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内容摘要:
振动耐久性试验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往燃油箱内加入 50%额定容量的水,盖上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按表 1 的规定进行试验。 表 1 燃油箱振动耐久性试验要求 振动加速度( m/s2) 振动频率( Hz) 振动时间( h) 装水量 上下 左右 前后 30 30 4 2 2 额定容量的 50% 耐压性能试验 气密性试验 燃油箱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在室温的环境下, 封闭所有排气孔、供油连接件和 可能装有的安全阀, 往燃油箱中加入 ~ 的压力后 将燃油箱总成和油管浸没于水槽中,在水中保持试验时间 20s(新开发的产品试验为 60s)。 目测评定油箱气密性。 内压稳定性试验 水压试验 燃油箱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在室温的环境下,封闭所有排气孔、供油连接件和可能装有的安全阀,往燃油箱内加水,使油箱在 1~2min 时间内内部压力达到 后保持 1min。 目测评定油箱是否泄露。 水压试验 燃油箱固定在试验装置上, 在室温的环境下,封闭所有排气孔、供油连接件和可能装有的安全阀,往燃油箱内加水,使油箱在 3~4min 时间内内部压力达到 后保持 1min。 目测评定油箱是否泄露。 耐应力裂纹性 试验 燃油箱灌注含有 5%湿润溶剂 (洗洁精水溶液) 液体 , 至少达到额定容量,然后放到烘箱里加热到试验温度 50177。 1℃。 在达到试验温度后,油箱内部施加 气压,保持 80+2h。 机械强度 试验 4 xxx 12020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保持 53℃ 177。 2 ℃ 的环境温度,往燃油箱中加入53℃ 177。 2 ℃ 额定容量的水,盖好 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 30 kPa 的压力,保持压力 5h。 耐 热性 试验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向燃油箱内加入 1/ 2 额定容量的 20℃ 177。 2 ℃ 的水,在 95℃ 177。 2 ℃ 的环境温度下 (如置于 95℃ 177。 2 ℃ 的水蒸汽介质中)放置 1h。 耐火性试验 对耐火试验盛液器的要求:其长和宽应比试验用燃油箱体的水平投影尺寸大 200~ 500 mm。 侧边高出燃油液面不超过 80mm,并在自由燃烧状态下能够盛下可供燃烧 5min 以上的燃油。 对耐火试验隔棚的要求:厚度为 70 mm,由耐火材料制成,在板上开有均匀分布、大小为15mm30 mm 的长孔,长孔总面积相当于平板面积的 60%。 将燃油箱按实际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如果车辆上配置有影响火路蔓延的部件,试验装置上也应安装。 在燃油箱中加入 1/ 2 额定容量的与发动机燃烧用油同牌号燃油。 在试验过程中,燃油箱所有开口应密闭,但通气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不受风的影响,试验分四个阶段进行: a)预燃烧阶段 将装有可持续燃烧 5min 的汽油(牌号同发动机燃烧用油 )的盛液器放在距离燃油箱 3m 外燃烧 60 s。 b)直接接触火焰阶段 立即调整盛液器,使其液面与燃油箱底部的距离和空车状态下燃油箱离路面的高度相同,其位置应能使火焰接触燃油箱的底面及所有侧面,然后将燃油箱暴露在火焰中持续 60 s。 c)间接接触火焰接触阶段 立即用隔棚盖住盛液器,并持续 60 s。 d)试验结束 立即将燃烧着的盛液器及隔棚一起撤离到燃油箱 3m 以外。 如果燃油箱仍在着火,应立即扑灭。 耐室温滑块冲击试验 油箱充液。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
相关推荐
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异响与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没关系。 ( ) 汽车在冷启动时关闭阻风门是为了让混合气更稀。 ( ) 进气管真空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 氧传感器失效, 可能导致混合气过浓或混合气过稀。 ( ) 点火时间过迟、混合气过稀或过浓,都将引起发动机冷却系水温过高。 ( ) 电子点火系统与传统点火系统比较,主要增加了点火控制器和点火 信号传感器,取消了断电器触点。 ( )
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汽车减速度大,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汽车减速度小,因而该信号送入 ECU 后,可以对 路面进行区别,判断路面附着系数高低情况。 当判定汽车行驶在雪地、结冰路等易打滑的路面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提高制动性能。 多用于四轮驱动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单元( ECU) 接收轮速、车速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制动信号、液位等信号,分析判定车轮制动状态,需要时发出调节指令,并具有报警
面,即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 内部热源是( ), ( ) 外 部热源是指( ) , ( )。 a. 摩擦热 b. 环境温度 c. 切削热 d. 辐射热 三、 问答题 1. 什么是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 2. 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的定义。 3. 减少机床传动链误差可以哪些措施。 4.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有哪些。 5.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措施有哪 些。 6. 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
TC)、水温信号、机温度开关、空调开关等,这些都是发动机系统必不可少的控制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分别根据不同的压力条件、温度条件,使主风扇、辅风扇、空调电磁离合 器和冷却水泵进行有序 的工作,风扇启动其外围电路见图 4。 这种冷却风扇控制器是双风扇固定转速控制技术的最高形式。 评析:综合型智能控制和自控电动控制的边缘方式,采样信息多,智能化控制程度高;风扇软启动方式,提高了风扇的工作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