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五篇内容摘要:
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 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 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 加大农村景观林行 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 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 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 入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 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 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 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 ”整体规划。 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 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 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 面提升产业层次。 加强宣传引导。 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 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加强监督考核。 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 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 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 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 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篇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 ,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 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 2020 年底全县完成 100 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坚 持保护为重。 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坚持生态优先。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五篇
相关推荐
工作队队员上任初期思想、工作、生活需要调整的实际,通过部门联合,上下联动,有效地调动城区、镇 (街道 )、村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队队员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尽快适应角色转变,融入基层工作。 一是召开动员会引导。 区委、镇(街道)党(工)委、村委三级联动,逐级召开“美丽 x”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会议,总结回顾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研究部署“美丽 x”乡村建设工作任务
互动游戏(小礼品建议:扑克牌) 20: 25 现代舞 20: 30 萨克斯 20: 35 拉丁舞 20: 40 自行车特技 20: 45 街 舞 20: 50 互动游戏 21: 00 幸运抽奖 21: 15 主持人致结束词 11 月 30 日 ( 18: 00—— 19: 00) 18: 00 主持人致 开场 辞 、 拉丁舞 18: 05 自行车特技 18: 10 街 舞 18: 15
熟练。 吹风过程中的讲解,也是教育顾客、增加信任的一种必要的手段,能让顾客感到你的专业设计能力。 吹风过程中的讲解。 如:李小姐,您的头顶部较平,我现在分个 U 型区,将顶区缩小,修饰一下头顶部。 区域分好后,从水平线以下起吹:“现在我用小号的卷梳,吹的牢些,这样吹出的花会比较有弹性,保持时间长一些。 颈背线的头发比较长,易开卷,所以这样做。 吹到水平线上时:“现在我们改用稍大一号的卷梳
是远端视频及控制 信号。 信号采集接入部分是系统的最前端,所有系统的信息均来自这个部分。 各采集点、布防点的设置,对整个系统的实际功能发挥,起到关键作用。 摄像机布置 : 摄像头根据 商业城的特殊环境要求 ,主要 是 360 度 高线 快球 摄像机。 分布位置主要是原监控系统不能覆盖的死角部分。 监控中心 为了便于日后对系统 的的维护管理,监控中心仍选择在原监控室内,新增摄像机均从监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