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施工方案(喷淋与消火栓)内容摘要:

( 3)给水主管安装管卡时,层高 H≤ 5 米每层设一个,层高 H≥ 5 米时每层设两个。 管道水平安装时,管道架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 4)临近阀门和其他大件管道须安装辅助支架,以防止过大的应力,临近泵接头处亦须安装支架。 对于机房内压力管道及其他可把震动传给建筑物的压力管道,必须安装弹簧支架并垫橡胶垫圈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管道安装工艺要求 ( 1)管道安装之前要进行外观检查。 清除污垢 保证管内无杂物。 安装期间应随时注意适当盖好口端 ,以防外来杂质落入管道。 地面以下的管道和隐蔽暗装的管道,应在试水、冲洗、消毒并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回填或隐蔽。 ( 2)所有管件及各种管道构件与管道相匹配。 管件材料应与管道材质一致。 所有管道安装应排列整齐、美观维修方便,立管应尽量靠近梁边、柱边,并尽可能靠近主体结构。 并牢靠固定以防止横向和纵向移动。 ( 3)金属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处理之前先去除管道表面铁锈及污垢,防腐层应涂刷均匀。 明装钢管刷红丹底漆,面漆各两道。 埋地铸铁管先刷冷底子油一道,再刷石油沥青涂层一道。 管道 支架除锈后刷红丹底漆二道,明装时加刷灰色面漆二道。 各种管道和容器,应在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防腐保温等工作。 消防 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 共 23 页第 9 页 消防 管道安装 ( 1)干管安装。 首先确定干管的位置,标高,管径,坡度坡向等,正确按图标位置,间距和标高确定支架的安装位置,支架安装完毕后,把预组装好的管子,滚落在支架上,随即用预先准备好的 U 型卡将管子固定并校正调直,保证整根管子水平和垂直都在同一直线上,并最后固定牢。 ( 2)立管安装,首先用线坠吊在管的位置上,并根据立管卡的高度确定立管卡的位置,管卡安装好后即可安装预制好的立管,上管时应两人配合 ,一人在下托管,一人在上端上管,上到一定程度,要注意下面支管甩口方向,以防支管甩口偏差或过头,管卡收紧时要保证主管的垂直度和离墙距墙。 ( 3)支管安装 ,首先按立管上预留的管口在墙面上画出水平支管安装位置的横线,并按图纸要求画出各分支线或给水配件的位置,根据所画好的尺寸进行预制和组装。 喷头安装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冲洗后进行。 安装喷头所需的弯头、三通等宜采用专用管件。 喷头的安装应采用工厂配备的专用扳手。 发现喷头的框架、溅水盘变形或释放元件损伤应更换喷头。 当喷头需要更换时,更换上的喷头与原喷 头型号相同。 当使用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 10mm 时,在配水干管或立管上应安装滤水器。 凡易遭机械损伤的喷头,应安装防护罩。 喷头安装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和墙面的距离。 喷立距墙壁、独立式隔断或墙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下的规定。 喷头与隔断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cm) 15 30 45 60 75 ≥100 最小垂直距离( cm) 阀门安装 ( 1)阀门的规格、型号、材质及品牌应按 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选用。 消防 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 共 23 页第 10 页 ( 2)阀门安装前,应做耐压强度试验。 试验应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 10%。 如有漏裂不合格的,应再抽查 20%,如仍有不合格的则须逐个试验。 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出厂规定之压力。 并做好阀门试验记录。 ( 3)阀门安装时,应仔细核对阀件的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阀体上标示箭头,应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 ( 4)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便于操作。 管道试压和冲洗 ( 1)给水管的在试验压力下,在 10 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 50K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 压力,作外观检查,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 2)暗装或埋地水管,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 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 满水 15 分钟后,再灌满。 延续 5 分钟,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 3)在竣工验收前 , 管道应进行冲洗。 以系统内最大设计流量为冲洗流量或不小于 ,直到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水一致为合格。 管道防腐、油漆 ( 1)金属管道应进行防腐处理,处理之前先去除管道表面铁锈及污垢。 防腐层应涂刷均匀。 暴露在装修处的明装管道,面漆颜色应与室内装饰颜色相协调。 ( 2)明装钢管刷红 丹底漆,面漆各两道。 ( 3)埋地铸铁管先刷冷底子油一道,再刷石油沥青涂层一道。 ( 4)管道支架除锈后刷红丹底漆二道,明装时加刷灰色面漆二道。 消火栓(箱)安装 室内消火栓安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擅自改动。 室内消火栓其栓口应朝外,且不应与门框相碰。 阀门中心距地面为 米,距箱侧面为 140 毫米,距箱后内表面为 100 毫米。 消火栓水龙带与快速接头连接,应用专门夹头,并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在箱内的挂钩或水龙带盘上。 消防 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 共 23 页第 11 页 消火栓必须密封严实,不得 有渗透漏,且开启容易。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 穿线导管的施工: ( 1) 镀锌的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mm2; ( 2)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 3)金属线槽不做设备的接地导体,当设计无要求时,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 2 处与接地( PE)或接零( PEN)干线连接。 ( 4)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 2mm 的钢导管不得套 管熔焊连接。 ( 5) 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其保护厚度大于 15mm, ( 6) 金属导管的内外壁均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 7) 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 50- 80mm ( 8) 管与管、盒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管口平整光滑。 ( 9) 管子入盒时,盒外应套锁母,内侧应装保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 10)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 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 11)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 6mm,线槽的直线段每隔 1- 设置吊点或支点,其接头处距接线盒 处,走向改变或转角处均应设支吊点。 ( 12) 穿线导管敷设时无弯曲长度超过 45m ,由一个弯曲长度超过 30m,由两个弯曲长度超过 20m,由三个弯曲长度超过 12m 时,均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 13) 管子的弯曲半径:穿线管为大于 6 倍管径的弯曲半径,电缆保护管为大于10- 15 倍管径的弯曲半径。 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 消防 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 共 23 页第 12 页 ( 1) 在穿线前应对导线的种类、电压 等级和绝缘情况进行检查,并应对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 2)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 3)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在确保回路正常通路的情况下,又未装任何设备,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 500 伏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20 兆欧。 ( 5)线槽内敷线应有一定的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固定,垂直方向敷线固 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2m。 ( 6)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等线路均应加金属软管保护。 ( 7)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正级线为红色,负极线为蓝色。 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 8)柜、箱的线端子宜选择压接或锡焊接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标号。 设备安装: ( 1) 火灾探测器安装: a. 测器安装一般取中,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且不应有遮挡物,至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至多孔送风顶棚孔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探测器安装应牢固、端正,其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先安装探测器底座时其底座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为防止污染应采取保护措施。 ,应较核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且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 200mm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②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 200- 600mm 时,应按本规范附录 B、附录 C 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③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600mm 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设置一只消防 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贵阳金阳新区大关安置房 共 23 页第 13 页 探测器。 ④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保护面积时,被隔断的区域应按国家消防规范 条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⑤当梁间净距小于 1m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 2) 手动报警按钮安装:一般安装在墙上距地面高度 处,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对接导线留有不小于 10cm 的余量,且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 3)应急广播音箱、声光报警器、消防专用电话的安装应依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其安装位置及距地高度,且安装端正、牢固、可靠。 ( 4) 楼层显示器、壁挂式报警控制器一般安装在实墙上,距地面高度 处,牢固、端正。 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处理。 ( 5)报警控制主机柜安装一般另加基础槽钢螺栓紧固。 设备定位应便于操作与监视,设备后面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 1m。 设备接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靠,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得超过 2 根,导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