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内容摘要:
( 2)器械功能检查与校核 :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 1)有关节器械的检查: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或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废弃;亦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齿锁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 齿应有 1mm 左右的距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沥表面及关节上。 2)持针器的检查: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持针器咬住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的功能不佳。 3)剪刀的检查: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须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柄干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螺丝有无松动; 5cm 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一次性剪齐 4 层纱布; 5cm 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尖处一次性剪齐二层纱布;但眼科剪刀不 用此法检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4)穿刺针的检查:穿刺针应锐利,斜面平整,尖端无挂钩与卷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或 95%酒精,以检查针头通畅程度,应去除针头中的水分。 5)金属气管导管的检查: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三部分组成;检查时,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管长度应比外管长度短12mm;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其周围必须完全密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器材的包装 ( 1)包装坚持三查三对(准备时查、核对时 查、包装时查,对名称、对数量、对日期) ( 2)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打开盖子;若需多个物品一起包装时,所有器皿开口应朝向同一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湿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以利于蒸汽的穿透。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
相关推荐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使用 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 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
: 胃、肠镜 2%戊二醛消毒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 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消毒时间不少于 45 分钟;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 30 分钟。 需要灭菌的浸泡 10 小时。 1.根据多酶液的比例正确的配置; 2.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 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 100 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擦干后的附件
检查有无血迹。 检查器械完好度 ,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配件实用性、安全性。 根据器械的种类、名称、数量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灭菌流程 :包装后物品通过双扉窗分别传至干热灭菌间、环氧乙烷灭菌间、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 ,并做好相关记录。 贮存、发放流程 :灭菌后物品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护士根据计算机局域网科室领取清单将无菌
口含利多卡因胶浆及更换内镜检查裤(目前还没有病人检查服装)。 5 病人进入检查室进行内镜检查, 操作医生依据病情对病人进行检查和相关治疗。 6内镜检查结束后,操作医生告知病人内镜检查结果、检查后注意事项、及时书写及打印内镜报告,签名后将内镜报告放入病人的病历。 7内 镜检查操作工程中所做的相关检查及治疗所产生的费用,由内镜中心护士负责计帐; 无痛内镜检查流程: 1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