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2 次,或用浓度 5~6mg/kg 的( PHA)溶液浸洗 鱼种 30 分钟,另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注射 PHA4~8mg (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池塘养鱼防病办法。 答:( 1)、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改善养殖水体条件 ① .鱼池的清整。 冬季要把池水排干,清除过多的污泥和杂物,排除污泥后进行 “晒塘 ”让日光曝晒和霜冻池底,以杀死病源,减少病源的存留。 ② .药物清塘。 经清整曝晒后的鱼池,在鱼种下塘前 10 天左右使用药物清塘,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茶枯、漂白粉等,生石灰清塘能杀灭池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是一种较好的清塘药物,一般亩用生石灰 75—100 千克在池中溶水后 全池泼洒,即溶即泼。 ( 2)、细心操作 在鱼种捕捞拉网、过数、运输、防疫注射、投放时操作要轻,尽是避免鱼体受伤。 ( 3)、注射疫苗 草鱼细菌性的肠炎、赤皮病、烂鳃病和病毒性的出血病是养殖草鱼的易发难治的 “四病 ”,严重危害草鱼养殖。 目前使用草鱼出血病冻干疫苗和细菌性三联疫苗混合后对鱼种进行腹腔注射,防病效果较好,可大大减少 “四病 ”的发生,因此在鱼种下塘前对草鱼要注射好疫苗。 ( 4)、药物预防 ① .鱼体消毒。 鱼种下塘时要对鱼体进行消毒,采用浸泡法,将鱼放在浓度较高的药液里进行短时间的浸洗,杀死鱼体上的病原体,常用的药 物有 4%的食盐水, 20PPM的高锰酸钾、 10PPM的漂白粉, 20PPM的硫酸铜等溶液。 ② .食场消毒。 要经常使用药物采取挂袋、泼洒的方法对食场时行消毒,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强氯精等杀菌剂和硫酸铜、敌百虫、灭虫精等杀虫剂。 杀菌剂与杀虫剂不能同时使用,应间隔一星期再使且另一种药剂。 ③ .养殖水体消毒。 在鱼病流行季节要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对池水定期(半个月左右)全池泼晒药物,以杀死水中和鱼体上的病源。 ④ .定期投喂药饵。 鱼病流行期每 10—15 天按吃食鱼体重计算药量,将药物拌入饵料进行投喂,每天一次,连 续三天。 ⑤ .中草药预防。 如用苦楝树枝叶扎捆浸泡于池中或煎汁泼洒可预防车轮虫病的发生,马尾松枝叶扎捆浸泡于池中可预防鲺、锚头鳋,菖蒲或大蒜捣烂拌饵投喂可防治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 ( 5)、此外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以增强鱼各种器官机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 1被禁用的渔药有哪些。 答: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有一些药物被禁止使用。 被禁用的药品有:( 1)、地虫硫磷 (大风雷 );( 2)、六六六;( 3)、林丹 (丙体六六六 );( 4)、毒杀芬 (氯化莰烯 );( 5)、滴滴涕 (DDT);( 6)、甘汞;( 7)、硝酸亚汞;( 8)、醋酸汞;( 9)、呋喃丹 (克百威、大扶农 );( 10)、杀虫脒 (克死螨 );( 11)、双甲脒 (二甲苯胺脒 );( 12)、氟氯氰菊酯 (氟氰菊酯 );( 13)、五氯酚钠;( 14)、孔雀石绿 (碱性氯 );( 15)、锥虫胂胺;( 16)、酒石酸锑钾;( 17)、磺胺噻唑;( 18)、磺胺脒 (磺胺胍 );( 19)、呋喃西林 (呋喃新 );( 20)、呋喃唑酮 (痢特灵 );( 21)、呋喃那斯;( 22)、氯霉素;( 23)、红霉素;( 24)、杆菌肽锌;( 25)、泰乐菌素;( 26)、环丙沙星;( 27)、阿伏帕星;( 28)、喹乙醇;( 29)、速达肥; ( 30)、乙稀雌酚;( 31)、甲基睾丸酮。 1为什么说鱼病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答:鱼生活在水中,和陆地动物不一样,一旦生了病,通过水的传播,会很快发生暴发性死亡,从一个地区很快传播到另一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病情的加重,鱼不吃食,全池泼药,药浴和打针都很不方便,水面大的更是束手无策。 治疗和隔离非常困难,并且费用高。 所以说防治鱼病首先要注重预防,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经济损失。 1怎样选择渔药。 答:选用鱼药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础,选用 “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 )的鱼药。 鱼药的功能很多,对于养殖生产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消灭、控制敌害和改善环境等。 目前常用于防治细菌、病毒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和改善水域环境的全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