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造工程技术标内容摘要:

栓表面间的胶体密实,不应有夹气及其它杂物。 7) 螺栓栽埋后应保证在胶体固化期及强度增长期内不受扰动,环境温度大于 +5C0(可采用加温或保温措施),栽埋 3 天后即可受力使用。 五、 顶板钢筋绑扎 :划板筋位置线 →绑扎底铁下层钢筋 →绑扎底铁上层钢筋 → 垫垫块加马凳 → 拉通线绑扎上铁下层钢筋 → 拉通线绑扎上铁上层钢筋 → 调整墙体钢筋的位置 → 清理干净。 1) 钢筋绑扎时,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具体绑扎方法见下图, 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钢筋搭接范围内,除交叉点外,应另加三道丝扣进行绑扎。 2) 摆放顶板塑料垫块,厚度 15mm,按每 800mm 距离呈梅花型摆放,垫块摆 16 放好后应保证横、竖、斜一条线;马凳使用 Ф 12 钢筋 500mm800mm 间距一道,要求摆放均匀,整齐。 3) 顶板钢筋锚固于墙或梁内;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 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墙体竖向钢筋,并用水平定位梯子筋定位,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钢筋不位移、不超高。 六、钢 筋绑扎。 在钢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红色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 ,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短跨向下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下部主筋之下。 :下部钢筋应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应在跨中 1/3净跨范围内; ,保证梁钢筋 保护层的厚度。 第 四部分 模板施工 墙模板采用墙体外包 3mm 厚钢板一次浇筑,不单独支设模板,墙体钢板安装前检查电气预留预埋管线是否已安装到位,并已做完隐蔽验收,模板水平龙骨为双根 248。 48 钢管,间距 600mm,竖向主龙骨为双根 248。 48 钢管,间距 1200mm;模板支撑采用 248。 48 钢管加可调托顶紧。 穿墙螺栓直径为 16mm,双向间距 600mm。 17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基础 5 尺量 柱、墙、梁 3 2 标高 177。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尺寸 基础 177。 5 尺量 柱、墙、梁 177。 2 4 每层垂直度 3 2m 托线板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直尺、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2m 靠尺、楔形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楔形塞尺 顺直 2 5m 线尺 18 8 予埋铁件、预埋管、螺栓 中 心 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螺栓中心线位移 2 螺栓外露长度 + 10,- 0 9 予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5 拉线、尺量 内孔洞尺寸 + 5,- 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177。 5 对 角线 6 第 五 部分 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所使用混凝土为轻集料混凝土,设计强度 C30。 1)砼浇灌前的准备 砼在浇筑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成钢筋、模板等隐蔽、予检验收工作,现场道路畅通,模板加固好,以保证砼一次到位,为保证砼均衡供应和连续施工。 本工程所使用的陶粒应在浇筑前浇水浸泡,避免浇筑后陶粒上浮。 2)混凝土搅拌 19 ①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陶粒各个磅秤标准。 在上料时车车过磅。 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定加水量正确。 ②装料顺序:砂子 — 水 泥 — 陶粒。 ③搅拌时间:一般为 1分钟。 3)砼浇筑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浇筑时,应在顶板钢筋网上铺设木版,防止扰动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认真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保证密实性,水平结构砼表面,应拉线定位找平,以保证平整度。 在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平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免产生收缩裂缝。 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均匀虚铺 35cm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成份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高度不应大于 米,施工时采用尺杆量测进行控制,浇筑倾倒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 下料冲击模板或冲砸钢筋骨架。 第六 部分 二次结构工程 设计概况 ( 1)电影厅外围护墙主要为 2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用 M5 混合砂浆砌筑。 ( 2)圈梁、构造柱钢筋均为Ⅰ级钢筋( fyk=235N/mm2),所采购钢筋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3)圈梁、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20 工艺流程 放墙线 —— 排砖 —— 绑扎构造柱钢筋 —— 立皮数杆、拉通线 —— 砌砖 ——设置拉接筋及圈梁钢筋 —— 合圈梁及构造柱模板 —— 浇筑圈梁及构造柱混凝土—— 拆模养护 —— 砌上层砖 砌体施工 ( 1)施工前必须根据楼层净空高度、门口高度、 圈梁标高,在技术交底中画出墙身大样,主要是通过调整灰缝大小满足墙身各段标高及砌块尺寸要求,并据此设立皮数杆控制各竖向标高。 ( 2)砌筑前先按弹好的底线进行摆砖,以确定构造柱位置及,门窗洞口间砌块的布置,现场摆砖调整合理无误后,方可开始砌筑。 ( 3)砌筑前一天砌块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运输就位。 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 ( 4)砌筑前首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立皮数杆,并保证其垂直、稳固,拉通线控制砌体施工。 砌筑时上下层砖缝相互错开, 组砌方法见下图。 根据皮数杆严格控制竖向标高,坚持“三皮一吊,五皮一靠,十皮一量”,以控制砌体质量,灰缝控制在 8— 10mm之间。 ( 5)砖砌体在构造柱处留设马牙搓,先退后进,两侧对称,上下顺直以保证构造柱断面尺寸。 ( 6)砌体在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应砌成斜搓,其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 2/ 3,接搓时必须将接搓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后方可继续砌筑。 21 ( 7)砌筑施工时采用脚手管搭设操作脚手架,脚手架形式为单面单立杆,立杆间距为 2m,距墙距离为 1m,横杆步距为 ,作业层满铺钢质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