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拆除安装方案内容摘要:

纵向拉连。 弯头保温无成型制品时,可将直管壳加工成虾米腰敷设。 d、封头:大型封头的保温,可将板状制品加工成扇形块,多层保温应错缝敷设。 捆扎材料一端系在活动环上,另一端系在切点位置的固定环或托架上,捆扎成辐射形扎紧条。 必要时可在扎紧条间扎上环状拉条,相互呈十字扭结扎紧。 e、 拼砌法施工:拼砌法是用块状保温制品紧靠 烟道 外壁砌筑的施工方法。 拼砌可分为干砌和 湿砌。 干砌是将保温块沿钢结构与构件排列,缝隙可用散棉填实,拼砌法可以说是最为传统的一种保温方式,该法常用于保温,保温层砌筑。 25 金属护壳常用搭接型式 100~150 50~100 40 10 50100 f、可拆卸式保温层施工:可拆卸式保温层是一种用于需要保温,同时又需要检查维修部位的保温结构。 4)可拆卸式保温层使用部位: a、需要维修拆卸的管段法兰、阀门、过滤阀等。 c、可拆卸式结构的形式:可拆卸式结构的保温层宜为二部分的组合形式,其尺寸应与实物相适应。 5)施工要点: a、 法兰部位:靠近法兰连接处的保温层,应在管道一侧留有螺栓长度加 25mm 的空隙。 c、装配:金属护壳内的保温层 ,应采用 岩 棉制品衬装时,下料尺寸应略大于壳体尺寸,装设时应平敷、挤实;当里层采用铁丝网铺衬时,应将衬毡保温层压实后,用尖钉倒扣铁丝网,使衬毡紧贴在金属护壳上。 c、多层保温的伸缩缝:对中低温保温的多层伸缩缝,可不必错缝;对高温保温时,各层伸缩缝必须错开布置,其各层间的错缝距离不宜大于 100mm。 6)金属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方法: 外护板搭接的几种形式: a、常用板材:本工程的金属保护层用板材是铝合金压型 板 , 26 其板厚常用 ㎜。 b、管道保温保护层施工:直管段:直管段金属护壳的外围周长下料应比保温 层外用周长加上 30~50mm。 护壳环向搭接一端在压出凸筋,较大直径管道的护壳纵向搭接也应压出凸筋,其环向搭接尺寸不得少于 50mm。 c、弯头:管道弯头部位的金属护壳根据管径大小采用 5 节或 3节折弯形式,管径很小时可采用对折直角弯头。 其弯头护壳环向与纵向接缝的下料数量应根据接缝型式计量确定。 d、水平管接缝:水平管道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向低处,即由低位向高位逐段施工。 其纵向接缝宜布置在中心线的水平面下方 150~450 处,缝口朝下。 如管线侧面或底部有障碍物,终向接缝可移至管道中心线的水平面上方 45 度 以内。 e、垂直管接缝:垂直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敷设应由下向上进行,环向接缝应上板盖下板,且在根据垂直管长度分段将外护壳固定在支撑件。 f、弯头搭接:弯头与直管段金属护壳应按下列尺寸搭接:高温管道为 T5~150mm;中、低温管道为 50~ 70mm,且搭接部位不得固定。 成品保护措施。 对材料、压型钢板的堆放应平稳,垫木之间的距离不应使构件产生变形。 g、加强各专业施工之间的协调,尽量避免保温成品二次的局部或大面积拆装,若必须拆除,应办理委托单,由保温专业人员施工,以保证质量。 h、油漆不得落在安装好的保温面板上,以 免造成二次污染。 27 7)保温层的检查: a、检查保温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支承件不得外露,其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及平壁的金属保护层必须设置防滑坠支承件。 自锁紧板不得产生向外滑动。 b、检查保温方式和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厚度检查可采用针形厚度计,也可采用钢探针。 检查时,应在管道周围四个相对应点上将钢探针垂直刺入,直达到管壁上,再用钢尺度量厚度,读数精度要达到177。 1 ㎜。 对于水平敷设的管道,应选择与管道轴线成水平位置的两个点来戳刺保温层,然后测量厚度,厚度允许偏差 10~ 15%。 c、质量检查的取样布点为:设备每 50 ㎡、管道每 50m,应各抽查三处,其中有一处不合格时,应就近加备取点复查,仍有1/2 不合格时,应认定该处为不合格。 超过 500 ㎡的同一设备或超过 500m 的同一管道保温工程验收时,取样布点的间距可以增大。 d、保温层容重的检查应现场切取试样检查,对缝毡类保温层,其安装容重允许偏差为 10%;对板、管壳类保温层为 5%。 e、保护层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发丝裂纹除外),表面应平整光洁,轮廓整齐,并不得露出铁丝头。 、金属保护层 ① 不得有松脱、翻边、豁口、翘缝和明显的凹坑。 ② 管道金属护壳的环向接缝,应与管道轴线保持垂直。 纵向接缝应与管道轴线保持平行。 设备及大型贮罐金属护壳的环向接 28 缝与纵向接缝应互相垂直,并成整齐的直线。 ③ 金属护壳的接缝方向,应与设备、管道的坡度方向一致。 ④ 金属保护层的椭圆度(长短轴之差),不得大于 10mm。 ⑤ 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施工说明 : 1)保温施工前应对所用保温材料作质量检验。 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 19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 1993)进行。 2)保温施工期间,切忌保温材料受潮。 尤其是室外保温。 应在晴天施工,做到主保温层和保护层同时进行,并有防雨应急措施。 5)流量测量装置、阀门、伸缩节、可拆卸法兰等处的保温做成可拆式结构,以满足运行检查和检修需要。 6) 烟道 需焊接φ 46mm 的钩钉,钩钉间距为 200 至 300mm。 法兰附近的钩钉可适当增加,并注意不得妨碍维护和检修。 当壁厚等于或小于 4mm 时,钩钉焊接固定应在设备和管道严密性试验前进行。 7)垂直管道为支承保温层重量,每隔 3m 装设一个承重托架,其宽度比主保温层厚度小 10mm,当管子不准焊接时可采用夹环或按设备技术文件进行。 若已有钩钉,可不设托架。 8)膨胀伸缩缝和膨胀间隙 a、法兰连接处,须留有拆卸间隙,长度以能拆卸螺栓为准,一般为螺栓长度加 2030毫米。 间隙中应添满软质保温材料。 b、管道补偿器和支吊架附近的保温结构应留有足够的间隙, 29 使得管道热胀冷缩时不致破 坏保温结构。 c、两根相互交叉或平行的保温管道,其膨胀方向或介质温度不相同时,保温层之间留 10~ 20 毫米的间隙。 弯头部位保温设二处伸缩缝,缝宽 10~ 15mm,间隙用软质保温材料填满。 d、分层保温保温层厚度大于 80 毫米时,保温层应分层敷设,每层厚度应大致相同,内外层接缝应彼此错开,层间和缝间不得有空穴。 纵向错缝 15 度,环向错缝不大于 100mm,水平管道外层纵向保温缝应避免在管道顶部。 烟道保温结构的施工: 烟道的保温结构只给出所需材料量。 此处给出留置空气层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 在平壁面与保温结构之间留有 厚度略低于加固肋板高度的空气层,并每隔 2m~ 3m 长砌置宽度约 150mm~200mm 的硬质保温板,作为防止对流带。 硬质保温板固定在Φ 4~Φ 6 的销钉和垫圈上,而后沿加固肋板点焊钢筋网,主保温层用铁丝网绑扎在钢筋网架上。 净烟道压型钢板固定檩条的做法和原烟道不同,可参见附图示意现场制作。 软质保温材料施工要点: 采用软质保温材料时,应掌握材料的压缩比值。 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缝与环缝包扎严密, 梆扎铁丝可采用 20~ 18镀锌铁丝,铁丝间距应匀称,松紧一致。 金属护壳施工要点: 软质保温材料的金属保护 层纵向接缝采用搭接。 搭接缝用抽芯铆钉固定,间距宜为 200 毫米左右。 保温层外径大于 600 毫米的金属护壳,纵向搭缝做成凸筋结构,用抽芯铆钉固定,施工中 30 钻孔宜用手提电钻,禁止用冲孔或其它不适当的方式安装螺钉。 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采用搭接,搭接尺寸不得小于 50 毫米,搭接缝用抽芯铆钉固定,间距宜为 200 毫米左右。 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设置在管道的侧面,水平管道的环向接缝应按坡度高搭低茬;垂直管道的环向接缝应上搭下茬。 金属保护层应有整体防水功能,金属保护层应采用嵌添密封剂或胶泥严缝,安装钉孔应采用环氧树脂堵孔。 露天支 吊架管部穿出金属保护层的地方应在吊杆上加装防雨罩。 直管段上为热膨胀而设置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应采用活动搭接形式。 活动搭接余量应能满足热膨胀的要求,且不小于100mm,其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软质保温材料,活动环向接缝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介质温度(℃) 100 100— 320 320 间距 m 7— 10 4— 6 3— 4 C、烟道内衬玻璃鳞片防腐 喷砂除锈 技术要求 喷砂采用金刚砂或铜矿砂。 施工环境温度宜 10℃ 30℃,空 31 气相对湿度小于 85%,同时要求基体金属表面温度应大于露点温度 3℃以上。 粗砂须被检验以保证可溶性氯盐不超过 30ppm。 喷射处理工艺参数: 压缩空气工作压力: 68kg/cm2;喷射角:磨料喷射方向与工作表面法线之间夹角以 15176。 ~ 30176。 为宜;喷射距离:喷嘴离工件距离要求 100 mm 300mm;磨料粒径: 1465 目。 压缩空气质量:喷射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保证压缩空气清洁、干燥、无油,压缩空气应经下述 方法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将喷嘴对着白纸吹半分钟,不见油和水的痕迹,则可认为基本符合要求。 喷砂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将非喷砂工作面遮蔽保护。 保证在现场喷砂除锈施工过程不对现场造成污染,为避免现场的污染,喷砂除锈应采用金刚砂或铜矿砂并应采取必要的防尘、除尘措施。 ,应用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吹扫表面浮尘和碎屑。 清理后的表面不得用手触摸。 涂装前如发现基体表面污染或返锈,应重新处理到原除锈等级。 磨料应符合 GB64846487 的规定。 为保证粗糙度达到 60um~80um(即:喷砂至金属白色, 完全清除氧化皮、锈及其它杂质,残留仅为斑点或条纹阴影)),择磨料粒径 mm。 喷砂作业的安全与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带空气分配器的头盔面罩和防护服手套和耳塞。 头盔上的面罩玻璃要经常更换,保证良好的能见度。 保证保持其工作现场的清洁,但不得使用对设备和建筑有损害性和二次污染的清洗剂或工具。 划清工作区与安全区,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线以内禁止无防护 32 的人员进入防腐施工作业区域。 清理或贮存易燃有害物品时,事先应清除干净并经分析合格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容器,作业时应配置通风装 置。 作业前操作工应先检查软管、接头、空压机、喷砂机等,在没有破损和故障后方可使用。 施工人员衣着应一致、整洁,进入现场必须佩带胸牌。 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上岗熟练工人。 在需要登高的场合,配备脚手架,喷砂软管要固定在垂直面上,以减轻喷砂工的劳动强度,当现场需要防止磨料飞散时,就搭建临时工棚。 喷砂软管能导走静电,例如采用含碳黑量较高的橡胶管、普通空气软管可考虑用细金属线缠上并接地把静电导入地下,这在登高喷砂作业时尤要重要,因为当作业人员受到静电冲击时,会造成坠落事故。 喷砂作业 的辅助操作人员,可选用阻尘率高,呼吸阻力少,重量轻的过滤式防尘口罩。 施工现场须合理配置雨棚和挡水板,防止雨水和灰尘进入容器。 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氧化皮、铁锈、涂料涂层和异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喷砂除锈检查合格后,应在 8h 内完成质量检查及第一道底漆涂装。 喷射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呈均匀的粗糙度,除钢板原始锈蚀或机械损伤造成的凹坑外,不应产生肉眼明显可见的凹坑和飞刺,要求达到的粗糙度的值为 4075μ m。 喷砂采用的压缩空气应干燥洁净,不得含有油污和水分, 33 并经以下方法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将白布和白漆靶板置于压缩空气流中 1min,其表面用肉眼观察无油、水等污迹。 喷砂的砂粒采用 金刚砂或铜矿砂 ,干燥洁净、无油污、杂物;含水量应小于 1%。 ( 6)喷砂施工工艺指标如下: 喷嘴入口处空气压力: 68kg/cm2 ; 喷嘴直径:≥8mm; 嘴射角: 15176。 ~ 30176。 ; 喷距:80200mm。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1 柴油空气压缩机 10m3/min 2 电动空气压缩机 10m3/min 3 油水分离器 4 除锈喷砂机 3m3 5 轴流通风机 6 表面粗糙度标准图片 一套 7 汽车 5T 8 吊车 16T 九 、玻璃鳞片施工工艺 玻璃鳞片衬里施工工序(见下页): 中 间检查及修补 第二遍鳞片 胶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任务书,施工准备会 脚手架架设 设备检查 表面处理 涂刷 2 道底漆 第一层鳞片胶泥 第一遍鳞片 胶泥胶泥 涂料 34 玻璃鳞片特性 :玻璃鳞片在涂层中基本处于平行紧密排列,形成层层屏障,对基材起到长期保护作用具有防锈能力强,性能稳定,遮盖力强,漆膜平整、坚韧、封闭性好,抗渗性能优,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热 、耐水、耐碱、耐化学腐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