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片生产及运输专项方案_图文内容摘要:

车12 (2)模具须放置在一个稳固的基面,水平允许误差 1mm。 (3)模具底脚与地面必须同时紧密接触,在振动成型过程不允许移动。 (4)模具放置的水平误差不符合要求时,应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按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的步骤进行调校。 (5)模具保养在机械工程师的带领下按制造商提供的方法规定进行。 (6)紧固模具螺栓必须用扭矩扳手。 (7)模具尺寸派专人使用内径千分尺控制。 (1)尺寸检测前下列项目应分别仔细检查:。 (遵守扭矩和拧紧次序 )。 .外表面和内表面必须始终干净。 并记录理论数据 .实测数据 .误差 .测量方法 .所用仪器 .测量日期及检测人。 (2)模具的校正和调整 模具的校对和调整工作必须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按以下步骤进行: 1)侧模公差不符合要求时,调整方法如下:。 ; ; ,微调调节螺栓; ; ; ; 4— 7步直到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重新焊上安全衬垫。 2)端模尺寸检查误差超出范围时,调整方法如下: ; ; ,轻轻调节螺栓; 13 ,重新拧紧轴向螺栓; ; ; 3— 6步直到模具精度满足规定要求;。 (3)模具精度见 表 421: 表 421 模具精度控制表 项 目 公 差 模具内腔宽度 177。 模具关闭后模具间隙 177。 模板平整度 177。 模具内腔高度 177。 模具内腔弧长 177。 模具精度控制 管片模具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制造精度,我们对模具的使用注重对模具的精度控制。 对模 具进行测量,每周定期对关键控制指标宽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必须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为对模具精度进行控选择高精度量制的办法主要是,组模后对合模后模具固定测点进行测量,并对成型后产品进行宽度检测,并形成记录,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观察模具的精度变化,发现问题便可及时调整。 模具定位及固定 (1)模具到场前对地面进行硬化,并对模具摆放位置进行规划,确定其位置。 (2)按照模具固定件的尺寸,在地面安装预埋螺栓。 (3)模具到位后,把模具与预埋螺栓连接,但需要在紧固前对对模具进行调平,以保证后续混凝土浇注质量。 (4)在生产阶段,要定期对模具稳固性进行检查。 钢筋骨架加工制作 (1)钢筋断料前,钢筋表面应无锈斑 、 结垢 、 油脂等有害物质。 (2)钢筋应平直 、 无局部弯折现象,成盘的钢筋和需弯曲的主筋均应调14 直。 (3)钢筋制作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断料和弯曲成型。 (4)钢筋进入弯弧机时应保持平衡,防止平面翘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缝。 (5)钢筋骨架焊接成型时必须在符合设计要求的靠模上制作。 (6)骨架首先安装在模具上,经测量调整和检验各项尺寸都符合要求后,才作为定型尺寸开料和弯曲成型。 (7)钢筋部件焊接成型时焊位必须准确,严格控制钢筋焊接质量。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及夹渣,焊接氧化皮及焊渣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8)用二氧化碳焊机加工焊接钢筋骨架,防止烧伤钢筋并消除普通电弧焊产生的焊渣,提高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 (9)钢筋加工的允许误差见表 431。 钢筋骨架的允许 误差见表 432。 表 431钢筋加工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检验 主筋长度 177。 10mm 每生产 15 环同类型钢骨架,应抽检不小于 5 根。 主筋弯折位置 177。 10mm 箍筋内净尺寸 177。 5mm 构造钢筋长度 177。 10mm 表 432 钢筋安装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检验 钢筋骨 长度 +5, 10mm 按日产量的 3%进行抽检,每日抽检部小于 3件,且每件检验 4 点。 宽度、高度 177。 5mm 主筋 间距 177。 5mm 层距 177。 5mm 保护层厚度 +5, 3mm 箍筋间距 177。 5mm 分布钢筋间距 177。 5mm 自拌混凝土 生产 搅拌站的建立 (1)搅拌机和进料配料系统 根据工程的工期、混凝土总量、日常混凝土用量等指标来配置,以能15 满足日最大混凝土用量为宜。 一台搅拌机和相关进配料系统为一条生产线 ,进料采用机械、人工配合形式。 ( 2) 砂、石堆场 堆场面积应足够大,能满足工程消耗所需,并能方便的组织进料补充;砂石分区堆放,防止混料造成混凝土级配不准;配备装载车进料并将砂石分别堆放整齐;场地要硬化,方便装载车装料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料内。 ( 3) 水池、水泥罐 一个搅拌站配 1 个水池,须能保证混凝土搅拌和机械清洗所需。 一条生产线配 2 个相适应的水泥罐,轮流使用及时补充,满足混凝土生产的需要又不使水泥积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提高管片耐久性的保证。 因为地铁隧道是永久性建筑物,必须确保其安全运行。 故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关键。 混凝土的密实度是决定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密实度越高, 则其耐久性就越好。 混凝土耐久性不仅仅与水泥浆体有关,而且与集料特性 (主要是是否会发生碱-集料反应 )以及钢筋是否被锈蚀等有关。 管片混凝土配合比及其耐久性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我们把控制最大水灰比作为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对于强度等级为 C50,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 ,可以通过控制水灰比来达到要求。 (2)混凝土的抗地下水 (抗硫酸盐 )腐蚀性能 选用有抗硫酸盐腐蚀的水泥品种; 选用硬度较高 、 结晶细密以及压碎指标高的花岗岩碎石。 选用碱含量低的减水剂。 (3)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 华南地区的集料碱活性很低,不容易发生碱-集料反应而不致产生膨胀破坏裂缝。 因此,我们基本不需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在选用材料方面已做到: 16 选用活性很低的深层花岗岩及河砂。 选用碱含量低的水泥。 控制粗集料的粒径大小 (5~ 25mm)。 (4)防止钢筋锈蚀 钢筋锈蚀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高,以及钢筋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致。 在防止钢筋锈蚀方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不含氯离子的减水剂。 混凝土施工 (1)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裂缝主要是在早期形成。 为防止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在管片生产施工过程中,采用覆盖薄膜及合理的蒸养制度以及浸水养护等办法来减少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以及干燥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控制水泥用量可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纹。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及抗裂 (密实型 )外加剂。 2)选用 C3A 和 C3S 少的水泥,其中 C3A 的含量不大于 8%。 3)选用低水化热水泥,胶凝材料不小于 410kg/m3,水胶比不得大于。 4)为改善混凝土抗裂性,水泥的含碱量 (Na2O 当量 )不宜 超过水泥质量的 %。 (2)控制混凝土的浮浆 混凝土的浮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在处理管片混凝土的浮浆问题方面,在施工中: 粗骨料要符合标准要求,并采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搅拌系统。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设计的范围内,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粘聚性,不允许混凝土出现离析或泌水现象。 在管片成型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振动点和振动时间,减少浮浆和气孔。 (3)混凝土抹面 混凝土 达到初凝时,可打开面板进行抹面作业,目的是对外弧面进行修饰,确保弧度,消除收缩裂纹,提高表面光洁度。 混凝土抹面分为:粗抹面 、 中抹面和精抹 面。 17 (4)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 地铁工程是百年工程,所以管片除需要足够的强度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耐久性,才能满足设计需求,而较好密实度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之一,所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在管片生产中十分重要,其保证措施如下 :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除考虑混凝土强度 、 和易性的同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降低水化热 ,减少收缩裂缝 ,提高密实度 ,采用合理的减水剂和引气剂 ,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 ,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混凝土的运输过程应该顺利,如果运输时间超过限制,应立即报废,不能用于管片生产。 混凝土浇注阶段应加强振捣作业控制,混凝土浇注每片模具的 1/3时,开始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直至浇注完成,并通过观察,发现混凝土表面无微小气泡逸出,则停止振捣。 同时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对钢筋笼骨架和端模处着重振捣。 管片 、口字件 养护 (1)管片 、口字件 成型后,按规程进行光面,再将顶板合上,在模具外围罩上一个紧密不透汽的帆布套。 (2)顶板作为支架支承帆布套。 顶板不能与混凝土面接触,并有 10~15cm 的距离,让蒸汽在此空间流动。 (3)帆布套脚应紧贴地面,压上重物,不让蒸汽跑出。 (4)从下部通入蒸汽,布套外侧顶部留有测温孔。 (5)每小时测温一次。 、口字件 蒸养规程 (1)从成型到输入蒸汽此段时间为静停时间,静停时间不得少于 2小时。 (2)为防止因温度升高使混凝土各组分膨胀损害内部结构,在自然温度下,每小时升温 10~ 15℃ ,禁止超过 20℃。 (3)蒸养温度 55~ 60℃,最高不得超过 80℃。 (4)分两班进行蒸养,每班 12小时,设专人负责。 (5)每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并及时调整汽量,控制温度。 (6)混凝土用吸盘脱模强度 15MPa。 18 (7)初期蒸养与混凝土试件同步进行, 由试验室配合,以便调整蒸养曲线。 (8)坚决执行降温制度,未达到规定的降温时间禁止脱模。 降温方法是,到达规定的蒸养时间后关上供汽阀,部份掀开帆布套,让模具和混凝土自然冷却 1小时后再全部揭走汽套,再过半小时才允许脱模。 管片 、口字件 蒸汽养护情况如图 所示。 图 蒸汽养护曲线图 在降温阶段会引起混凝土失水 、 表面干缩。 为防止因内外温差过大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导致出现温差裂缝。 所以蒸养完成后要降温 小时后才允许脱模。 必须严格执行。 管片出模后要加强水养护,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增长。 、口字件 养护规程 (1)管片 、口字件 混凝土浇注完成并光面后进行蒸汽养护。 (2)管片 、口字件 达到拆模强度起吊并按生产日期及型号进行编号后吊入水池进行水养护,水养护时间至少 7天,并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3)管片 、口字件 水养护完毕后吊至储运场存放,储运场地应坚实平整,存放时管片内弧面朝上平稳地置放整齐,垫木应上下成一直线 (垫木底层采用 1500长 120宽 120 高,其他层每层 4块 300长 120宽 120 高 ),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4层。 60 h 静停 升温阶段 2~ 3 小时 恒温阶段 降温阶段 ℃ 20 4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