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专题二中国内容摘要:
华民族的灾难越来越深重。 4. 列强侵华的影响 (1)破坏性: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专题(四) ┃ 专题感悟 (2)建设性: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 , 冲击了旧制度和旧观念;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5. 列强侵华的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 闭关必然落后。 只有对外开放 , 积极进取 , 才能不断进步。 (2)坚船利炮救不了中国 , 只有推翻封建制度 , 才能实现民族独立 , 国家富强。 (3)自强不息 、 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动力。 专题(四) ┃ 专题感悟 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在抗日战争时期 ,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 , 共御外敌 ,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 , 捍卫了民族尊严 , 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 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 通过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 理解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 , 是争取独立和平的民族。 认识近代中国军民抗御外敌 , 坚持维护国家主权 , 捍卫民族尊严 , 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专题(四) ┃ 专题感悟 专题(五) ┃ 中国近 (现 )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五)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要点整合 一 、 中国近 (现 )代化的主要历程 中国近 (现 )代化的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 即 1840年至1949年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旧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过渡时期 “ 一五 ” 计划时期 推进:经济工业化;政治 民主化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等 改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国防现代化 教育普及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颁布《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民法通则 》《 义务教育法 》 等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二、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交通 ①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 ② 1881年,唐胥铁路竣工,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 ③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电报 ①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②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照相 ① 19世纪 40年代以后照相术传入中国; ② 19世纪晚期照相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电影 ①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②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 《 定军山 》 ; ③ 20世纪 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剪发 辫改 称呼 1912年 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 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服饰 变化 ①男士:中山装、西装; ②女士:高领服装 妇女 解放 ①禁止缠足; ②追求婚姻自主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三、教育近代化 洋务运动 建立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戊戌变法 ①废除八股取士 ②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 ) 1904年 颁布 《 奏定学堂章程 》 1905年 废除科举制度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或条件 主要史实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派对近代民族企业的诱导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初步 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 ①列强资本输出;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③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工厂数量、投资总额增加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短暂 春天 1912— 1919年 (民国时期、一战时期 ) ①辛亥革命推动 (推翻专制、颁布实业法令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③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新建厂矿企业、投资额增加;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较快 发展 1927— 1936年 (国民政府前期 )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统一;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新兴工业部门都有较大发展;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日益 萎缩 1937— 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 ①沦陷区:日本掠夺,毁灭性打击;②国统区:官僚资本垄断压制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陷入 绝境 解放战争 (1945— 1949年 )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商企业纷纷倒闭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近代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 其产生发展瓦解了自然经济 ,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为无产阶级的壮大 ,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冲击了封建的正统思想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奠定了社会基础。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五、新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基本 内容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 《 共同纲领 》 、1954年宪法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 完善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阶段 特点 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建设严重挫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完善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实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向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方向迈进。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六、新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农业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①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 实行集体经营 ① 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② 农产品向市场化、商品化发展 工业 国营、集体企业 国营、集体、外资、个体并存 特点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专题(五) ┃ 要点整合 七、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国防 1949年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1964年 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等 1966年 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年 6月,我国成功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科技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 2020年,“神舟 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 教育 义务教育、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科教兴国 社会 生活 衣、食、住、行等 1. 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 、 文化 、 意识形态方面 , 存在着明显的和突出的新与旧 、 中与西 、 进步与保守 、现代性和传统性等因素的混杂并存与对立。 (1)政治领域:自鸦片战争以来 , 中国被动融入世界。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 中国古老的政治体制不可避免地发生动摇 , 而这种动摇最早是从民族危机开始的。 西方的侵略引发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 农民阶层掀起太平天国运动 、 义和团运动 , 尽管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没有实质影响 , 但它们是民族危机和反侵略的真实写照。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专题感悟 士大夫阶层在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仍反应迟缓 ,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才真正认识到中西文明的差距 , 掀起了洋务运动 , 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后产生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民主的要求 , 发起了戊戌变法 、 辛亥革命 , 最终结束了 202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开启了政治民主化 、 法制化进程。 因此 , 近代中国人的两个政治追求就表现为 “ 民族独立 ” 与 “ 民主自由 ”。 (2)经济领域: 19世纪 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和工厂制度带来了超强的生产能力 , 英国急于寻找商品销售市场。 古老富庶的东方古国就这样被西方工业国家用武力打开了大门 , 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里。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在轰鸣的机器声中 , 洋货充斥中国 , 千年不变的小农经济终于发生了松动。 农民 、 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 在痛苦的呻吟声中 ,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这种变动体现在:以家庭为单位 , 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 男耕女织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生产 , 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并发展 , 新的社会阶层形成 , 人口流动加快等。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2.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 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 发展的过程 , 也是近代中国先进仁人志士追求经济工业化 、 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这一过程的兴起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相互伴随 、 相互促进。 但是 ,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 , 因此近代化起步艰难。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3.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从洋务派 “ 自强 ”“ 求富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 , 经维新派发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 孙中山领导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到新文化运动掀起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 呈现出明显的层层递进 、 由表及里 、 急速深入的历史特征 , 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和思想解放。 这是一个持续的 、 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过程。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4. 在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中 , 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 , 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说明地主阶级 、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5. 新中国成立后 , 从 “ 一五 ” 计划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历经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此后 , 中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取得辉煌成就 , 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6. 要实现现代化 ,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 结合国情 , 坚持改革开放 ,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等。 专题(五) ┃ 专题感悟 专题(六) ┃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专题(六)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专题(六) ┃ 要点整合 要点整合 一 、 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 阶 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 5月 4日 —1949年 9月 ) 中共建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19年 5月 4日 —1927年 7月 )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 8月 — 1。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专题二中国
相关推荐
作为日本军事最高统帅的昭和天皇免于起诉 美国从本国立场出发,主要追究的是对美太平洋战争 的日本战犯 在审判后期,美国出于自己远东政策的需要,放松了 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 “反人道罪”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当中(日军 731部队、使用细菌武器;实行“慰安妇”制度,暴 力摧残广大女性等等行径却被排除在问罪范围之外 ) 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 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东京靖国神社
材料 3: 2020年 3月,美国强行向中国等 8个成员征收 3年钢铁产品 8%到 30%附加税的保护措施,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中国等 8个成员为此向世贸组织对美国提出起诉,出现了轰动世界的 “ 美国钢铁案 ”。 —— 新华网 有效地抑制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16 材料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的一条道路。 这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快
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狂妄语言。 今天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无论是基础的科学课还是科技科普活动似乎着眼于一个人本身科学素养目的性被淡化,分数还是第一,获奖还是第一,功利还是第一。 就东莞而言,基础的科学课相当薄弱,就小学来讲,科学课是培养未来者具备科学头脑和科学思维品质的关键,是普惠于所有孩子的科学营养的一日三餐。 队伍不全,估计 80%学校没有专职科学课教师,这样的状况
致远”舰中炮后倾斜,弹药用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④“经远”舰也在受伤后冲向敌舰,在被敌鱼雷击中、船体开始下沉时,管带林永升还带领官兵继续准确地向敌舰开炮。 ⑤“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目睹“定远”舰桅楼被毁,果断代替旗舰集队,与日舰继续战斗。 ⑥“定远”舰以重炮击中日旗舰“松岛”号,使该舰弹药库爆炸,日军死伤百余人
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 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列宁号召: “ 立即发动无产者搞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 斯大 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 “ 给我调 100万劳 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 赫鲁晓 夫敲着皮鞋喊: “ 加大油门,把后面的铁路 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 (1)根本:局部改革; (2)脱离实际; (3)盲目性; (4)个人作风; 二