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十二五20xx20xx年房地产业发展规划报告25页区域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外来旅游者的休闲娱乐需求,依托区内已具雏形的风景区和各类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地产。 依托渝北区内 4A 级风景区的统景温泉风景区,国家 3A 级景区张关水溶洞风景区,国家 3A 级景区碧津公园、巴渝民俗文化村,以及排花洞风景区,玉峰山、华蓥山、南天门三大森林公园,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龙兴古镇,鹿山、沙坪、回兴的生态旅游景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地产、乡村旅游地产和工业旅游地产。 第九节 具体目标 一、住宅地产需求量 “十二五”期间,渝北区(含北部新区)聚集人口达到 250 万人,北部新区占大约 15%,因此,“十二五”期间除北部新区外渝北区聚集人口达到 万人,人均居住面积 35 平方米,住房建设总量为 3016万平方米,其中中高档商品住房 1200 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 500 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1316 万平方米。 按照渝北区中高档住宅容 积率 ,普通商品住房容积率 ,保障性住房容积率 计算,住宅用地需求总量为 公顷。 其中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需求为 1000 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需求为 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为 公顷。 二、商业地产需求量 “十二五”期间,非居住类商品房占商品住房比例为 40%,人均商业面积为 平方米,全区商业用房等非居住类商品房的需求量为 1027 万平方米,按照商业地产容积率 计算,商业用地需求量为 205 公顷。 三、工业地产需求量 “十二五”期间每年工业 GDP 年均增长 31%,每年新增亿 元工业用地量为 公顷,工业用地需求总 量为 4867 公顷。 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需求量预测详见附件。 “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小计 房地产用地 住宅 地产 商品住房 公顷 200 300 400 100 198 1198 保障性 住房 公顷 80 100 150 60 48 438 商业地产 公顷 30 50 60 40 25 205 工业地产 公顷 600 800 1400 1200 867 4867 房地产开发 商品 住房 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400 600 400 200 100 —— 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300 300 500 400 200 1700 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00 250 400 300 300 1450 保障性住房 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500 400 200 150 66 —— 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150 200 500 300 166 1316 非居住 施工面积 万平方 300 400 200 100 27 —— 类商品房 米 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150 200 350 200 127 1027 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80 180 250 150 200 860 房地产市场 高中档住房比例 % 20 25 30 35 40 —— 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 % 100 100 100 100 100 —— 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 % 85 90 95 95 98 —— 第五章 房地产发展布局 第十节住宅地产布局 围绕打造西部宜居城区目标,着力提升住房品质,优化房地产业布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市场供给,注重开发中高档商品住房,引导开发建设一批生态、节能、智能、低碳环保高品质住宅地产。 一、商品住房布局 (一)高档商品住房布局。 抢抓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机遇,结合“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的建设,秉持生态环保、低碳运行、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开发依山、临湖的高档楼盘。 主要布局在“两城三区”,即:空港新城、悦来新城和台商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现代农业园区。 —— 空港新城高档住宅区。 以紧密结合打造“空乘之家”和“绿色建筑示范区”为 重点,布局三大核 心宜居片区,即:沿宝圣湖一带,培育文化型宜居片区;观音湖片区立足总部基地业主开发建设高档住宅,形成外向型宜居片区;鹿山组团一带建设一批高档生态别墅群,打造重庆主城最佳宜居片区。 —— 悦来新城高品质生态住宅区。 紧密依托会展中心、会展广场及公园的建设,重点发展高品质的生态住宅区,布局为“一核一带”,即:以悦来街道为核心,依托东侧两路老城区,建设中高档层次住宅;在嘉陵江沿江地带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态环保型住宅小区。 —— 台商工业园高档住宅区。 依托北连保税港区、南邻水港功能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端住 宅业态建设,在回兴组团、石坪组团建设文化型、生态环保的高档住宅区。 —— 保税港区高档住宅区。 依托保税港区的建设,在多宝湖及东方红水库周边构建中高档商品住房,同时沿着空港工业园西北片区形成高档住宅带,以满足商务人士的居住需要。 —— 农业园区生态宜居住宅区。 尊重自然原生态及现代田园撑死开发理念,核心区全力打造集高等教育、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山地特色的联排别墅、毗邻别墅及花园洋房等高品质的生态宜居住宅小区。 (二)普通商品住房布局。 按照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要求,结合公共空间优化及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 工程,稳步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主要布局在“两区六镇一线”,即两路老城区、龙溪城区及洛碛、统景、大盛、大湾、茨竹和兴隆等重点镇和公共交通沿线。 —— 两路老城区住宅区。 结合旧城改造,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以碧津公园为核心打造文化型宜居区;以双龙湖、双凤桥街道为双轴,分别打造节能、环保的小高层住宅区和文化混合型住宅区。 —— 龙溪商住混合区。 以建设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加大龙溪老城区改造和商圈建设,住宅体系总格局以龙山、龙溪、龙塔三条主街道为轴线发展,利用商业资源,打造商业住宅混合区。 —— 重点镇住宅小区。 结合小城镇开发建设 ,积极推行住房建设商品化、小区化和物业管理化,在统景镇、大湾镇、洛碛镇、大盛镇、茨竹镇、兴隆镇等重点镇建设花园式住宅小区。 —— 公共交通沿线居住社区。 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廊道效应”,围绕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线、 站点周边规划建设住宅区,完善居住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性居住社区。 二、保障性住房布局 (一)公租房布局 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规划建设公租房 967 万平方米,在空港保税区、空港新城、木耳及麓山、龙兴、石坪和石船进行布局,以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人群的居住。 (二)廉租房布局 积极实施廉租住房政策,进一步加大实物配租力度,对“双困家庭”实现全覆盖。 规划期内在空港新城规划建设 11 万平方米廉租房,以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三)安置房布局 为承接两江新区产业带建设,为城市农民工、蓝领工人和其他产业工人提供居住场所,在空港工业园区、台商工业园区、龙石片区、农业园区、空港新城规划建设 338 万平方米安置房。 第十一节商业地产布局 一、完善升级“一线两圈”商业地产 着眼城市发展方向,满足城市定位功能,考量现代旅游趋势,统一城市建筑风格。 依托现有城市格局,尊重 市民消费习惯,在“一线两圈”着力规划建设一大批建筑造型美、人文气息浓、科技含量高、有地域特色的中高档商业地产。 “一线”商业地产布局。 机场高速及经开大道沿线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