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内容摘要:

3 d强度值 R3d不大于 3 Mpa。 其作用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 (如设备故障等 )拖延了时间,以致于在A 桩混凝土终凝后才施工 B 桩,这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不高,使 A 桩咬合部分混凝土处理起来方便。 咬合桩的混凝土灌注同普通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一样, 在,超缓凝混凝土灌注时,每车混凝土均取一组试件,监测其缓凝时间及坍落度损失情况,直至该桩两侧的全部完成为止。 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排 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总的施工原则是先施工 A桩,后施工 B桩。 其施工工艺流程是: A1—A2—B1—A3—B2—A4—B3—A5—B4,如下图所示: 质量控制 定位误差的控制 为了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应对其孔口的定位误差进行严格的控制,孔口定位误差的允许值一般控制在 10mm以钻孔咬合桩导墙平面布置示意图 桩的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保护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除对其孔口定位误差严格控制外,还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我国《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桩的垂直度标准为 3‰。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和校正套筒的顺直度。 成孔过程中如发现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及时进行纠偏调整,纠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 3种: ( 1) 利用钻机油缸进行纠偏:如果偏差不大于或套管入土不深( 5m 以下),可直接利用钻机的两个顶升油缸和两个推拉油缸调节套管的垂直度,即可达到纠偏的目的。 ( 2) A 桩纠偏:如果 A 桩在入土 5m以下发生较大偏移,可先利用钻机油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