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抛石护岸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将抛前抛后的水下地形图进行对比,确定抛投成果。 定点测量增厚控制在 70%~130%,如增厚小于 70%,则须补抛块石,如大于 130%,则须安排潜水员进行水下埋坡工作。 施工技术要求 (1) 严格控制各施工段长度:施工期间受季风影响,为保证抛石挂缆船进位准确,减小因风力和水流影响,如水流方向与设计抛区方向一致,流速不大时,每天单元抛石长度为 80m,如水流方向与设计抛区方向夹角较 大或水流紊乱,每单元抛石长度为 40~60m。 ( 2)根据现场察看和设计图纸、本标段施工区域抛护宽度以及水流情况,为了保证抛石准确、抛投均匀,因此定位时,在施工单元上、下游分别布设一条定位船,使进档装石船串联挂档时上、下游固定,不会摆动,从而确保设计图纸的抛投要求。 (下游利用定位船上绞关将装石船绞紧固定)上下游定位方法相同。 :施工中严格按标准船型选择 40t 的装石船,确保抛石均匀和抛投厚度。 ,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完成永久性控制导线、桩号及固定观测断面桩的布 设,并在每个断面桩插上小红旗做上标记,确保定位不发生偏差。 “ 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泓后近岸 ” 的施工顺序依次均匀投抛。 ,进行抛石试验,通过试验以得到冲距与水深、流速、块径之间的关系。 ,勤测流速、流向、水深等参数,计算调整好抛石落距。 ,应分析抛投结果,以便及时调整分条网格抛投计划和水上作业定位位置。 :施工时靠近护坡脚槽部位时,由于水位原因,局部地方船只无法抛投时,必须采用岸上人工抬抛, 接坡石(干抛石)必须采用岸上抬抛,这样能保证护脚工程与护坡的连接,确保护坎稳定。 ,主动与航运管理部门联系,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设置明显航标和水面浮标,以示出抛石作业区范围及施工船舶和长江航行船舶的航道。 抛石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控制 抛石施工的施工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为块石,块石 质量要求: ,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 50Mpa,软化系数大于 ,比重不小于。 、泥岩和 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 ,往往错误地认为抛投的块石越大越好,越稳定。 根据多年抛石施工经验总结,抛投的块石只要能抵卸水底最大流速的冲击,能保持在河坡上的稳定即可,小粒径级配适宜的抛投块石可以增加覆盖层次,减少孔隙,防止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