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隧道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点,并做好相应的保护,并记录各观测点初始值。 根据测绘院所提供的标高控制点,对开挖过程中所挖至标高进行控制,防止超挖。 施工生产准备 a、施工用电:保证 100KA 的用电量,施工单位基坑周边分设 5 个主控配电箱,开关容量不低于 100A。 b、施工用水:提供的水源要满足消防要求。 施工用水对水压有要求,基坑周围应设多个供水点,供水半径小于 50m。 c、置原料堆放场地,加工 场地,组织工程用料。 d、装及调试机械设备。 e、 按所需材料规格和要求及时提出材料计划,并确定材料来源、组织材料进场。 7 主要施工方法 基础降水 降水施工及说明 根据场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基坑降水方案拟采用管井方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疏干地下水,以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降水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支护施工采取相应措施,采用井点集中降水的方法,进行辅助降水。 管井布置 ,井管外径 ,内径 , 钻孔直径 ,井深 12m 左右。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沿基坑开挖上口线向外 1m,进行布置降水管井, 如降水井如有部分处于施工道路上,为保证道路畅通,此部分降水井可做成暗井形式,井口用铁板封口,并做好标记。 降水井的排水管埋入地下或断开。 降水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 降水施工方法 A、管井成孔方法采用循环钻机泥浆护壁成孔。 井位、井孔直径、深度井管符合设计要求,孔深大于设计深度。 B、井管安放前清管,用压缩空气洗井或用吊桶反复 上下取出泥渣洗井。 C、无砂砼管过滤部分放置在含水层适当的范围内,接头对正,管口高出地面 ~。 D、填充砾石滤料,粒径为 3~ 8mm 砾石,符合级配要求,杂质含量不大于3%,不使用机械填充,以防分层不均匀冲击井管,砾石从底填到井口下 左右,上部用粘土封口。 E、安设水泵前,按规定洗井,采用压缩空气洗井直至洗清干净,洗井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并封口后 8小时内进行。 F、安设水泵前对水泵本身及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检查,合格后放可下设。 上部要与井管口固定牢固。 G、降水期内按要求定时测量动水位,每天至少观 察两次,并做好记录。 井井点测量定位 钻机就位 吊放井管 钻孔 降水完毕拔井管 下设潜水泵抽水 洗井 挖井口、安护筒 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 封井 回填井底砂垫层 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采用间隔抽水方法并保证基坑对称同时抽水。 H、使用完毕后所留井孔用砂砾填实。 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的基本要求: 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季节施工的有关规定。 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验收工程质量等级。 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要求的验收程序、验收项目,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做好自检各申报验收,并交验各种资料,填报各种表格。 材料要有检验合格证书。 建立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各项工作按 照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执行。 分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降水工程 降水质量保证措施 对施工过程实行“三检制”,现场设专职质检员。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 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作好记录。 主要工序实行专项控制,责任到人。 疏通现场排水设施,抽出水要经过沉淀方可排到市政管道以防回水。 排水管无漏水渗水现象。 基坑边坡监测方案 8. 1 监测目的 本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基坑变形和周边建筑设施的变形,为确保 土体 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 竖井及隧道的 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基坑施工过程中需对边坡及周边建筑设施进行水平位移、沉降等变形监测。 8. 2 监测项目 基坑边坡水平位移。 基坑周边相邻较近建筑、道路、管线、设施的变形。 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点设置 在基坑及隧道开挖方向设置监测点,观测点间距为 25m。 监测点制作 监测点观测点距离宜为 20~25m;观测点位置固定。 可采用长钢筋垂直击入地面,周围用混凝土硬化固定。 监测点保护 监测点应用红油漆圈出标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扰动或破坏,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监测方法 采用 J2 光学经纬仪来进行观测, 监测方法亦为“视准线法”,即测量读取视准线与钢钉的垂直距离,定为初始值(一般用经纬仪正倒镜 4 次读数取中数,初始值应测 2 次以上,以保证无误)。 以后每次测值(即视准线与钢钉的垂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值即为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量值。 用水准仪进行精确水平测量,其差值即为沉降量。 观测周期 1)基坑土方开挖前确定初始值。 施工期 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量一次,每天至少观测一次,作好记录。 在开挖施工完毕后,监测位移观测表明处于稳定状态后,观测时间可减少为每 3 天一次;一周后可改为每 7天观测一次; 15 天后,可改为宏观观测;基坑回填完毕后,即终止观测。 2)测量组人员配置 观测: 1 人 校核: 1人 边坡变形监测报警值 变形监测报警值为开挖基坑深度的 3‰(变形预警值按 18mm 控制)。 相邻建筑物变形处理预备措施 当相邻建筑物沉降量接近或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封闭掌子面停止施工,并及时跟进注浆工序,保证后背 充实。 同时上报项目部邀请相关问题专家采取科学、有效、可行的加固方法,在最短时间内遏制变形量的继续增加。 监测管理 各监测点和基准点要严格保护并做明显标记。 基坑变形监测点采用混凝土平台保护,施工过程严禁破坏。 监测应定人、定仪器、定时进行,不许漏测,开挖接近时,应加强监测,每天至少观测 2 次。 对监测数据应如实记录,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和评定,并根据变形趋势作出预报。 监测中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提交变形资料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监测完毕后,提交完整监测资料。 安 全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措施 严格按照 O。电力隧道工程降水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检查电动机碳刷与滑环间的压力,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触头间的压力,是否符合各自的规定,加压力过大或过小应予以调整。 检查操纵室、电气元件内部接线情况,如有松动或脱落等现象应予以消除。 电阻器叠装时 不超过 4 箱,挂装时应不超过 7 箱,以免电阻过热。 电阻器应沿着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电阻元件应平行于起重机运行方向),以减少振动和利于通用。 角钢或圆钢滑线在安装前应校直,安装时应保持水平。
禁交叉作业。 工作吊篮应有 23工人操作,可以相互配合。 吊篮内载荷应大致均匀,严禁超载。 操作吊篮人员必须经过我公司专门培训、考试、发证,持证上北京金飞天虹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岗,尤其应掌握应急措施。 尤其在施工人员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必须通知我公司派人培训。 上篮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吊篮上下运行及停在空中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将安全带扣在自锁器上,自锁器扣在保险绳上。 (自锁器由我公司提供)
、站内国 外一次设备的厂家培训、继电保护的厂家培训、 x州电力培训中心、华东电力培训中心的仿真机培训,也到过 xx省 500kvxx 变、 xx省第一座自动化变电站 500kvxx 变进行了几个月的实地学习。 因为我对计算机的熟悉,我还被领导派遣到南瑞参加计算机 rd800 系统的学习以及到上海惠安公司和远动人员一起学习监控系统。 2020年 5月我通过了 200kvxx 变的正值考试
电力 11 专业知识,基本掌握相关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对于电专业员工,开展为期 1 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相关专业中级工要求的操作技能。 8)班组新员工,要进行班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上岗见习。 对连续未参加工作三个月以上的人员,要重新继续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培训管理 1) 全面推行 培训积分 制,引导班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培训和业务学习,主动提升岗位能力。 ( 1)
4 0 0 1R96 . 2 KC3104R 1 030KV53 D G 6 CR 1 16 . 2 KV D 41 N 4 0 0 1C4104V D 51 N 4 0 0 1V63 D G 6 CR 1 247C5474VD61N4001TPV D 71 N 4 0 0 1V D 81 N 4 0 0 1UbUc图1 14 锯 齿波触发电路 12 压 Uct=0 时脉冲的初始相位。 4)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