,也不宜超过 3min。 正式生产前必须对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开盘鉴定,检测其工作性能。 应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混凝土专用运输设备运输自密实混凝土。 灌注过程中,在灌注现场应确保一台罐车等待灌注。 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速率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 20〜 30s 方可卸料。 运输自密实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不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浆等现象。 应尽量减少自密实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 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灌注前,应检查以下准备工作: (1)灌注口位置 的模板加固以及一次灌注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方量 等。 ( 2)钢筋网片的位置、保护层垫块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3)道岔板四周模板的密封情况,道岔板之间横向边缝的密封情况。 ( 4)底座混凝土表面和道岔板底面用水润湿情况,并确定不得有明显积水。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总结
相关推荐
水周宣传活动。 以“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推进城镇节水减排”为宣传宗旨,在活动中,我们注重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解决问题,宣传周期间,在城区主要街道段悬挂、粘贴了节水宣传标语,上街宣传、发放宣传单、张贴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了节水法律法规、节水知识、节水小窍门及向群众宣传“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的重要意义让市民进一步认识到了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善城市水生态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挖: 在管道工程施工中,沟槽开挖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的很大比重,须合理地组织沟槽开挖。 管道大部分落于较好的原状土层上,软土部分采用土工格栅铺设后铺管。 ⑴根据测量轴线桩放出的管道放样图,挖出的沟面应保证管道安装后的中心线。 ⑵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若有坡度,由低向高处进行。 ⑶开挖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 5 米为宜。 ⑷开挖的沟槽如不能立即铺管 ,应在沟底留 米的一层暂不挖除
、细骨料的检验项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20 的要求,其中人工砂检验项目还应包括 MB值; 其它原材料应按各种原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有关标准执行。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批次分开 贮存与堆放,适量储备,标识明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掺合料及其它粉料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及等级分别贮存,并应防止受潮和污染。 掺和料采用仓储或带棚场贮存
售为依据,即可使用过去若干天。 二合一补货法 结合上述两种补货方法的优点,是销量法与参数法的结合,适合对全品类推广的补货法。 二合一补货法 二合一补货法系统搜索思路 二合一补货法 补货条件 销量法 最高减最低 补货数量 补足到销量 补足到最高库存 定货量 N 个配 0 N 个配 修正定货量子力学 最高减最低 二合一补货法,先按销量法补货,满足销量法定货点的商品按商品包装规格四舍五入,如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