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内容摘要:
锅炉热效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输配系统形式、末端形式:(150 字以内)冷热源机组、锅炉性能参数:性能参数( W/W)编号 设备类型 额定制冷量(kW)实际设备 标准要求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全套图纸,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及机房大样。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暖通施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28 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 字以内)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形式若采用蓄热式电锅炉,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需要对其蓄热能力及运行状况进行说明,并提供主要设计参数。 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清单、机房图。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暖通施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2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照明系统能源形式、主要灯具、控制策略:(200 字以内)照明功率设计值:照明功率密度(W/m 2)房间类型 设计照度值(Lx)实际值 现行值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各层照明平面图、照明控制系统图。 要求: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30 新建公共建筑安装分项计量装置,对建筑内各耗能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实现独立分项计量。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如本项目为非新建建筑,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15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和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纸、配电系统图。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31 建筑的用电指标(负荷)不超出当地用电规划要求,并符合省及本城市的相关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节能计算建筑总负荷: kwh/m2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建筑节能计算书,当地用电规划要求。 实际提交材料:32一般项 建筑总平面设计综合考虑日照、通风与采光。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与优化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效果。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 (150 字以内)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3334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建筑幕墙在人员常驻房间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房间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外窗尺寸编号 外窗类型宽度(m) 高度(m) 数量(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总计若该建筑设有幕墙,则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幕墙尺寸编号 幕墙类型 宽度(m) 高度(m) 数量(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总计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简要说明幕墙通风换气系统,并说明设计参数及预期通风效果。 (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门窗表、幕墙设计说明及计算书。 要求:35门窗表中应有外窗详细尺寸说明,并与大样图吻合;幕墙设计说明中应有可开启扇的详细尺寸说明;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则应对通风换气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实际提交材料:36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 7107 规定的 6 级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外窗气密性等级为: 级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要求: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外窗气密性等级的设计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37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简要说明建筑本体蓄能设计:包括实现建筑本体蓄能采用的蓄能材料或建筑构造及建筑本体蓄能效果。 (200 字以内)简要说明蓄冷蓄热系统的设计:包括蓄冷蓄热系统的容量、系统选择、设备的选型及蓄能系统的效果等。 (3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蓄冷蓄热技术设计说明及计算报告。 要求: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本体蓄能设计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蓄能设备系统形式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若上述材料中缺少相关论述,需补充蓄能技术设计说明及计算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38 在比较排风热回收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基础上,合理利用排风热回收。 且运行可靠,实测的热回收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通过充分的投入产出收益分析,确定不适合采用排风热回收的,不采取排风热回收技术,也可判为达标。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经济技术分析: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排风热回收系统形式。 (100 字以内)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对该建筑中采用的排风热回收系统进行简要阐述,对其系统形式、设备选型及预期收益的说明。 (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的系统设计图。 要求: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中应有对不同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的分析,及该建筑采用的排风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39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如本项目未采用全空气系统,此项不参评)2) 评估要点请进行简要说明并包括以下内容:全空气系统概述:系统形式、全年运行模式。 (100 字以内)新风比调节设计说明:调节新风比的措施、新风比的调节范围。 (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暖通专业全空气空调系统施工图系统与平面图。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全空气系统形式、调节新风比措施的详细说明,并与详图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40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简要说明建筑功能分区、空调系统分区原则、空调系统分区设计说明。 (100 字以内)简要说明部分负荷运行策略。 (100 字以内)空调冷热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负荷比例 性能系数(W/W)100%75%50%25%IPLV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暖通施工图设计图。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系统分区原则的简要说明、对 IPLV 的详细计算说明、对部分负荷运行策略的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41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 的规定。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设备类型 设备编号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为: 是否采用节能电梯:□是、□否,若是,请填写下表:节能电梯型号 节能率 使用位置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暖通施工图设备清单、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书、由厂家或设计单位提供的节能电器说明书。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备清单中应有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详细参数;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的计算说明和对节能电梯等节能电器的使用说明,并与图纸吻合,若设计说明中缺少相关数据,则须提供相应计算书。 实际提交材料:4243 对于有稳定热需求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应充分利用废热余热。 利用热泵或空调的余热以及其他废热供应蒸汽或生活热水。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通过供热分析,建筑无稳定热需求,此项不参评)2) 评估要点本项目是否有稳定热需求:□是;□否简要说明项目的热水,供热需求。 简要说明生活热水系统设计:系统概述、热源形式、设备选型和热水用量。 (100 字以内)若建筑中使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蒸汽或生活热水,简要说明系统形式和系统能力。 (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给排水和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和系统设计图纸。 要求: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生活热水系统,包括利用余热(废热)提供蒸汽(或生活热水)系统的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44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如本项目为非改建或扩建项目,此项不参评)2) 评估要点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设计原则、监测设置。 (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和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纸、配电系统图。 要求: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45 应用非空调公共空间(大堂、走廊、休闲区等) ,非空调公共空间占公共空间面积的 50%以上。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价要点公共空间(大堂,走廊,休闲区)总面积: 非空调公共空间部分的面积: 公共空间非空调面积比例: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公共空间非空调面积比例计算书。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46 建筑东、西面外窗均采取外遮阳措施。 玻璃幕墙、采光顶采用外遮阳或智能控制的中间遮阳、内遮阳措施。 4)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5) 评价要点建筑东西向外窗的遮阳形式为为 ,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为。 若有玻璃幕墙,玻璃幕墙采用的遮阳形式为 ,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为。 若有采光顶,采光顶采用的遮阳形为: ,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为。 各种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必须按照 JG/T 1582020 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计算请简要说明本项目采取的遮阳措施及遮阳效果:(200 字以内)6)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遮阳装置的遮阳效果计算书。 实际提交材料:47优选项 采用权衡法计算,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2020 规定的计算条件,计算所设计建筑的能耗应不超过“参照建筑”能耗的 80%。 建筑的实际年耗电量不超过本城市本年度或上一年度同类建筑能耗统计的平均值。 1) 达标自评□达标;□ 不达标2) 评估要点需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2020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计算结果为:建筑分项能耗 单位 参照建筑 实际建筑全年采暖能耗 kWh/m2全年空调能耗 kWh/m2全年照明能耗 kWh/m2全年总能耗 kWh/m2能耗比例 — 100%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节能计算报告,能效测评报告。 要求:需提供节能计算报告(详见附录一)。 实际提交材料:48 根据当地。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相关推荐
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 建筑物的主体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 采用户式中央空调、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带空调的成品房和集中购置空调器进行空调的建筑,机组应选用现行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7
光污染: □ 是、 □ 否 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建筑立面图、材料表、设计说明; 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要求: 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应包含所用材料的反射特性;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染分析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24 节能与能源利用 名称 类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 判定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系统。 厨房烟气集中排放系统直采用竖向系统或水平系统,采用竖向系统应设臵脱排油烟机、变压止这间、排气烟道等设施采用水平系统应设臵脱排油烟机、水平排气风道、外墙风帽等设施。 室内装修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环保型装修材料,应防止装修材料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声环境系统 一般要求 生态小区室外声环境应符合下列噪声等级标准: 白天 ≤ 50dB 夜间 ≤
及存在集中应力变化处墙体的施工质量,保证砌块质量以及砂浆质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墙体的施工质量。 绿色建筑墙体节能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对墙体保温层的施工管理。 在墙体内侧或外侧设置 保温层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墙体能耗,提高墙体节能性能。 但从造价方面来讲,在内侧设置保温层低于在外侧设置保温层,因此应用较多。 墙体保温层的施工管理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调配的保温砂浆中助凝剂
期,及时防治,防止蔓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 1) 对草坪、树木疏剪,增强通风透光,适当施肥,对观花、观果树种增施磷、钾肥。 更换时令草花。 ( 2 清除杂草,保持环境整洁,时至梅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 3) 气温逐渐增高,天气变热,晴天做好灌溉工作,雷雨天做好排水抗涝工作。 ( 4) 做好树木防汛台前的检查工作,对松动、倾斜的树木进行扶正、加固及重新绑扎。 七月份: 高温久旱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