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技术设计书(修改后)内容摘要:

点 不 应 少于 48 个 点 , 建筑物密集复杂地区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 ⑵ 、 图根埋石点规格为上底 12cm 12cm,下底 18cm 18cm,高 40 cm 的水泥标石。 位于硬化路面上的图根点 可 采用直径 12mm,长 12cm 顶部带有“ +”的钢钉打入地面,并在周边刻 12cm 见方的方框,涂上红漆填写点号,代替图根埋石点。 ⑶ 、 非硬化路面和土质松软地区的图根点应打入 4cm 4cm 30 cm 的木桩,在木桩顶面中心打入铁钉作标志。 ⑷ 、 图根埋石点均应设在一级图根点上。 位于硬化路面不埋石的图根点,采用 2 寸水泥钉打入地面,用红漆编号并在周围醒目位置标示点位。 ⑸ 、 图根点的编号按地籍区统一编号。 编号规则如下: 城区街道办事处 采用字母 HC 打头,从 HC001 开始顺序编号; 清涧街道办事处 采用字母 HQ 打头,从 HQ001 开始顺序编号; 樊村镇 采用字母 HF 打头,从 HF001开始顺序编 号; 僧楼 镇采用字母 HS 打头,从 HS001开始顺序编号; 阳村乡 采用字母 HY 打头,从 HY001开始顺序编号; 小梁乡 采用字母 HL 打头,从 HL001开始顺序编号; 柴家乡 采用字母 HB打头,从 HB001开始顺序编号。 赵家庄乡 采用字母 HZ 打头,从 HZ001开始顺序编号。 下化乡 采用字母 HX 打头,从 HX001开始顺序编号。 图根点的施测方法 及要求 : ⑴ .网络 RTK 图根测量 SXCORS 系统,以 RTK 方式通过 接收 SXCORS 网络信号,测得每个图根点的 WGS84 坐标,而后通过互联网上传至 山西 省国土厅 内网 数 据处理站,经远程计算处理后,自动返回计算成果( 为独立 坐标 系 成果)。 图根点观测时应利用三角架 对中整平 ,正确量取天线高,要求 卫星高度角 15。 以上 的卫星颗数不应少于 5 颗, 卫星图形强度因子 PDOP 值 ﹤ 6;可靠性 100%,固定解收敛 阈值 :平面 ≤。 高程 ≤。 c. RTK 图根点每点应观测三测回, 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小于 为 20 个, 采样间隔 2s5s,在待定点上 的固定解的收敛精度稳定 5 秒后,开始记录,每测回测量三个测 值,其较差应满足:平面﹤ 1cm,高程﹤ 3cm ; 在其限差之内取中数作为测回值,三 个测回之间的较差应满足:平面﹤ 2cm,高程﹤ 3cm;在限差之内取其三测回的平 均数作为该点的最终成果。 ⑵ .单基准站 RTK 图根测量 区域 可采用单基站 RTK 图根测量,在调查区内的制高点上 架设基 准 站,以在调查区域所做的基础控制点( D、 E级 GPS 点 以及利用 SXCORS 系统所做的 RTK 图根点 )为约束进行点位校正和检查(检查点应不少于 2 点) 直接测出图根点的坐标与高程成果。 采用单基站施测 ( RTK) 图根点时,基准站与流动站应始终保持锁定 6颗以上卫星,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距离应小于 3公里; 天线高 采用固定 天线高。 在作业区间内至少应检核 2 个以上的高级控制点,其检核的平面误差应小于 5cm,高程误差应小于 1/10 等高距。 观测的测回数,每个测回的观测量,及限差与网络 RTK 图根测量 相 同。 ⑶ .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 在不具备 GPS 观测条件的街区,可采用全站仪以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形式布 设图根 控制 点。 A、 当采用全站仪进行图根加密时,在 D、 E 级 GPS 点 以及 网络 RTK 图根点 的基础上可 布设 附合 导线 和导线网; 个别困难地区或较大单位只有一个出口时允许采用闭合导线 ; 个别死胡同也可布设支导线 , 支导线最多不多于 4 条边,且边长 不应超过 100 米。 局部困难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设图根点,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所做图根点不得超过本图幅内图根点总数的 30%。 图根点的密度应满足地籍测量的需要。 B、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限差规定: 级别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测角测回数 测距测回数 测回差(″ ) 方位角 闭合差 (″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坐标闭合差 (m) DJ2 DJ6 一级 120 1 2 1 18 177。 24√ n 1/5000 二级 70 1 1 177。 40√ n 1/3000 C、 图根导线的外业观测采用 2″ 或 5″ 级全站仪,水平角以方向法或全圆方向法观测一测回 ,记录应采用上、下两个半测回分别归零。 两个半测回的同一方向值进行比较 ,其较差应不大于 18″。 测距的测回数为一测回(照准一次读数四次)。 支导线的起始点应观测两个连接角,其固定角不符值应不大于177。 40″。 气象数据在作业现场分时间段采集(上、下午各两个时间段)直接输入仪器。 测距边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和倾斜改正。 D、 图根点的高程采用图根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定。 外业观测垂直角与水平角观测同时进行 ,垂直角采用中丝法对向观测一测回。 支导线的最后一条边与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所测图根点的垂直角,观测时应变换觇标高,分别观测两个不同高度的垂直角。 E、 仪器高、觇标高应准确量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之内时,取其中数使用。 F、 图根三角高程的限差规定: 仪器 类型 中丝法测回数 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 对向观测高差,单项观测两次高差较差( m) 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 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 m) 光电测 距三角高程测量 ( mm) DJ6 DJ2 1 对向 1单向 2 ≤ 25 ≤ 15 ≤ s ≤ ≤ √ ns ≤ 177。 40√ [D] 注: s 为边长( km) ,H 为基本等高距( m), ns为边数, D为测距边边长( km)。 G、 图根导线 的平差计算: 外业观测手簿应经 100%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平差计算,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进行。 平差计算后,应进行精度统计并编制图根点展点图及成果表。 ㈢ 、 工作 底图 的测制方法 及精度要求 : 技术准备: 工作 底图是 权属 调查、 编辑宗地图与地籍图的基础, 工作 底图的精度高低,表示方法的正确与否,地图负载量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宗地图与地籍图的精度,直接影响到 外业调查工作, 宗地面积与地类面积的量算汇总。 因此作业人员必须 能够熟悉调查区域内的有关情况, 熟练掌握 测量方法及使用 软件,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为此, 在本项目开展前,必须组织 作业人员 进行培训, 认真学习有关的 规范、 作业 依据和本《技术设计书》。 成图方法: 成图方法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成图。 绘 图软件采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地形地籍成图软件 或 CASS 二调版 软件。 成图比例尺、图幅分幅、图名图号、基本等高距: 本次 测量 的 工作 底图 的比例尺为 1: 500, 50cm 50cm 正方形分幅, 图名采用居民地 名 称 或 集体建设用地的用地名称 命名,图号采用各图幅西南角坐标, x 坐标在前, y 坐标在后,中间以水平短线相连。 x、 y 坐标从十公里注记至 公里,如 —。 基本等高距为 1 米。 工作 底图 施测精度及要素内容依地籍图要求执行。 工作 底图应 表示的要素: 各级行政界线;各级测量控制点(包括水准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企业的各类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各等级的道路及附属设施; 高压输电线路;水系及附属设施;植被和地理名称注记。 为识图方便,大片空地内的陡坎、斜坡均应表示,当地貌符号不能反映出实地地形特征时,还应以等高线表示。 要着重表 示与 土地管理有关的各类地形 要素。 外业数据采集的方法: ⑴ .外业数据采集采用 全野外解析法施测,测量仪器采用 5 秒级(含 5 秒)以上全站仪进行,采用极坐标法 、方向交会法等 技术方法 正镜位采集,每一测站开始前,应 以一已知点定向,两个已知点检查,个别隐蔽地区最少也需一个已知点检查。 每一测站结束后,应做归零检查, 每一新的测站开测前应先打两个重合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后应及时纠正解决。 具体精度要求依据《城市测量规范》执行。 ⑵ .在施测时,当棱镜受外因条件的限制放置不到位时,应加上相应的改正数。 丈量内部连片的房屋时要考虑墙壁的厚度,加上相应的改正数。 ⑶ .现场采集采用代码采集,并现场绘制草图, 草图与仪器上每个点的顺序号必须一致,以保证图形编辑的正确无误。 居民地和垣栅测绘: ⑴ .房屋测绘时以墙外基角为准,房屋应根据其建筑结构和层次分开表示(一 层的可不表示),混成一体的建筑物,层次比较清楚的分层表示。 分层表示困难时,以主体建筑层注记;层次相近而又较难分割时,以占地面积较 大的层数注记。 ⑵ .房屋的附属设施如柱廊、门廊、通廊、门楼、阳台、雨罩、楼梯,单位门前大的台阶均应按图式详尽表示。 ⑶ .房屋的建筑结构按图式规定表示,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的以砼表示;以砖为墙体有钢筋混凝土柱子和圈梁的以混表示;以砖为墙体,木质楼板,瓦为顶盖的,以及以砖为墙体钢筋混凝土为顶盖的以砖表示;以砖为墙体,以石棉瓦、铁皮、木板为顶盖的工棚和车间均按简单房屋表示;依附主体房屋和围墙搭建以石棉瓦和铁皮为顶盖堆放杂物的,以及以简单材料搭建的房屋也以简单房屋表示。 以木柱、钢柱、砖柱、混凝土桩为支承,石棉瓦、铁皮 等简单材料为顶盖,四周无围护物的按棚房表示;只要一面是土墙或以土坯为墙体,以瓦和秫秸为顶盖的以土房表示。 ⑷ .对凸凹建筑物的测绘,建筑物如有多处凸凹部分但不界邻界址边只需测绘出大于 的凸凹部分 ,凸凹部分大于 米小于 的只表示界邻界址边的,其他可省略但要注意整体结构的形象与合理。 ⑸ .围墙、栅栏、栏杆、篱笆、铁丝网、城墙、堤围等围护物均应实测 表示 ,街道、公路、广场、空地上的花圃、花坛的轮廓线以实线表示;以内部道路边线为轮廓线的花圃、花坛边线以虚线表示。 城镇内道路边的候车亭实测范围用实线表示,中央配置符号,没有候车亭的公共汽车站不表示。 ⑹ .居民地内的非正规建筑如:院落外的小厕所、小围墙、猪圈等 ,除了位于界址线上表示外,其他均可舍弃。 ⑺ .要严格区分 ,准确表示出街区式、散列式、窑洞式、台阶式等不同风格居民地的地理特征。 工矿建(构)筑及其它设施的测绘: 调查区内各工矿企业内的建(构)筑物,以及主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详尽表示。 如:烟囱、水塔、龙门吊、传送带、漏天生产设施、粮仓、油罐、广场、体育场、加油站、 比较大的喷水池、 台阶、宣传橱窗以及形成景观的路灯等等。 道路及附属地物测绘: 铁路、公路、桥梁、涵洞、路堤、路堑均应详细表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 中央的隔离带、隔离墙实地宽度小于 米的用 毫米粗线划表示 ,实地宽度大于 米的依比例表示。 隔离带中有植被的应配置符号。 水系及附属地物测绘: 位于或穿过居民区 的 河流 、水塘、水渠以及附属地物(水闸、输水槽等)均应详细测绘,并加注名称和流向,为了保证地籍图的负载量适中,公路、街道旁的排水沟不予表示。 管线及附属设施测绘: 管线主要测绘表示高压输电线路及相关的供变电设施,比较正规的通信线路及相关设施,地面有明显标记且能够判明 走向的重要地下管线,以及工矿企业内不影响地籍要素表示的主要管线。 1 植被测绘: 调查区域内的各类植被应准确测绘详尽表示,以利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行树的起止点和拐点均应实测表示。 居民地内房前屋后农民开的小片耕地,不论种植物均按菜地 表示。 1 地貌测绘: 为了正确和形象的反映调查区内的地形 走势, 河津市 的农村居民地大都 依山势而建, 为了正确和形象的反映调查区内的地形走势与宗地的关系,当 地貌符号不能准确反映地形的变化情况时,应以等高线粗略表示。 1 注记: ⑴ 、 详细调查调查区域 内的街道名、巷名、村名、工矿企业名、学校及机关单位等名称,并在图上注记,门牌号、地理名称、均应注记表示。 ⑵ 、高程注记:高程点的注记密度要比地形图高程点的注记密度低,但也要在十字路口、巷口、坡度变换处等适当注记。 1 工作 底图编辑成图: 采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 或 CASS 二调版 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编辑地籍图,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字型、方向以及各类线划的线型、线划的粗细均应认真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附录 F执行,不足部分按《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图 式》的规定执行。 编辑好的 工作 底图经认真检查修改后,方可作为外业调查 与编辑地籍与宗地图基础图件。 1 工作 底图的精度要求: ⑴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应大于 图 上。 ⑵ 、以测量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 误差不 应 大于图上 ; ⑶ 、 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图上。 ⑷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