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指从播种到出苗所经历的时间。 北方棉区露地直播春棉一般 4 月中、下旬播种, 4 月底至 5月初出苗,需经历 10~ 15d;夏播棉 5 月中、下旬播种, 5~ 7d 后出苗。 该阶段主要是要满足种子萌发出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 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的温度、墒情和通气状况,在北方棉区尤以春季低温和干旱是主要限制因子。 (二 )苗期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所经历的时间为苗期。 直播春棉从 4 月底、 5 月初至 6 月上、中旬,历时40~ 45d;夏棉一般 5 月底全苗,经历 25~ 28d 现蕾。 棉花苗期是以长根、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并在 2~ 3 片真叶期开始花芽分化,进入孕蕾期。 根系是棉花苗期的生长中心,现蕾时主根下扎达 70—80cm 土层,上部侧根横向扩展达 40cm左右,是根系建成的重要时期。 影响棉苗生长的外在因素: ① 温度。 北方春 棉棉花苗期气温偏低,并有寒流侵袭。 幼苗抗逆性差,低温导致病苗、死苗和弱苗晚发。 ② 光照。 如遇连阴多雨天气,间、定苗不及时或受间作套种作物的遮阳影响,均易因光照不良形成高脚弱苗,推迟现蕾。 ③ 肥料。 该阶段棉株需肥量少,但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 缺氮抑制营养生长,影响花芽分化,延迟现蕾;缺磷抑制根系生长发育;缺钾光合作用减弱,容易感病。 肥料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容易引起地上部旺长,花芽分化延迟。 ④ 水分。 棉花苗期需水量少,土壤含水量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 55%~ 65%为宜。 这一时期土壤水分略少一些,有利于扎根,促进壮苗早发。 棉花壮苗长相:棉株敦实,茎粗节密,根系发达,叶片叶色油绿、大小适中。 苗期田间管理主攻方向:以增温保墒为中心,力争全苗,培育壮苗,促苗早发。 (三 )蕾期 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称为蕾期。 春棉一般在 6 月上、中旬现蕾, 7 月上、中旬开花;夏棉 6 月中、下旬现蕾, 7 月 20 日前后开花,历时 25~ 30d。 棉花现蕾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棉株既长根、茎、叶、枝,又进行花芽分化和棉蕾生长发育。 但仍以营养生长占优势,以扩大营养体为主。 蕾期棉株根系迅速扩展,吸收能力提高;叶面积增长 加快,光合生产力提高;干物质积累迅速增加,约占一生总积累量的 13%~16%。 此时,若氮肥供应过多,会使营养生长过旺,导致开花后中、下部蕾铃大量脱落。 若肥水供应不足,棉株生长缓慢,影响营养体的扩大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搭不起丰产架子,且容易早衰。 高产棉田蕾期棉株长相: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果枝平伸,叶片大小适中,蕾多蕾大。 蕾期棉田管理主攻方向:以肥、水管理为中心,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实现壮株 12 稳长。 (四)花铃期 从开花到吐絮称为花铃期。 一般从 7 月上旬、中旬至 8 月底、 9 月上旬,历时 50~ 60d。 花铃期又可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 初花期约经历 15d。 初花期是棉花一生中营养生长最快的时期,株高、果节数、叶面积的日增长量均处于高峰;根系生长速率已减慢,但其吸收能力最强;生殖生长明显加快,主要表现为大量现蕾,开花数渐增,脱落率一般较低。 全株仍以营养生长为主,生殖器官干重只约占总干重的 12%。 进入盛花期后,株高、果节数、叶面积的日增长量明显减慢,生殖生长开始占优势,运向生殖器官的营养物质日渐增多。 此时生殖生长主要表现为大量开花结铃。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均达到高峰期。 此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矛盾 集中的时期,亦是蕾铃脱落的高峰期。 因而,该阶段是减少蕾铃脱落,增结优质铃的关键时期。 高产棉田花铃期的棉株长相:株型紧凑,果枝健壮,节间短,叶色正常,花蕾肥大,脱落少,带桃封行。 花铃期棉田管理的主攻方向:以肥水为中心,辅之以整枝、化调,调节好棉株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实现少脱落、多结铃、防早衰的目的。 (五)吐絮期 从吐絮到收花结束称为吐絮期。 春棉一般从 8 月底、 9 月上旬至 10 月中下旬,历时 60d 左右。 夏棉一般 9 月中旬吐絮, 10 月 20 日前后收花结束,历时 30~ 40d。 进入吐絮期,棉株营养生长逐渐停止。 随时间的推移,棉铃由下向上、由内向外逐步充实、成熟、吐絮,根系的吸收能力渐趋衰退,棉株体内有机营养近 90%供棉铃发育,是铃重增加的关键时期。 正常生育棉株长相:初絮期长相应是 “红花绿叶托白絮 ”,随后叶色开始退淡,逐渐落黄;顶部果枝平伸,有 3~ 4 个果节,成铃率高;叶面积指数由初絮期的 ~ 3,到 9 月 20 日左右维持在 ~。 此期若顶部果枝向上伸展不开、短而细,蕾铃大量脱落,叶片褪色过早,过快,或叶片过早干枯脱落,是棉株早衰的表现,甚至会出现二次生长,严重影 响棉铃发育。 吐絮期棉田管理的主攻方向:力争棉铃充分成熟,提高铃重,改善品质。 因此要保根、保叶,维持根系一定的吸收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以提供棉铃增大和充实所需的有机营养,实现早熟、不早衰。 同时,控制肥水的应用,防止棉株贪青晚熟。 四、棉花的蕾铃脱落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因为一棵棉花要长出几十个或上百个果节 ,每节长一个蕾 ,最后能开花或成铃的仅是少数。 我国大部分棉区大田生产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率为 60%~ 13 70%,高者超过 80%。 新疆棉区由于光照充足,雨水稀少,昼夜温差大等特有的生态条件 ,有利于开花结铃和棉铃发育,成铃率较高,但脱落率仍在 40%~ 50%之间。 由此看,棉花的蕾铃脱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 但生产上也确实存在因管理不当和气候不适等原因 ,造成脱落比例过大 ,严重降低产量的问题 , 这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因此,了解棉花的蕾铃脱落的规律和造成脱落的原因,探讨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 )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 蕾铃脱落包括开花前的落蕾和开花后的落铃。 一般棉田落铃率高于落蕾率,但旱薄地和虫害较重的棉田,落蕾多于落铃。 从蕾铃脱落的日龄看,蕾的脱落从 现蕾至开花前都有可能发生,但大多发生在现蕾后 10~ 20d 内, 20d 后的蕾,除虫害和严重干旱、雨涝引起脱落外,很少有自然脱落。 棉铃的脱落主要发生在花后 3~ 7d 内的幼铃,而以开花后 3~ 5d 最多,花后 8d 以上的棉铃很少脱落。 从蕾铃脱落的时期看,在棉花初蕾期除受虫害和自然灾害外,几乎无脱落。 随着现蕾数和开花数的增加,脱落也逐渐增多,进入盛花期后出现脱落高峰,以后脱落又逐渐减少。 蕾铃脱落的高峰期在黄河流域棉区常年都出现在 7 月下旬和 8 月上旬,占总脱落数的一半以上;新疆棉区常出现两次脱落高峰,第一次在棉花蕾期 (6 月 20 日 前后 ),主要是干热风引起的;第二次在8 月上旬,以落铃为主,主要是中后期肥水管理不当,尤以肥水不足引起。 从蕾铃脱落部位看,一般情况下,下部果枝脱落少,中、上部果枝脱落多;靠近主茎内围果节上的蕾铃脱落少,远离主茎外围果节上的脱落多。 但在棉株徒长或种植过密的情况下,常出现中、下部蕾铃大量脱落,形成高、大、空棉株。 (二 )蕾铃脱落的原因 1.光照 光照是影响蕾铃脱落的重要因素。 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产物的制造及其向蕾铃的转运,造成蕾铃因有机养料缺乏而脱落。 在肥水过多,枝叶旺长而荫蔽的棉田,群体中、下部光 强不足是导致蕾铃脱落的主要因素。 2.水分 水分供应不足或过多,影响有机养料的积累和运转。 水分供应不足,植株处于水分和养分胁迫状态,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减少,营养体矮小,蕾铃脱落增多;水分供应过多,特别在氮肥过多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分被过多地用来建造营养体,引起棉株徒长,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蕾铃得不到足够的有机营养而脱落。 当雨水过多、棉田积水时,由于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的呼吸和吸收机能受到抑制,光合强度降低,有机营养不足,造成蕾铃脱落。 开花时下雨,花粉粒遇雨膨胀破裂,丧失生活力,影响 子房受精,导致棉铃脱落。 3.温度 高温 (大于 35℃ )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加强,过多消耗有机养料,导致蕾铃脱落,特别是开花盛期遇到高温、低湿天气,幼铃的脱落加重。 4.肥料 土壤肥力低,施肥量又少,棉株生长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减弱,有机养料制造少,蕾铃脱落多。 反之,如果在高肥力棉田,施用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供给蕾铃的有机营养减少,也会导致蕾铃的大量脱落。 (三 )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 14 棉花蕾铃脱落是对不良条件的一种适应性 ,从理论上讲 ,当完全掌握其规律后 ,在控制生产条 件下 ,可以不脱落。 但目前大田生产条件下 ,不脱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能减少脱落率。 但在高产棉田和杂交制种棉田 ,减少脱落还是很有必要。 根据引起蕾铃脱落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措施 : 1.选用脱落率低的品种。 不同品种对不良条件反应不一致 ,其蕾铃脱落率有很大差异。 生产上应选用结铃性强、抗病虫、丰产优质品种。 一般海岛棉、抗虫棉脱落率低 ,结铃性强。 2.合理密植。 建立合理的棉田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改善肥水条件。 合理调节肥水供应,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对肥水条件差的地块 ,改善肥水条件,增加叶面积 ,改善有机养分供应。 对肥水条件好的地块 ,要注意防止旺长 ,改善通风透光。 4.可以使用激素 ,改善养分分配 ,如赤霉素 20mg/kg 在开花后涂 ,可减少落铃 ~ %。 5.及时防治病虫。 减少因病虫为害引起的脱落。 五、棉花的需肥规律 (一)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养分吸收动态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表明,棉花苗期以根生长为中心,吸收 N、 P2O5. K2O 的数量占一生吸收总数量的 5%以下。 此期虽然吸收比例小,但棉株体内含氮、磷、钾百分率较高。 蕾期植株生长加快,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根系迅速 扩大,吸肥能力显著增加,吸收的 N、 P2O5. K2O 占总量的 %~ %。 花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棉株在盛花期营养生长达到高峰后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吸收的 N、 P2O5. K2O 量分别占一生总量的 %~%、 %~ %、 61. 60%~ 63. 22%,吸收强度和比例均达到高峰,是棉花养分的最大效率期和需肥最多的时期。 因此,保证花铃期充足的养分供应对实现棉花高产极其重要。 吐絮期棉花长势减弱,吸肥量减少,叶片和茎等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均向棉铃转移而被再利用,棉株吸收的 N、 P2O5. K2O 数量分别占一生总量的 %~ %、 %~ %、 %~ %,吸收强度也明显下降。 (二)棉花不同产量水平吸肥量 棉花产量的高低与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土壤养分的增加,产量随之上升,棉株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总量也增加 (表 63),但产量增长与需肥量增加之间不成正比,通常产量水平越高,单位重量养分生产的皮棉越多,效益越高。 六、棉花需水规律 棉花需水量是指棉花在生长发育期间田间消耗的水量,包括整个生育时期内棉花 自身所 15 表 63 棉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吸收比例 棉区 皮棉产量 ( kg/hm2) 每生产 100kg 皮棉吸收量( kg) N: P2O5: K2O 资料来源 N P2O5 K2O 黄河流域棉区 1392 1494 1539 10..35 1:: 1::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现棉花研究所, 1979 长江流域棉区 750 1125 1500 1875 2250 1:: 1:: 1:: 1:: 1:: 浙江农业大学, 1987 西北内陆棉区 1425~ 1500 2175~ 2250 2400~ 2475 2850~ 2925 1:: 1:: 1:: 1:: 塔里木农垦大学,1997 利用 水分及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水量的总和。 丁静 (1982 年 )综合北方棉区试验资料指出,黄河流域棉区棉田耗水量为 5250~ 7500m3/hm2。 棉田耗水量受自然条件、农业技术措施和产量水平的影响,最终反映在耗水系数 (每生产 1 kg 籽棉的耗水量 )不同。 棉花的耗水系数一般为 1 300~2020(kg/kg)。 产量提高,耗水量增大,但耗水系数却随产量提高而降低。 说明随产量水平的提高,水的利用率也 随之提高。 由于各生育时期的外界环境条件和生育状况不同,对水分的需要有很大差别。 (一)苗期 棉花出苗到现蕾阶段,由于气温不高,植株体较小,叶面蒸腾量较低,需水也较少,而且主要耗水是由田间蒸发造成的,因此,可以采用中耕松土等措施来减少水分消耗。 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长期总需水量的 15%以下, 0~ 40cm 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 55%~ 70%为宜。 (二)蕾期 棉花现蕾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棉花生育加快,土壤蒸发量也随之增加,需水量也逐渐加大。 此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长期总需水量的 12%~ 20%, 0~ 60cm 土层内保持田间持水量的 60%~ 70%为宜。 (三)花铃期 棉花开花以后,气温高,棉株生长旺盛,。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 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置单,并随同申请单送达病房。 8 3. 必要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医生或护士。 试剂管理制度 ,每月申报所购商品化试剂原料,并应做到及时盘存清点,入库做到心中有数。 ,进货一律由科室统一管理,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正宗,有批准文号。 ,不使用过期变质的试剂。 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以保证有效期内能有效地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放保险箱内,使用时应有两人在场,并做好登记。
上手速度较快。 b. 可发掘的用户定位: 1824 岁及 4045 岁的用户群: 1. 1824 岁的用户群消费能力较为低下,其中有大部分为学生。 这个群体能接受的棋牌的游戏种类范围较小。 但,该用户群的优点是时间比较 闲赋可发掘成为棋牌游戏的基础用户。 2. 4045 岁的用户群拥有消 费能力,这个用户群对游戏消费的理念比较薄弱,同时该用户群体对棋牌游戏兴趣却并不低(如:麻将、围棋、梭哈等)
量,振摇使尼群地平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 ,精密量取续滤液 20181。 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尼群地平对照品,精密称定,加四氢呋喃适量使溶解,用乙腈 水( 20:56)混合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 1ml 中约含 的溶液,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含尼群地平应为标示量的 %~ %。 可接爱标准: 两个试验人员,采用不同检验仪器分别测定同一批次的供试品 ,
酸雨监测的比对考核工作,第一次考核比对项目是 pH与化学耗氧量,其中 pH不合格;第二次比对的化学耗氧量和氨氮,考核都合格。 先后多次接受省市监测站的化学耗氧量、硝酸盐氮、铅、阴离子、 pH、挥发酚、甲醛 、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二氧化硫等项目的考核,除第一次的挥发酚考核因所给浓度范围有差错导致考核失败外其他各项各次均为合格。 5月份我们全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