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基坑的安全开挖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 ?在监测点设置相应标志,并请挖土单位注意在挖土过程中加以保护。 ?水平位移、沉降、地下水位拟每二天观测一次,当开挖速度加快或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加密观测间隔,必要时每天进行一次。 量测周期:基坑土方开挖至地下室侧壁回填。 周围道路及建筑物沉降速度不超过 810mm/d,累计沉降量≤6080mm。 5.施测技术要求 ( 1)水平位移基准网 在基坑围护结构边沿设置工作基点 P(测站点),在基坑开挖土方前,观测 A、 B、 C(两个夹角和三个边长),求得 P 点的本期坐标; 12 往后的每次观测均需求得 P点的本期坐标。 ( 2)垂直位移基准网 采用独立高程网,按一级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对 3 个水准基点BM BM BM3的高程联测,求得每个点的高程最可靠值。 ( 3)水平位移监测 采用小角法观测。 水平位移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Dd ?= ρα / d— 水平位移 ? — 两次观 测其水平角差值( ) ? — 常数,其值为 206265 D— 从测站点到观测点的距离 水平角观测限差如下: 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 6; 半测回归零差 8; 一测回内 2C 互差 13;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8。 距离采用全站仪(测距精度177。 ( 2mm+2ppm*D))监测,按二级电磁波测距精度施测。 (4)测斜 用测斜仪测量支护结构(土体)的深部侧向变形。 测量时首先将测头导轮卡置在预埋测斜导管的导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导管 13 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至孔底,记下深度标志。 当触及井底 时,应避免激烈的冲击,测头在孔底停置 5min,以便在孔内温度下稳定。 将测头拉起至最近深度标志做为测读起点,每 数,利用电缆标志测读测头至导管顶端为止,每次测读时都应将电缆对准标志并拉紧,以防读数不稳。 将测头掉 转 180176。 重新放入 测 斜 导 管中,将其滑至孔底,重 复 上述操作在相同的深度 标 志 测读 ,以保 证测 量精度, 导轮 在正反向 导 槽的 读 数将抵消或减少 传 感器的偏 值 和 轴对 准所造成的 误 差。 (5)地下水位观测 用水位计量测地下水埋深 hi,与基坑开挖前地下水的初始埋深h0比较, hi h0即为地下水位下降值,精度 为177。 5mm。 (6)沉降观测 按一级沉降观测的要求进行,高程观测仪器为 DS05 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为铟钢尺。 并要求视距长≤ 30m,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1m,视线高度≥ ,基辅尺分划读数较差≤ ,基辅尺分划高程较差≤。 水准路线环线闭合差≤177。 mm( n代表测站数)。 (7)支护结构顶沉降观测 按二级沉降观测的要求进行,高程观测仪器为 DS05 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为铟钢尺。 并要求视距长≤ 50m,前后视距差≤ 2m,前后视距累计差 ≤ 3m,视线高度≥ ,基辅尺分划读数较差≤ ,基辅尺分划高程较差≤。 水准路线环线闭合差≤177。 mm( n代表测站数)。 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稳定初始值,且不应少于 2次; 14 从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每 1~ 3 天观测 1 次,稳定后每 5~ 7天观测 1 次。 当大暴雨、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监测工作以仪器测量为主,并与日常逻视工作相结合,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监测点的 保护工作,每次监测前,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发现有位移,要按布网时的测量精度灰复。 施工中要及时观测和反馈信息,定期分析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监测报告每周报送业主和监理, 由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变化,具体测量时间、测量次数将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现场工程进度、测量反馈信息和工地会议纪要相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各监理报告,并书面报告业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十 、 基坑开挖 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 序号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1 挖方边坡 塌方 基坑开挖较深 ,放坡不够; 在有地表滞水、地下水位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使土层湿化,粘聚力降低,在土层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车辆等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根据不同土层土质和开挖深度,确定适当的挖方坡度,或设支护;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用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低至基坑以下 米;避免在靠近坡顶弃土、堆载和行驶挖土机械及车辆;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避免先挖坡脚 造成边坡失稳 治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理,作临时性支护等措施。 场地积水 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场地四周未作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方向排水坡; 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场地内填土应认真分层回填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及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15 边坡超挖 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测量放线错 误; 采 用 机 械 挖 土 , 预 留~ 米厚土层,采用人工修破;对松软土层避免各种外界机械车辆等的振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处理方法: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补或浆砌块石填补;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防止滑动;超挖范围较大,应适当改动坡顶线。 基坑(槽)泡水 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