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挂篮悬浇预应力箱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便桥运输至28283桥墩位置,输送泵灌注入模。 (1)、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灌注时由前往后对称灌注两腹板混凝土至下倒角,然后再由前往后灌注底板,底板及腹板下部混凝土由串筒导流入模,立模时按规划在腹板上留好天窗,底板灌注完成后继续对称分层灌注腹板混凝土,上部腹板2m范围可由输送管直接插入,分层厚度为30cm。 顶板的灌注遵循由两侧向中央灌注的顺序。 (2)、混凝土捣固混凝土振捣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相结合的形式,底板和顶板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腹板以附着式振捣器为主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器,箱梁梗腋处两种振捣器相互补充,加强振捣。 插入振捣厚度为30cm,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振捣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有光泽并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将振捣棒缓慢抽出,防止混凝土内留有空隙。 (3)、混凝土灌注注意事项混凝土要分散缓慢卸落,防止大量混凝土集中冲击钢筋和波纹管;捣固混凝土时避免振动棒与波纹管接触振动;混凝土入模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护波纹管,防止波纹管碰撞变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底板标高,并及时进行调整。 (4)、混凝土养生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表面用塑料布覆盖,并撒水养护,待同等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其抗压强度达到梁部混凝土设计强度的90%时,揭开塑料布,洒水继续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养护天数14天以上。 同时进行底面和侧面的养生。 (1)、预应力材料、锚具顶板预应力束采用2OVM 15219型锚具,;,OVM1525型锚具,;竖向预应力束采用冷拉Ⅳ级φj25粗钢筋,YGM型锚具,张拉力330KN;,BM153型锚具。 (2)、预应力材料和机具的进场检验钢绞线和预应力粗钢筋: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波纹管:外观形状、密水性试验、强度和刚度检验。 锚具:外观检查、硬度试验、静载锚固试验。 预应力束的锚具按设计指定的要求选用,锚口摩阻损失为张拉控制力的3%,钢束锚固时锚具的变形和钢绞线的回缩值为6mm。 锚具进场后严格进行检验,确保技术性能指标符合“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93)的有关规定。 张拉机具:千斤顶的校验、电动油泵的校验、压力表的校验以及千斤顶、油泵、压力表的配套标定。 (3)、油表的校正与千斤顶的标定压力表、张拉千斤顶等计量设备,按规定定期检查并建立卡片备查。 压力表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为纵向100Mpa,;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标定。 张拉千斤顶的摩擦阻力应不大于张拉吨位的5%。 并建立油压力与千斤顶张拉PN标定曲线。 在下列情况须对油表重作校正:使用超过三个月;张拉300束预应力筋;在使用中发现超过允许误差或发生故障检修后;在运输、存放和使用过程中防止日晒、受潮和震动,否则须校正。 (4)、纵向预应力筋施工预应力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进行。 纵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9)。 A、预应力筋制作预应力筋即钢绞线下料,长度按梁段长度加千斤顶的工作长度加钢绞线穿束时的联接长度加富余长度10cm计算。 钢绞线采用砂轮机切割,塑料胶带包头。 钢绞线下料够一束的数量后以梳筋板梳理后用细铁丝绑扎,以便运输和穿束。 钢绞线下料的数量以满足梁段施工为准。 B、穿束本桥采用人工穿短束及人工配合卷扬机穿长束的方法穿束。 穿束前在钢束前端安放引导头。 C、张拉锚固按照设计要求纵向预应力筋采用一次张拉的工艺,其步骤为:0→15%初应力→30%控制应力→100%控制应力(持荷5min)→锚固。 D、伸长值的量测方法:设定初张力,当张拉力达到15%初张力后,量测千斤顶的活塞外露长度L1,然后供油达到控制应力的30%,量测活塞外露长度L2,再张拉至设计吨位的油压值,量测活塞的外露长度L,[L—L1+(L2—L1)]即为实际伸长值。 E、张拉施工注意事项1)、采用伸长值与预应力双控。 2)、张拉力以千斤顶标定为主,伸长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在+6%到~-6%之间。 3)、当超出此范围后应停止张拉进行原因分析。 4)、整个张拉过程应随时注意避免滑丝和断丝现象发生。 5)、了解孔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状况,与伸长值进行比较做特定分析。 6)、张拉过程中注意安全,千斤顶后部不能站人,防止张拉意外事故时伤人。 (5)、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竖向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 A、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竖向预应力筋为φj25mm高强度精轧螺纹粗钢筋,YGM型锚具,采用穿心式单作用千斤顶单端张拉,张拉采用双控法,以油压表值为主,控制张拉吨位33t,油压表值的误差不超过177。 2%,伸长量的误差不超过177。 6%。 伸长量的测量采用千斤顶上的转数表与实际测量活塞杆伸长相结合的办法。 1)、安装锚垫板和锚具。 2)、安装千斤顶。 3)、初张拉10%σk,计数器归零。 4)、张拉至σk,持荷2min,拧紧螺母,测量伸长量。 5)、卸荷。 φj25mm高强度精轧螺纹粗钢筋使用前进行冷拉失效处理,如有目测可见的弯折进行调直,并清除表面浮锈、污物、泥土,钢筋表面如有明显凹坑或其它缺陷则剔除该段。 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严禁用电焊切割,并随时注意不碰火,下料长度预留出挂篮轨道锚固长度。 B、张拉施工注意事项采用伸长值与预应力双控。 张拉力以千斤顶标定为主,伸长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在+6%到6%之间。 当超出此范围后停止张拉进行原因分析。 整个张拉过程随时注意避免滑丝和断丝现象发生。 了解孔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状况,与伸长值进行比较做特定分析。 张拉过程中注意安全,千斤顶后部不能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