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内容摘要:

色彩的社会实践。 随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党内 ” 左 ” 倾思潮开始发展,主要表现 :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求过高,认为一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的 ” 常规 ” 应打破,要来一个巨大的跃进,成倍,几倍,几十倍地超过过去的中国和超过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全面跃进。 历时三年。 为适应大跃进需要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其特点是一大 (规模大,一般以一乡为一社,2020户左右 ),二公 (公有制程度高 )。 1956年 1965年 总产值 1252亿元 1992亿元 钢 447万吨 1223万吨 煤 石油 116万吨 1131万吨 铁路 8000公里 粮食 19275万吨 19455万吨 棉花 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生产增长简况 回答问题: 全面建设时期,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从材料二表格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试分析问题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曾说: “ 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来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的,异军突起。 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 ” 材料四 回答问题: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起来,有哪些作用。 1.(08海南 )25.从 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 201所减少到 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2.(07四川综 )1如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