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占有和在生产 、 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 七 、 垄断利润及来源 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 , 平均利润 第二 , 额外利润 ( 垄断低价 ) 第三 , 一般超额利润 第四 , 垄断超额利润 ( 垄断高价 )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31 八 、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及职能: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商业资本的职能:实现剩余价值。 2. 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 商业流通费用: 用于流通领域中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 包括纯粹性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 4. 商业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 他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的占有。 1. 借贷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息资本 九 、 借贷资本和利息 2. 借贷资本特征: 第一 , 借贷资本是商品化的资本;第二 , 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 第三 , 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3. 利息: 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 利息率: 利息量与贷出资本之间的比例。 5. 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 1) 利润率。 利息率的上限不等于平均利润率 , 下限能等于零。 ( 2) 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 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 供过于求利率下降。 32 十 、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 资本主义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2. 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 银行信用 3. 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是银行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 , 其差额扣除银行经营 、 管理费用和职工工资后的余额。 4. 银行利润率: 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 十一 、 资本主义地租 1. 资本主义农业中阶级关系:大土地所有者 获得地租 农业资本家 获得平均利润 农业工人 ——— 获得工资 2. 资本主义地租: 农业资本家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地租。 3.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33 十二 、 国民收入的分配 1.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 从价值上: V、 M 从实物上:新创造的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 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 第一 , 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 第二 , 社会劳动生产率 , 这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第三 , 生产资料的消耗。 ( 2) 结果: ( 1) 范围: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 ( 是在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阶级 、 阶层之间进行的。 ) V— 工人 — 工资 M— 资本家集团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家: 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租 4.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1) 范围: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 2) 原因:这个社会除了物质生产部门之外 , 还有非物质生产部门 , 这些方面的人员 , 不创造国民收入 , 但要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 3) 途径: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预算以及各种经济杠杆来进行的。 3.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4 十三 、 剩余价值规律及作用 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 , 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 , 起决定作用。 首先 ,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最后 ,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 其次 , 剩余价值决定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 — 生产 、 分 配 、 交换 、 消费。 综上所述 , 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 , 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 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 、 发展和灭亡 , 所以 , 它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5 课后练习题 : 一 、 名词解释: 资本 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 资本积累 资本循环 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二 、 重点问题: 1.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2. 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 3. 资本积累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4.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5.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三 、 填空题 : 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 ( ) 2. 资本总公式是 ( ) 3.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力和目的是 ( ) 4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 和 ( ) 的统一。 5 . 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有 ( ) 和 ( ) 6 .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是 ( ) 和 ( ) 36 第三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 ,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自由竞争模式;垄断竞争模式;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用劳动者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竞争的类型: 目的 手段 结果 [教学重点 ]: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 [教学难点 ];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 37 一 、 资源和资源配置 1. 经济资源 ( 生产要素 ) :是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而又数量有限的要素。 主要包括土地等自然资源 、 人力资源 、 生产资料 、 资金 、 技术 、 信息等。 2. 资源配置: 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3. 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 第一 , 看是否能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第二 , 看是否能使资源被用在效益最好的方面; 第三 , 看是否有利于保持资源在部门之间 、 地区之间合乎比例地分配利用。 4. 产权: 是法律形式确定并加以保护的一定社会主体对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的所有 、 使用 、 经营并相应取得收益的权利。 其中所有权起决定作用。 5. 资源的配置方式: 一种计划配置 , 自觉的有意识的;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计划经济体制。 另一种是市场配置;自发地引导资源配置 , 主要是以市场引导资源的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 38 二 、 市场经济的类型 1. 按照所联系的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 , 把市场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按照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 , 把市场经济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3. 在同一制度下 , 按国情 、 政治体制等不同 , 把市场经济分为美国模式 、日本模式 、 德国模式等。 三 、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 ( 一 ) 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体系下资本家从事生产 、 贸易 、 运输 、 金融 、 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 , 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企业的分类:按照所有制形式的不同 , 把企业分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和股份企业; 按照经济地位和规模的不同 , 把企业分为垄断企业和中小企业。 ( 二 ) 资本家阶级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和利益主体。 ( 三 ) 、 雇用劳动者阶级 他们是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四 ) 中间阶级: 他们是一个介于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 , 这个阶级的成员在不断地分化。 ( 五 ) 、 资产阶级政府 初期起着 “ 守夜人 ” 的作用; 在现代 , 它以实际总资本家的身份 , 干预和调整全社会经济活动 39 四 、 股份制企业及特征 1. 股份制企业 ( 股份公司 ) 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2. 股份制企业的类型: 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3. 股票: 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4. 股份公司的内部结构: 股东大会 ( 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 、 董事会 ( 是最高的决策机构 ) 、 经理 、 监事会。 5. 股票控制额 达到能控制公司股票数额。 6. 资本主义国家中持股情况: 家族持股 、 法人持股 、 个人持股 、 国家持股和雇员持股。 40 五 、 垄断公司 1. 垄断公司:是在生产销售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 2. 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 、 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成立的协定 、 同盟或联合。 3. 垄断的形成: ( 1)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 2)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必然导致垄断: 一方面 , 继续竞争具有破坏性 , 容易两败俱伤 , 另一方面 , 也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或同盟。 4. 垄断组织的形式: 卡特尔 、 辛迪加 、 托拉斯 、 康采恩 、 混合联合公司 、 跨国公司 41 六 、 垄断竞争与价格形成 1.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 1)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 ( 2)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 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 3) 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 , 它只是使竞争的条件 、 形式 、 内容发生了变化。 2. 垄断竞争的表现 第一 ,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第二 ,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第三 , 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 垄断竞争的手段: 第一 , 价格竞争; 第二 , 隐蔽的和变相的价格竞争; 第三 , 非价格竞争;第四 , 市场外竞争。 七 、 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1. 批发商业:专门从事批量贸易而处在制造商与制造商 、 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中间商业。 批发商一般不与消费者来往。 2. 期货市场 ( 1) 期货市场:专门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 ( 2) 期货交易;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 3. 零售商业 4. 消费信贷 信用卡 、 分期付款 、 短期信用贷款 、 长期抵押贷款。 42 一 、 劳动力市场 ( 一 ) 劳动力商品的卖方和买方 第四节 资本主义下的生产要素市场 1. 劳动力商品的卖方及权力 卖方 — 雇用劳动者阶级。 权力: 充分就业 公平的工资 劳动条件的改善 2. 劳动力商品买方及权力 买方 —— 资本家阶级 权力:有权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