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正文doc校企一体化实内容摘要:

程(作业)指导书、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工作室相关制度等的精细化管理; ( 5)“专业 +课程 +能力 +绩效”关键控制点的精 细化管理:监控、评价、考核标准。 示范性原则 (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示范性; ( 2)集教学、生产、培训、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 ( 3)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情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性;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16 ( 4)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的示范性; ( 5)“教、学、做” 合一的教学方法的示范性。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学院形成的《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建构与实践》创新项目为基础,构建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搭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校企一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的“四个对接” ,培养和锻炼一支专业扎实、技能精湛的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团队;遵循校企一体化基地建设的“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教师技师化、学生员工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原则,引入 ISO9000 标准的管理理念和原则,形成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价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以数字化网络建设为前提,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变纯消耗型实训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形成“教室、实习实训室、生产现场”三位一体,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企一体化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二)具体目标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市场化运作; 实训基地数字化网络全面提供信息服务; 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实施; 指导教师团队满足基地运行要求; 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投入运行; 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 满足工学结合、情境教学需要。 五、建设内容 (一)校内实训基地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 成立现代置业集团公司 成立现代置业(仿真)集团公司,下辖 IT 创新、锐先电子科技、汇智管理服务、尚能商贸、人本商务旅游政务、蓝天文化艺术传媒等 6 家总公司,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管理科学与工程、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17 经济贸易、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等 6 个教学系提供实训基地和产学 对接的平台, 集 教学、生产、科研、实习实训于一体,形成校企“资源共享 、互惠双赢”的有利局面,实训基地框图见图 4 所示。 图 4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框图 锐先电子科技总公司 汇源 管理服务总公司 人本商务旅游政务总公司 蓝天文化传媒总公司 尚能商贸总公司 人本旅游公司 人本外贸公司 人本政务公司 信达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 信融进出口 贸易有限公司 信盛营销 服务有限公司 信源管理信息咨 询有限公司 快乐同盟 演艺公司 至善阁文化 演艺公司 龙之韵舞蹈 演艺公司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器材公司 电子仪器公司 中高级技工人才培训公司 自动化电器 设备公司 电子研发公司 机加工公 司 智宇网络公司 智达软件公司 智幻游戏公司 智梦动漫公司 智芯科技公司 恒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 光华物流 有限公司 德鑫财务 管理有限公司 顺弘创业 投资有限公司 IT 创新总公司 锐先电子 科技总公司 汇智管理 服务总公司 人本商务 旅游政务 总公司 蓝天文化 传媒总公司 尚能 商贸总公司 9 个 工 作 室 6 个 工 作 室 5 个 工 作 室 9 个 工 作 室 6 个 工 作 室 7 个 工 作 室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18 实施市场化运作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市场化的运作分为实训基地建设的专家咨询调研、公司注册运作、基于产学对接工学结合的生产、产品检验市场运作等四个部分,各部分建设内容如下: ( 1)专家咨询调研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信函等形式,对珠三角、湖南省地域,尤其是长株潭、星沙经济开发区,开展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市场的 信息收集及调研活动,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召开由行业、企业及学院的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教育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政策,咨询论证,确定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产业 +企业 +专业”运行模式的实施方案。 ( 2)公司注册运作 选择师资和行业专家多、技术力量强、设备设施先进的总公司或分公司进行工商注册,实施市场化运作。 选定锐先电子科技总公司,成立锐先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确定其核心产品为智能电子产品和 PCB 加工;成立 IT 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确定其核心产品为 网络集成、动谩设计、游戏开发等技术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注册商标)。 非生产性的仿真性工作室、情境教室、实行课余开放制度,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竞赛活动、自主创业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培训和场地、设备、设施支持。 ( 3)基于产学对接工学结合的生产 各分公司、各专业教研室,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专业现有工作室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情况,每年至少引进或研发 1 项生产性产品、一项加工服务项目、一个技术支持项目,以实现实习内容的工学结合。 引进或研发项目的生产或服务过程应与学生实训过程有机结合,配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19 套开发基 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课程,购置基地生产的设施设备,建设的工作室应具有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职场氛围。 引进或研发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分公司或工作室,根据生产或工作流程,合理制定员工定编标准,除满足学生实训要求外,还应预留一定数量生产或服务性岗位,满足 20%的学生在本院顶岗就业。 平均每年引入 5— 7个生产性产品或加工服务项目,实训与生产相结合,变纯消耗型实训为生产经营型实训,为学生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活动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每年新增1-2个认证资质。 ( 4)产品检验市场运作 参 照市场化企业组织机构,成立相应的市场、营销、采购供应、质检、物流等部门,实行企业管理,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工装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实施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实行市场运作,稳定已有订单客户,采用广告、网络、直销等手段,加大销售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经营业绩,达到以产促学,以产养学的目标。 按照产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质量标准,严格进行产品生产过程各工序的检验,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把质量关,做好产品的入库、分销、资金回笼和市场运作分析等工作。 (二)实训基地数字化 网络建设 实训基地网络提质建设 ⑴出口带宽 ⑵内网安全管理 ⑶ VLAN划分及访问控制 ⑷远程访问 ⑸ 各情境教室的网络建设 ⑹无线上网平台建设 统一信息资源建设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20 ( 1)信息标准是一个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泛的信息化规范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基础信息编码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研制基础信息编码是制订信息标准的基础性工作。 为了让学院实训基地各系统能够通过数据传递等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需要制定 统一的数据交换信息标准,包括数据的描述标准、权限的描述标准、信息发布的描述标准、信息采集的描述标准等。 各信息系统遵循制定的相关数据交换信息标准,相互访问对方系统提供的标准数据,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 信息标准的制订是为了满足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使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2)基础信息编码一般是指学号、教工号、单位(院系)号、课号、科研项目号等通用性很强的信息编码,在应用系统中经常扮演关键信息项(数据库中又称为主码字段)的角色基础信息编码 是否规范、科学,影响着学校应用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有着长远的影响。 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建设 综合信息门户( Portal),即校园门户网站,是面向校园网用户的大型信息资源集成,对实训基地网络内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统一控制用户对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访问,为用户提供集成的访问入口,并根据用户身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特定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数据中心及数据交换系统建设 公共数据库建设是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础和前提,只有全面完成公共数据库建设,才能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 公共数据库系统是校园内一个高层应用平台,将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并且以校园门户网站的形式将这些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集成在一起,根据进入系统用户的不同身份,统一分配不同权限,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21 查询相关数据,享受相应服务。 数据交换系统从各个业务系统抽取出数据后,使数据中心的数据无论是从横向的全校范围内,还是纵向的时间积累上,都是最全面的、最规范的、最权威的数据,供教师、职工、学生、领导查询。 同时,提供报表、图表,通过决策分析,数据挖掘等以供领导进行决策。 已有应用系统的完善 ( 1)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基于校园网络,主要实现实训基地办公全面数字化、无纸化、高效化。 其功能区分为个人办公区、公文流转区、公共信息发布区、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区、内部论坛讨论区、系统配置等。 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已经运行,作为数字化校园核心业务系统之一,是一个集 Client/Server和 Browser/Web Server 技术于一体,涉及教务、教学管理各环节,面向学院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大型集成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学院把教务管理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集成化的、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访问环境。 ( 2)财务 管理系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遵循日清月结的原则,涵盖学院财务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基本信息、帐目管理、现金管理、项目管理、应收应付、劳资福利、固定资产、财务报表等方面,为学院财务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教职工、客户、供应商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协助学院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财务管理规范。 ( 3)对于学院已有应用系统,一是整合,将学院已有应用系统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学院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学院各部门的数据库间共享和交换数据,如 建设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公共数据交换系统等。 二是新建。 整合方式的优势在于对旧的应用系统无需变动,难度在于建设成本较大,由于需对学校各部门应用系统的后台结构有最为细致的了解,需要派专人沟通若干旧系统建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与精细化管理建设方案 22 设单位,有时甚至因为技术版权问题,不可沟通,花费的精力远远大于新建系统,建设速度远远低于新建系统,且拼起来的系统很难做到无缝连接,运行效果、决策支持度也低于新建系统。 新建方式必须要求学院能够把旧系统中复杂的数据导入新建系统,使用方法上达到比旧系统简单易用。 实训基地资产设备管理系统建设 资产设备管理系 统参照《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选编》与《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规范设计,涵盖实训基地资产设备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基本信息、需求计划、市场调研、招标采购、资产登记、使用日志、维护保养、实验室、材料物品,为学院资产设备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供应商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协助学院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资产设备管理规范。 (三)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引入 ISO9000 的理念,运用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构 建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精细化管理 QMS 体系。 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精细化管理流程如下图 5 所示。 以政府、学生、董事会、企业、顾客的要求为系统输入,确立方针目标,明确管理职责,实施资源管理,对校企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过程控制,开展内部审核、质量跟踪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制定《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精细化管理目标》、《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精细化管理职责与权限》、《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精细化质量管理手册》。 举办 ISO9000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培训班,组织基地 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