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机器人产业 )示范基地。 唐山机 器人产业基地:形成了中厚板焊接机器人、专用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管道探伤机器人、建筑清洗机器人和高压巡线机器人等 6 大类机器人产业,产业规模达到 20 亿元,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重庆机器人产业基地:已有 20 多家本地企业、 10 多家研究机构在研发生产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品, ABB、安川、 KUKA 和发那科等 10 多家世界知名机器人公司在重庆设立办事处。 2.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我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工业生产中,不同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已被大量采用,组装、拆卸机器人和加工机 器人应用占比提高,汽车行业仍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 按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指标分析, 2020 年我国每万人工业机器人拥有量为 21 台,使用密度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汽车行业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更高,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 年日本机器人密度分别为 1584 台,德国为 1176 台,意大利为 1215台,而我国只有 141 台,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若按 600 台的密度测算,我国汽车行业至少拥有 22 万台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四、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开发区“ 345”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先进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1.加快了工业机器人项目的引进。 目前,开发区已成功引进了日本那智不二越、英国伊萨焊接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 那智不二越(江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 3 亿美元,其中一期项目已于今年 3 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精密切割工具、工业机器人、液压设备仪器关键部件生产制造,工业机器人主要是焊接用、搬运用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年产量为 3500 台。 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焊接用、大型搬运用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达 1 万台,销售超过 5 亿美元。 伊萨焊接(江苏)有限公司和伊萨设备与机械制造( )有限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