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托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线点、水准点复测 、加密 和 抗滑 桩 放样资料准备。 (7) 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的技术规范、工艺标准、施工设计图 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8) 编制施工预算:为材料进场、劳动力、月、周 、日 进度表 编制 提供依据。 3) 现场准备 (1) 施工便道修筑: 加固拓宽 原有机耕道 (村道) 作为便道使用 ;无机耕道 (村道) 连接路段沿红线 内侧修筑。 便道修筑要满足材料运输和行车安全 需要 , 以 方便施 工 , 急弯或连续下坡路段设安全警示牌。 (2) 平整孔桩场地 , 清除 障碍物 、松土 ; 孔桩周围挖设 截水沟、排水 明 沟, 确定排水走向 , 做好防排水工作。 (3) 按 工程所 需模板 、空压机 、机械 等 各种 工器具 已进场; 施工、技术、 管理人员已到位,满足施工要求。 (4) 钢筋、砂石、水泥等材料的采购,并化验合格后运至工地。 (5) 施工用水利用当地居民饮用 水源,施工用电采用 1 台 75KW柴油发电机自发电。 6 (6) 施工现场周围有完善的无线电话通讯网络,可满足施工联络需要。 4) 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项目部 择优选择施工能力强,并有丰富人工挖孔桩施工经验及良好信誉的专业队伍进行 施工。 严格按“精心施工、均衡生产”的原则,组织好人员、机械设备、 优质、高效 、 安全、 按期 完成 本工程施工。 共计安排作业人员 25 人,以下为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 职能职责 : 人 力 资 源 配 置 表 5) 机械配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见下页) 职能 单位 数量 职责 备注 现场总指挥 人 1 全面负责现场和技术工作 施工员 人 1 组织、协调 测量 人 2 负责测量 安全员 人 1 安全检查及指导工作 机械司机 人 3 机械操作 每台机械配备 1 人 模板、 振捣工 人 3 立模、浇筑砼 钢筋工 人 5 钢筋加工 孔桩掘 进 工人 人 9 孔桩掘 进 分三个掘进班组,每个班 组 3 人。 7 机 械 设 备 配 备 表 序 号 规格型号 数量 设备状态 备注 挖掘机 现代 220 1 良好 单筒卷扬机 JK/JM1T 3 良好 潜水泵 WQK183 4 良好 空压机 风镐 G10 6 良好 小型鼓风机 CY076 3 良好 钢筋切断机 GQ40A 1 良好 钢筋调直机 GT4/14 1 良好 钢筋弯曲机 GW40 1 良好 吊车 QY25 1 良好 自卸汽车 10t 1 良好 发电机 75kw 1 良好 电焊机 ZX7400 2 良好 插入式振捣器 FRZ50 2 良好 全站仪 莱卡 1 良好 测量仪器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C232 1 良好 测量仪器 6) 施工进度计划 (1) 工期 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该 段 桩基托梁 挡 土 墙桩 基 工程 计划 38 天 完成 ,于 2020 年 08 月 18 日开工至 2020 年 09 月 24 日完工。 8 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项目名称 计划开竣工日期 备注 桩基挖孔 2020 年 08 月 18 日 2020 年 09 月 16 日 桩基砼 2020 年 08 月 31 日 2020 年 09 月 24 日 平行施工 (2) 材料计划 工程所有材料由 项目经理部 依据进度计划及施工图预算工程量 编制计划申报业主 ;混凝 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并由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 分项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抗滑桩工程 锁口、护壁 锁口、护壁 C15 砼 M179。 2 HPB235 钢筋 kg 3 桩基 桩基 C30 混凝土 M179。 618 4 HPB235 钢筋 kg 16590 5 HRB335 钢筋 kg 47348 6 桩孔开挖土 /石 M179。 782/ 7 检测管 声测管 kg 3807 声测管 8 接头套管 kg 91 9 底封板 kg 28 (3) 工期保证措施 a) 建立 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进度保证体系,以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基础的多级计划执行体系,使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都做到层层有计划、人人有 9 目标、事事有人管。 b) 制 定四级控制计划,即通过日计划保证周计划,通过周计划保证月计划,通过月计划保证总进度计划。 c) 所定计划拖延的工期应采用强硬措施通过加班、加人的方式找补、修正。 d) 工期承包制,各工种要按下达的施工任务单承包工期,对提前工期的给予奖励,对拖延工期的给予处罚,并督促采取补救措施。 e) 根据施工情况 变化,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调整用工和机械使用数量,使各工序衔接适当,利于施工生产。 f) 做好当地气象资料的调查研究工作,指导施工作业 时间的合理 安排。 g) 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排水工作,挖设排水、引水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水泵、遮雨材料。 h) 工程进度款专款专用,不能用于其他方面开支。 i) 由物资采购部成立专项采购组,保证钢材、模板、砂石料及工地常用机具和易损、易耗品的供应。 (4) 工期控制组织机构图 (见下页) 10 四、 施工 工艺技术 1) 施工 技术要求 (1) 开挖后的桩体断面尺寸不得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加护壁厚度 , 且 桩体孔型符合设 计要求。 (2) 桩体须 分 三序 开挖,及时做好护壁和锁口,本段内锁口为 C15钢筋 混凝土,锁口高出地面 55cm。 桩体护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 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护壁厚度及护壁钢筋数量、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壁钢筋搭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形成水平施工缝; (3) 水泥、钢筋 等主要原材料 的 各项指标 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进场复试合格后才可用于本工程; 严禁使用不 合格材料;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各施工队队长 各专业技术人员各施工班组 落 实日、周、月计划 技术保证协调总计划落实方案优化、施工调整 11 (4) 桩 身 混凝土浇注、钢筋 连 接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钢筋混凝 土 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5) 桩体成孔后 , 底部持力层应当符合设计要求,若不符合设计要 求需请设 计单位、地勘、监理单位等责任主体现场会商处理。 2) 桩基 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12 抗滑桩 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桩基开挖 桩孔开挖 采取跳孔开挖, 斜三角架配合固 定 卷扬机提升装置 ,保证每桩每间隔一天进尺一模的要求 ;积水应用潜水泵及时 排出 ,技术准备 终孔至设计标高 开挖、出渣、排水 确定桩位、现场准备 灌注混凝土 浇筑护壁混凝土 护壁模板 单节成空 机具准备 安装钢筋笼 成孔记录 模板准备 制作砼试块 制作砼试块 砼灌注记录 钢筋笼制作 终孔记录 13 保证孔壁稳定, 使其减少对相邻桩的影响。 提升设备必须有自锁装置。 待井口混凝 土强度达到 70%后,方可 进行提升设施的安装。 (1) 由测量班采 用全站仪进行 桩 孔 的定位放样工作 , 桩位确定后,于各桩四周设置四根木桩控制轴线位置 ; 并用石灰线标明桩孔的开挖边界。 (2) 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 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 逐层挖 土, 开挖顺序为先中间后 周 边; 遇到 较硬的岩层时,用风镐凿除施工。 (3) 桩孔开挖以 3 人一组配合, 孔内一人,孔外两人; 每小组一天安排 2 根桩流水作业,共成立 3 个小组交叉 施工。 (4) 桩孔 上部 2m 范围为锁口 , 桩孔 开挖 2m 后应立即施工锁口,锁口 顶面应 高出 自然地面 55cm,便于挡土挡水。 锁口 以下每 2m一节护壁 ,孔壁土质太差 或渗水较大时 ,也可采用 1m 一节 护壁 ,每挖 1m 后立即施工护壁。 (5) 锁口 施工完成后 , 及时将各轴线及控制标高引至锁口上 ,设十字 形 桩位控制点 , 并用红油漆做明显标志, 为后续施工提供检测依据 ;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测。 (6) 每挖完一节,必须由孔口吊线检查 桩孔垂直度、截面尺寸,发现偏差及时 修边 纠正 , 使 孔壁上下顺直一致 ,保证位置正确。 孔深超过 10m 时应向孔内送风, 送风管直径不小于 10cm,出风口 14 距 挖孔人员 不应大于 2m。 (7) 开挖出的土用卷扬机提升出桩孔后用手推车推至指定地点,由汽车转运至弃土场。 定期检查提取土渣的吊桶、钢丝绳、吊钩。 4) 护壁 支护 (1) 桩孔护壁为钢筋混凝土护壁,采用钢模板浇筑; 模板安装 时须 严格校核中心位置 、 护壁厚度 、模板位置,保证垂直度。 (2) 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 模板之间卡具、扣件连接固定。 每节护壁模板的安装都应以桩孔口十字 形桩位控制点为依据,逐节校测。 (3) 浇筑前应清除孔壁上的松动石块、松土 ;按设计数量、间距及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自检。 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浇筑砼。 (4) 浇筑护壁砼时可适量加入早强剂, 以加快工序循环速度 ; 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 5) 护壁钢筋布置 钢筋加工 厂内制作, 严格按设计尺寸、规格 下料 加工 , 运至孔桩现场后孔内安装 ; 锁口 :竖向布设 φ 10 的钢筋,间距为 25cm。 水平箍筋 布设 Φ 12 的钢筋 , 间距 20cm;护壁:竖向布设φ 10 的钢筋,间距为 20cm,水平箍筋 布设 Φ 12 的钢筋 , 间距 21cm。 6) 终孔 检查 挖至设计持力层后, 对桩孔中心线位移偏差、桩经偏差、终 15 孔深度、孔底沉渣 、持力层情况 进行自检,各项偏差须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 如有偏差超限,及时 整改。 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入下道工序。 7)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 钢筋笼 在钢筋加工厂 统一 分段 制作 成型 ,成型后运至孔桩现场安装。 所用钢筋须经试验室检测合格后 方可使用。 (2)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格、尺寸、数 量加工。 焊接采用搭接焊, 钢筋搭接处保证同轴 ; 双面焊焊缝长度≥ 5d,单面焊焊缝 长度≥ 10d,焊缝 要 饱满。 (3) 受力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内受力筋接头 数量 不得超过总数量的 50%。 (4) 钢筋保护层垫块梅花形布置,沿桩长间距不得超过 2m,横向圆周 不得 少于 8 处。 (5) 为避 免钢筋笼在运输及吊装时变形, 钢筋笼每隔 5m 设井字架支撑; 主筋与箍筋之间用间隔点焊固定。 每节钢筋笼上部设加强箍筋一道 (Ф 25mm) 与主筋焊接, 轴线处设吊环, 作为吊点使用。 (6) 钢筋笼运至现场后逐节吊放孔中 定位 , 在孔口连接。 钢筋笼安装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8) 声测管安设 (1) 在钢筋笼 内侧 四角 设置 D=57mm 壁厚 检 测管 4 根 ; 在桩 16 基钢筋笼段,声测管 由桩基箍筋绑扎固定。 (2) 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堵塞管道。 (3) 检测管接头不得采用焊接, 上部超出桩顶 50cm。 安设时钢管要直顺,防止发生弯曲或变形 ,保证管内畅通。 9) 桩身混凝土 (1) 桩身混 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搅拌, 所需砼数量 提前 3 小时 报砼拌合站 ,确保砼按计划到场。 (2) 采用设置有减速装置的 溜管灌注桩身, 溜管下口 至 砼面 距离不宜大于 150cm, 插入式震动器振捣。 (3) 砼分层浇筑振捣,层后不大于 50cm,每振点震动时间 20~ 30秒, 以砼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4) 振点间距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倍 ;尽可能避免与钢筋的接触 ,防止位移。 (5) 砼浇筑到桩顶时,要适当 超过桩顶设计标高 ( 3cm) , 以保证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 要求。 10) 检验标准 (1) 挖孔桩 允许偏差项目 (见下页) 17 挖孔桩 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 (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检查 3 2△ 桩长 (m) 不小于设计值 测绳量:每桩测量 2 3△ 孔径或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值 探孔器:每桩测量 2 4 桩位 (mm) 100 经纬仪 :每桩测量 1 5 竖直度(mm) 钻孔桩 / / / 挖孔桩 %桩长,且不大于200 吊垂线:每桩检查 1 6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177。 50 水准仪: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1 (2) 钢筋骨架 允许偏差项目 灌注桩 钢筋骨架 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 mm) 177。 10 保护层厚度( mm) 177。 20 箍筋间距( mm) 177。 20 中心平面位置( mm) 20 外 径( mm) 177。 10 顶端高程( mm) 177。 20 倾斜度 (%) 底面高程( mm) 177。 50 18 五、 质量保证 措施 在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现行有关规范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认真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认真审核本合同段工程技术方案,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 (2)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坚持不合格材料不进场的原则; (3) 加强内部管理协调力度,合理安排施工力量,以总工期为目标,保持合理的施工节奏 ; (4) 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5) 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实行自检、 互检、交接检验,复核质量标准。 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 当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坚决贯彻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期 ; (7) 实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到各工序、各个环节,具体到人; (8)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未得到检验、实验合格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9) 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持证上岗专项操作。 (10) 成立提高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 QC 小组,科学解决施工中 19 的关键质量问题,实行工点、工序挂牌施工,广泛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量管理机构框图 安 质 环 保 部 刘 文仕 仕 工 程 技 术 部 徐 建 斌 建 斌 综 合 办公 室周 科美 高 室 周 科 美 计 财 合 同 部 罗 勇 组长:廖开荣 副组长:周建新 中 心 试 验 室 师 芳宏 宏 副组长:张祥兵 物 资 设 备 部 周 发坤 坤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专职质检员 田 力 各施工队负责人 各工班负责人 20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经济兑现 改进工作质量 经济责任制 项目部质量 管理领导小组 QC小组活动 质量检查评比 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 制度保证 思想保证 TQC 教育 质量第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