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庄小区c区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16 通球试验:系统通水试 验进行后,对每根立管和水平干管进行通球试验,球体不小于管径的 2/3,投球后管道通畅无阻为合格。 污水管采用不燃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外缠 W38 防潮防腐贴面。 地漏低于地面 5mm,地漏水封不小于 50mm;洗面盆下水甩口高于地面 50mm, 距净墙 120mm;蹲便器下水甩口距净墙 620 mm,座便器下水口距净 420 mm,墙高于地面 10 mm。 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相距不得小于200 ㎜;污水管起点设置掏堵,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 400 ㎜。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 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最大距离见下表: 序号 管径 ㎜ 间距(米) 清扫装置 1 5075 12 检查口 2 5075 8 清扫口 3 100150 15 检查口 4 100150 10 清扫口 5 200 20 检查口 在转角小于 135186。 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反时,应采用 45186。 弯头或 45186。 三通连接,并应在垂直管道顶部设置检查口。 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楼内排水管采用 A 型机制柔性铸铁排水管,采用 法兰连接。 17 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 45186。 三通或 45186。 四通和 90186。 斜三通或 90186。 斜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 45186。 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 4 倍管径的 90186。 弯头。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应采用 45186。 三通和 45186。 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的顶部设置清扫口。 立管安装首先按设计坐标标高要求校核预留孔洞,洞口尺寸可比管材外径大 50100mm,不可损伤受力钢筋。 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搭操作平台。 将预制好的管 段移至现场,安装立管时,两人上下配合,一人在楼板上从预留洞中甩下绳头,下面一人用绳子将立管上部栓牢,然后两人配合将立管插入承口中,用支架将立管固定,然后进行接口连接。 A 型柔性接口连接,安装前必须将承口插口及法兰压盖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在插口上画好安装线,一般承插口之间保留510mm 的空隙,在插口上套入法兰压盖及橡胶圈,橡胶圈与安装线对齐,将插口插入承口内,保证橡胶圈插入承口的深度相同,然后压上法兰压盖,拧紧螺栓,使橡胶圈均匀受力。 管道安装时三通口中心必须符合要求,厨房厕所须安装止水环,保证止水环在板洞中位置,止水环可用成品或自制,即可堵洞,临时封堵各个管口。 排水立管管中距净墙面距离为 100120 mm,立管距灶边 18 净距不得小于 400mm,与供暖管道的净距不得小于 200mm,且不得因热辐射使管外壁温度高于 40186。 管道穿越楼板处为非固定支承点时,应加装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内径可比穿越管外径大两号管径,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mm(厕厨间),居室 20mm。 支管安装时,应先按照管道走向支吊架间距要求载号吊架并按照坡度要求量号吊杆尺寸,将预制好的管段 套好吊环,把吊环与吊杆用螺栓连接牢固,将支管插入立管预留承口中,拧紧螺栓。 安装连接卫生器具的短管一般伸出净地面 10mm,地漏甩口低于净地面 5mm。 根据管段长度调整好坡度。 合适后固定卡架,封闭各预留管口和堵洞。 在连接 2 个及 2 个以上大便器或 3 个及 3 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装置。 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如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经常有人活动场所应使用铜制清扫口,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 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 不得小于 400mm。 经常有人逗留的屋面上透气帽应高出净屋面 2 米,并设置防雷装置;非上人屋面应高出屋面 300mm,必须大于本地区最大积雪厚度。 管道支架安装 立管穿越楼板处可按固定支座设计;管道井内的立管固定支座,应支承在每层楼板处或井内设置的刚性平台和综合支架上。 19 层高小于等于 4m 时,立管每层设一个 U 型支架,横管穿越承重墙处可按固定支架设计。 固定支座 的支架应用型钢制作并锚固在墙或柱上;悬吊在楼板、梁或屋架下的横管的固定支座的吊架应用型钢制作并锚固在承重结构上。 悬吊在地下室的架空排出管,在立管底部肘管处应设置托吊架。 灌水试验 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闭水试验。 暗装的干管、立管、支管必须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应分层分段进行。 试验标准,以一层结构高度采用封闭管口,满水至地面高度,满水 15 分钟,再延续 5 分钟,液面不下降,检查全部满水管段管件、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通球试验 立管通球试验应由屋顶透气口处投入不小于管径 2/3 的试验验球应在室外第一个检查井内临时设网截取试验球,用水冲动试验球至室外第一个检查井,取出试验球为合格。 4 、雨水系统 施工流程 安装准备 —— 预制加工 —— 干管安装 —— 立支管安装 —— 配件安装 —— 卡架安装 —— 灌水试验 施工要求 室内雨水管采用 热镀锌钢管,法兰连接。 20 雨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间距横管不大于 2 米;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 4 米,立管可安装 1 个固定管卡,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蹲或采取固定措施。 雨水管道最小坡度应符合下表: 管径㎜ 最小坡度‰ 100 8 125 6 150 5 200400 4 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和冷凝水管道相连。 雨水立管距后墙 120160mm。 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 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处严密不漏。 连接管管径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得小于 100mm. 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作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为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管水 1h 不渗漏为合格。 给水、中水、热水系统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图 纸及技术交底,核对预留空洞尺寸是否正确,将管道坐标、标高位置划线定位。 找出管道穿楼板墙体的中心位置,从上至下吊线,修整预留洞口。 根据图纸要求将预制好的管道做好防腐。 干管安装时,将预制好的管道运到安装部位按编号依次排开。 管道进行法兰连接时,须将被破坏的镀锌层进行二次镀锌。 安装前清扫管膛,安装完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 21 无误。 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封堵。 立管安装时根据图纸位置上下配合,找正找直后拧紧螺栓。 雨水斗安装时根据建筑屋面做法校核预留孔洞位置,确定雨水斗坐标标高,稳装雨水斗找平找正,固定牢固,做好雨水斗封堵。 5 、给水、中水、热水系统 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 —— 预制加工 —— 支吊架安装 —— 干管安装 —— 立管安装 —— 支管安装 —— 管道试压 —— 管道保温刷漆 —— 管道通水 —— 管道冲洗 —— 管道消毒(给水系统) —— 系统调试 施工要求 给水、中水、热水干立管均采用内衬塑钢管,快接件连接。 户内给水管道采用 S5 系列 PERT 塑料管材,热熔连接;户内热水管道采用 系列 PERT 塑料管材,热熔连接;户内中水管道采用 PE 塑料管材,热熔连接。 户内均管道敷设于垫层内。 给水、中水横管应有 — 的坡度坡向泻水点。 给水、热水立管和装有 3 个或 3 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应装有可拆卸的连接件。 立管穿楼板处加设钢套管 ,套管下边与楼板齐平 ,上面比地面高 50 mm,套管比管径大两号 ,间隙处采用油麻密封膏填实。 给水、中水管道进行立干管试压,试验压力低区为 ,高区为 MPa, 10 分钟压降不超过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 22 检查,管道无渗漏为合格。 户内给水、中水管道进 行试压,试验压力低区为 ,高区为 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压降不超过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 倍稳压 2h,压降不超过 MPa,管道无渗漏为合格。 给水、中水系统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低区为 ,高区为 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压降不超过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 倍稳压 2h,压降不超过 MPa,管道无渗漏为合格。 系统安装完毕后管道进行冲洗试验,试验介质采用自来水,冲洗流速不小于 ,冲洗至进 出口处水色一致,无任何杂质为止。 系统做通水试验时,按系统的 1/3 配水点同时开放,各排水点通畅,接口处无渗漏。 给水管道冲洗、通水后,将管道内的水放空,各配水点与配水件连接后,进行管道消毒,向管道系统内灌注消毒溶液,浸泡24h 以上。 消毒结束后放空管道内的消毒液,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管道,至各末端配水件出水水质经水质部门检验合格为止。 给水、中水、热水系统施工工艺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作好标记,确定管道支吊架位置。 按照厂家操作说明和 施工图纸预制加工给水、中水、热水管道。 23 按不同管径和要求设置相应管卡,位置应准确,埋设应平整。 管卡与管道接触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 固定支架、吊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不得产生弯曲变形等缺陷。 管道支架安装间距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规定。 干管安装时根据图纸将预制好的管道进行组装,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阀 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立管安装, 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校核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 安装后用线坠吊直栈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支管甩口均加好临时封堵。 快接件安装时根据厂家技术说明书作好技术准备工作,切下所需要的管段,保证其端面与轴线垂直,端口无毛刺,干净整洁。 管口端面至滚槽的中心距离即槽深尺寸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 之后将螺母套入管材,再将卡环装入已滚好的槽内,依次装入垫圈及密封环,将装好附件的管材装入管接头,用专用扳手将螺母拧紧在管接头上。 户内管道采用热熔连接,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 热熔工具接通电源,待达到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热熔。 加热时,管材应无旋转地将管端插入加热 套内,插入到所标识的连接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并达到规定深度标识处。 达到规定的加热时间后,必须立即将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和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沿管材与管件的轴向直线均匀地插入到所标识的深度,使接缝处形成均匀的凸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