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方案要点内容摘要:
, 帮助他们走进各自的知识王国去寻找和创造新的生产力。 39 知识型科技信息服务 (4) 以人为本 个性化 精密化 专业化 定制服务 便于再加工再开发 同系统交互 (可视化 、 语音化等 ) 依个人选择输出结果的形式 便于个人交换交流 安全性 、 隐私 、 保密 40 信息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异同 相同点 两者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两者都以网络为依托 两者都由收集 、 处理 、 存储 、 传播 、 共享等过程组成 信息收集 —知识捕获 信息处理 —知识加工 (合成 、 分类 、 整理等 ) 信息存储 —知识保存 信息传递 —知识传播 信息共享 —知识共享 两者的产品都能创造价值 41 信息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异同 收集 、 处理 、 传播的对象不同:信息系统的对象是客观属性 (文字 、 文件 、 报表 、 票据 ), 而知识系统的对象是以人的头脑为载体 , 具有隐含特的知识 、 人的思想 、 技能和经验。 知识系统具有创新性 , 而信息系统没有。 对处理对象的加工深度不同:信息系统主要加工为计算 、 合并 、 汇总 、连接等。 而知识系统是解析 、 分类 、 合成 、 整理 、 建立映射等深层处理。 知识系统的加工深度远远大于信息系统。 产品形态不同:信息系统主要是报告 、 文档 、 报表 、 总结性数据或提示性数据 , 而知识系统则是分析能力 、 MAPS、 多媒体 、 超级链接等。 知识系统的产品具有动态性 , 可根据需要产成不同的表现形态。 产品价值取向不同:信息系统着重及时性 、 新颖性 、 针对性 、 准确性等 , 而知识系统着重创新性 、 科学性 、 经验和技巧。 度量指标不同:信息系统看硬件软件投入 、 经济收益等 , 而知识系统看知识投资 、 知识密集度 、 知识挖掘的广度和深度。 42 信息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 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相伴而行。 信息系统正在朝着解决半结构和非结构化问题的方向发展 , 如 KWS、 DSS、 ESS等都具备了知识工作的支持和管理决策的功能。 知识系统是对信息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知识系统离不了数据库的支持 , 信息系统最新技术如工作流、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群体技术、共享技术等都可用于知识系统。 43 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获取和提供 提供信息产品 基于标准和单一知识 固定内容服务 劳务服务 标准服务 固定资源和系统 大而全系统和服务 标准化事物性服务 按信息服务机构流程组织 知识服务 解决问题 提供知识产品 基于复杂 综合变化知识 动态连续服务 增值服务 个性化服务 动态虚拟资源 系统集成、服务集成、团队工作 创新性服务 按用户行为过程组织 44 Knowing leads to . . . Da ta====In f o r ma ti o n=======K n o w led g e======B e h a v iou r====== Ap p l y St a n d a rd s St o re amp。 Mo ve C h a rt G ra p h Pu b l i sh Pi ct u re F o rma t Kn o w i n g L e a rn i n g F i l t e ri n g Eva l u a t i n g Do D e cid e C h o o se Ap p l y En a ct Transformational Librarianship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Behaviour Norm Form Transform Perform Success 46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 事实数据 、 常识数据库 、 加工精度 、 语义结构存取 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 人脑存储的知识 “ 零次信息 ” (论坛 、 电视会议 、 活页零散信息 ) 从数据库或文本中发现或挖掘的知识 My文件等 47 Beckman知识五个层次 数据 :文本、事实、编码、图象、声音 信息 :组织的、结构化、解释的、总结的数据 知识: 案例、规则、过程、模型等 专业知识: 快速和准确的建议 , 结果的解释和判断 , 推理 能力: 有组织的专业知识 , 知识库 , 综合性能的支持系统 , 核心竞争能力 +意义 + 结构 = + 推理 + 抽象 + 关系 + 应用 = + 选择 + 经验 + 原则 + 约束 + 学习 = + 综合 + 传递 + 导航 = 48 管理知识 存储知识 提供知识 提炼知识 创建知识 获取知识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Efraim Turban and Jay E. Aronson, 6th edition. Copyright 2020,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49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电子会议 同步合作( chat, 或实时对话) 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回答问题 注释 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可视化( Visualization) 可浏览的报告声像 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 文本查找 文献分类 50 知识的采集( Knowledge Capture)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抽象化, 归纳 书面报告 电子邮件 会议发言 网页 …… 无形向有形或 有形向无形转换 51 知识搜取的方法 文献: – 文本式:总结,技术报告,备忘录等 – 网络式:利用特别制作的网上工具,知者输入知识的组成部分存入系统,供企业或组织内部的有关人员检索使用和分享。 也叫 “ 分散型知识搜取 ”( Distributed knowledge capture)。 实例: 电子录音 电子录像 52 信息内容加工和组织 项目 内容加工 收集 数据录入 OCR 和扫描 语音输入 不同信息源信息重组 网上信息采集 组织 著录 标引 过滤 链接 精练 内容重组 内容集成 内容压缩 内容突出 内容挖掘 提供 传播 共享 通报 推送 53 内容构架 内容编码符号 内容载体 逻辑信息单元 内容容器 逻辑信息单元 信息集合 知识组织体系 54 信息单元描述和信息集合组织 信息内容管理 信息集合管理 信息集合组织 用户知识组织 信息链接 信息内容和信息集合重组 知识体系组织 55 信息内容管理 结构类型 标记语言 语义标注 应用集成 56 信息集合管理 资源选择 产权保护 获取控制 使用审计 长期保存 57 信息集合组织 馆藏 虚拟资源门户 主题信息网关 跨网关门户 语义门户 58 知识体系组织 分类体系 主题体系 语义网络 Ontoloty 59 信息链接 •文献内部 •文献间 •引文链接 •超文本链接 •跨库链接 •Inter •Intra链接 •跨网链接 •语义链接 •跨语言链接 60 知识体系应用 1. 词汇的语义映射和语义限制 2. 信息资源结构化 3. 信息内容与知识组织体系链接 4. 利用多种模式表现和理解信息集合 5. 跨语言检索 6. 智能检索 61 知识组织与存取 (1) 从知识技术上讲,知识的组织有以下特点: – XML为基础的标记格式 – 数据库与 XML标记之间的转换和兼容 从知识结构上讲,知识的组织主要使用: – 分类表( taxonomy) – 知识分类 (ontology) – 以上两种结构与 XML结合而成的 knowledge schemas 62 知识组织与存取 (2) XML为基础的标记格式: 文章 标题 摘要 章节 文献类型定义(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 a userdefined set of rules governing an individual markup language created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XML. A DTD describes the。清华方案要点
相关推荐
尼乌斯活化能之 定义式 例 . 某化学反应在 300K 及 290K 下进行时,⑴反应速率相差 2 倍;⑵相差 3 倍,求反应的 Ea。 • 解: 121221 lnkkTTTRTEa10 m olkJEa⑴ 10 m olkJEa⑵ 活化能对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Ea 的物理意义 (对于基元反应 ) : 活化能( Activation
+H2O+CO2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 .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 质的着火点以下。 讨论: 下列灭火的原理各是什么。 小结 燃烧和灭火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 灭火 原理 可燃物 氧气 (或空气 )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 (或空气 ) 条件: : 请用 “ 燃烧和灭火 ” 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
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1)德国分裂: 1949年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德意志 ___ 和德意志。 ( 2)朝鲜分裂: 1948年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 和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1) 1950— 1953年 是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 2) 19611973美国发动侵略 越南 的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 1962年 导弹危机。 联 邦共和国 民主共和国 大韩民国
+ HCHO H2SO4 CH2 (o) H2SO4 CH o 2 LOGO 卤代烃的鉴别: a、硝酸银醇溶液试验 b、碘化钠 — 丙酮溶液试验 a、 硝酸银醇溶液试验 卤代烃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结果是产生卤化银沉淀: R— X + AgNO3 RONO3 + AgX 由于卤代烃分子结构不同,上述反应的反应速度差别较大。 可将卤代烃分成三种 : ( 1)室温下立刻产生卤化银沉淀的卤代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